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一晚10人紧急送医,严重可致死!医生提醒:近期高发

一晚10人紧急送医,严重可致死!医生提醒:近期高发

文章来源: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于 2024-02-13 00:01:2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春节期间,各种聚会、饭局开始多了起来,饭桌成了年味最浓的地方。

一桌菜、一群亲朋好友、几瓶酒,就能瞬间热闹起来。推杯换盏、谈笑风生间,在热闹的聚会氛围下,不少人一不小心就喝嗨了。

近期,义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接诊的醉酒市民数量和平时相比明显增加,几乎每天都会有喝醉酒的市民“到访”,最多的时候一晚就来了10个。

前两天,李先生(化名)被同事送进了中心医院抢救室。公司年会上,酒量不错的李先生白酒红酒啤酒轮番拿下,喝得是干脆豪爽。虽然喝时痛快,但很快犯起了迷糊,吐得不省人事。

抵达医院时,李先生出现意识不清的状况,检查后发现血液里乙醇含量高达265mg/100ml。看着检验报告上飘红的数据和满脸通红的李先生,一同前来的同事们有些不好意思,“李哥喝得特干脆,大伙敬酒他都喝了,一下就喝多了。”

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傅庆洋表示,近段时间和李先生一样出现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明显增加,多集中在前半夜,以男性居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兴奋和激动,失去约束力、行为异常、多语和发音不清、运动和步态失调、困倦,严重者出现木僵和昏迷。

他提醒,醉酒呕吐后发生误吸是极为危险的,容易因窒息引发死亡,发生呕吐或有恶心、呕吐倾向的患者,首选侧卧位,休息或送医时尽量有人陪伴,及时帮助醉酒者清理呕吐物。在此,他也郑重提醒,喝酒喝出来的节日病必须警惕,喝酒一时爽,但健康没有侥幸!

春节饮酒,哪些误区不能踏?哪些药不能同食?

对于饮酒方面的认知,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物质依赖科向凤祥医生特别指出了几个大家容易踏进的误区:

误区一:脸红的人更能喝

酒精主要经过肝脏代谢,需要肝脏提供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将酒精先代谢为乙醛,再代谢成为乙酸。如果人体乙醛脱氢酶含量低或者酶活性不足,不能将乙醛快速转换为乙酸,就会使体内乙醛浓度增高,人就会出现面色潮红、血管扩张、心悸、头晕、头痛等“醛反应”。所以,喝酒脸红的人并不是更能喝,而是更不能喝。

误区二:好酒不容易上瘾

不论好酒差酒,单从成分上说,主要成分都是酒精。酒精成瘾在医学上叫酒依赖,是指长期、反复饮酒致使人体对酒精渴求的特殊心理状态,停饮后会出现身体心理的特殊反应。所以,是否容易成瘾,与酒的好差无关,跟饮酒的频率、量有关。

误区三:饮料兑酒没有什么危害

白酒兑红牛、红酒兑雪碧、啤酒兑可乐……各种混搭,层出不穷。酒和饮料的碰撞能改善口感,让本来涩口的酒增加一些甜味,但是,这也容易让人觉得自己喝的酒不多,一不小心就会过量饮用。

与此同时,饮料加酒会增加胃中的液体量,在液体的推动下,酒精会更容易进入肠道,而酒精在人体的吸收部位正好是小肠。所以,这样喝酒反而会提高人体对酒精的吸收速度,更容易醉酒。

误区四:浓茶可以解酒

浓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茶碱有着利尿作用,容易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过早进入肾脏,从而导致肾损伤。同时,上述物质能兴奋中枢神经和肌肉,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会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可能诱发高血压。因此,酒后饮浓茶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单纯喝酒的许多倍。

误区五:喝酒有利于入眠。

睡前少量饮酒的确让人更容易入睡,但大量饮酒会导致中枢抑制,延长入睡潜伏期,降低总睡眠时间。研究表明,酒精通常会扰乱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干扰正常的睡眠节律,而导致睡眠时间减少。

另外,“头孢配酒,说走就走”,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章晓红医生表示,这并不是一句笑话,每年春节都有因酒精过量及服药后饮酒引起身体不适前来就诊的患者,这是因为头孢后饮酒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据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章晓红医生介绍,不仅是头孢,还有一些药物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阿奇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类药物、二甲双胍等抗血糖药物、抗抑郁类药物及一些中成药药物等,患者服用这些药物后,都要避免饮酒。同时,也应注意辨别部分食物是否含有酒精成分。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财政赤字困难 泽连斯基喊欧洲国家出钱 帮乌军加薪
《老友记》钱德勒死因大反转,不是溺亡!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佛山疫情又开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后又三年?
中国“N号房”曝光,大量女性私密照在外网传播

24小时讨论排行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一份与释永信通奸女人笔录 被举报私生活混乱
华人家的花园太丑险遭罚款,大家评评冤不冤
释永信涉刑事犯罪 严重违反戒律 包养多名情妇还有私生子
中国餐厅日营业额“惨崩9成” 关店潮猛烈来袭
情人78岁丁珮谈李小龙离世当天细节 癫痫或是真死因
58岁宋祖英罕见露面,短发造型惊艳,皮肤光泽Q弹
大罢免失败赖清德会请辞吗?"第二波投票后民进党恐大乱"
民进党误判情势? 赖清德罢免前还认为能罢10席
直击河北易县暴雨:“一天下完了一年的雨”
BBC:台湾“大罢免”惨败的五个启示
手术成功!马斯克:脑机接口技术将造福数十亿人
专坑美国观光客!记者卧底揭穿巴黎餐厅离谱行为
“回来报备!”新疆社区的权力有多大?
美波音737起飞失火冒烟 173人仓皇逃生:看到轮子喷飞
大罢免结果出炉 小粉红嗨翻:湾湾快回家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一晚10人紧急送医,严重可致死!医生提醒:近期高发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2024-02-13 00:01:23

春节期间,各种聚会、饭局开始多了起来,饭桌成了年味最浓的地方。

一桌菜、一群亲朋好友、几瓶酒,就能瞬间热闹起来。推杯换盏、谈笑风生间,在热闹的聚会氛围下,不少人一不小心就喝嗨了。

近期,义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接诊的醉酒市民数量和平时相比明显增加,几乎每天都会有喝醉酒的市民“到访”,最多的时候一晚就来了10个。

前两天,李先生(化名)被同事送进了中心医院抢救室。公司年会上,酒量不错的李先生白酒红酒啤酒轮番拿下,喝得是干脆豪爽。虽然喝时痛快,但很快犯起了迷糊,吐得不省人事。

抵达医院时,李先生出现意识不清的状况,检查后发现血液里乙醇含量高达265mg/100ml。看着检验报告上飘红的数据和满脸通红的李先生,一同前来的同事们有些不好意思,“李哥喝得特干脆,大伙敬酒他都喝了,一下就喝多了。”

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傅庆洋表示,近段时间和李先生一样出现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明显增加,多集中在前半夜,以男性居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兴奋和激动,失去约束力、行为异常、多语和发音不清、运动和步态失调、困倦,严重者出现木僵和昏迷。

他提醒,醉酒呕吐后发生误吸是极为危险的,容易因窒息引发死亡,发生呕吐或有恶心、呕吐倾向的患者,首选侧卧位,休息或送医时尽量有人陪伴,及时帮助醉酒者清理呕吐物。在此,他也郑重提醒,喝酒喝出来的节日病必须警惕,喝酒一时爽,但健康没有侥幸!

春节饮酒,哪些误区不能踏?哪些药不能同食?

对于饮酒方面的认知,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物质依赖科向凤祥医生特别指出了几个大家容易踏进的误区:

误区一:脸红的人更能喝

酒精主要经过肝脏代谢,需要肝脏提供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将酒精先代谢为乙醛,再代谢成为乙酸。如果人体乙醛脱氢酶含量低或者酶活性不足,不能将乙醛快速转换为乙酸,就会使体内乙醛浓度增高,人就会出现面色潮红、血管扩张、心悸、头晕、头痛等“醛反应”。所以,喝酒脸红的人并不是更能喝,而是更不能喝。

误区二:好酒不容易上瘾

不论好酒差酒,单从成分上说,主要成分都是酒精。酒精成瘾在医学上叫酒依赖,是指长期、反复饮酒致使人体对酒精渴求的特殊心理状态,停饮后会出现身体心理的特殊反应。所以,是否容易成瘾,与酒的好差无关,跟饮酒的频率、量有关。

误区三:饮料兑酒没有什么危害

白酒兑红牛、红酒兑雪碧、啤酒兑可乐……各种混搭,层出不穷。酒和饮料的碰撞能改善口感,让本来涩口的酒增加一些甜味,但是,这也容易让人觉得自己喝的酒不多,一不小心就会过量饮用。

与此同时,饮料加酒会增加胃中的液体量,在液体的推动下,酒精会更容易进入肠道,而酒精在人体的吸收部位正好是小肠。所以,这样喝酒反而会提高人体对酒精的吸收速度,更容易醉酒。

误区四:浓茶可以解酒

浓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茶碱有着利尿作用,容易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过早进入肾脏,从而导致肾损伤。同时,上述物质能兴奋中枢神经和肌肉,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会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可能诱发高血压。因此,酒后饮浓茶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单纯喝酒的许多倍。

误区五:喝酒有利于入眠。

睡前少量饮酒的确让人更容易入睡,但大量饮酒会导致中枢抑制,延长入睡潜伏期,降低总睡眠时间。研究表明,酒精通常会扰乱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干扰正常的睡眠节律,而导致睡眠时间减少。

另外,“头孢配酒,说走就走”,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章晓红医生表示,这并不是一句笑话,每年春节都有因酒精过量及服药后饮酒引起身体不适前来就诊的患者,这是因为头孢后饮酒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据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章晓红医生介绍,不仅是头孢,还有一些药物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阿奇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类药物、二甲双胍等抗血糖药物、抗抑郁类药物及一些中成药药物等,患者服用这些药物后,都要避免饮酒。同时,也应注意辨别部分食物是否含有酒精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