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她们是中国相亲最底层,一旦出了国…

她们是中国相亲最底层,一旦出了国…

文章来源: 发现新西兰 于 2024-02-12 10:08:3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新西兰,很少听到婚恋市场鄙视链一说。

在一些国家,30+或40+,离了婚带着孩子(尤其是男孩)的女性再找对象异常艰难。

而她们一旦出了国,情况可能就不太一样了。

01、Kiwi为啥不介意离异带娃?

在中国,离异女性如果要恋爱,面临着各式各样的不友好。

如果还有前一段婚姻留下来的孩子,难度翻倍。

网友分享自己带着女儿离婚后的相亲经历:

离婚时她29岁,在广州有房有车经济稳定,女儿不到一岁。

有个熟人给她介绍了一个62岁的大学退休老师,对方离婚两次,在租房子住。

介绍时还强调:男方不嫌弃你离异带娃……

但是不管是影视剧中,还是在国外生活过的人都会发现,西方国家离异带娃的女性找对象时明显没有太大包袱。

在新西兰,单亲妈妈和没有结过婚的男性结婚是很常见的,身边人也习以为常,不会有异样的目光。

一个结婚超过25年的新西兰白人A分享他的经历:

妻子大他几岁,结婚时带着和前夫生的儿子,当时6岁。

现在,这个孩子已经结婚生子,A偶尔还会去帮忙带孙子。

当被问到为什么不介意妻子离异带娃时,他说:

“我选择她,就是决定和她分享生活和一切,包括孩子。

“她是我的妻子,她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他那时小需要人照顾,而我是他的爸爸,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在新西兰,人们普遍不是很在意伴侣离异有娃呢?

02、经济有保障 恋爱有底气

首先,新西兰对于单亲妈妈的保障是比较到位的,在职场上、社会中单亲妈妈都得到了比较完善的支持。

孩子的教育医疗都有政府出钱,公立学校免费,上大学可以贷款等。

即使单亲妈妈失业,还有福利兜底。

奶粉金、单亲补贴、住房补贴、税收减免等,有时候比正常上班领取的工资还多。

新西兰华人网友分享:

2019年,新西兰一位单亲妈妈带着4个孩子,每周可以领取1214纽币的福利金,当时引起了一场热议。

再加上新西兰大部分家庭不热衷于“鸡娃”,所以即使是单亲,也不会有太大压力。

另外,从新西兰的法律上来看,婚姻中的女性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护。

不仅是离婚分掉一半财产,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依然由前夫负责。

不论是否情愿,抚养费会直接从前夫的银行账户划拨,免去了“强制执行”的麻烦。

所以,一个男性即使做了继父,也不会有太大的养孩子的负担。

网友猜测,甚至有人可以靠政府补贴“养家”:

少了后顾之忧,女性在婚姻不幸福时不必委曲求全,再选择伴侣时经济也不会作为首要考量。

相处中避免很多矛盾和猜忌,就能更从容地投入一段关系中。

03、家庭基础和文化观念大不同

对单亲妈妈的不同态度,除了经济这个现实的原因,很大程度还是不同的文化造就的。

中国家庭一般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尤其是男方的家族上的。

这就导致很多人无法接受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不愿意“养异姓孩子”。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结婚是女性“嫁入”了男方家。

女性自身就是这个家的外来者,更别提她从上一段婚姻中带来的、和这个家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了。

而在新西兰,婚姻更像是平等的两个成年人选择共同生活。

离异带娃的女性自己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孩子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说到男方介意女方离异有孩子,很多西方人都不太理解。

虽然中国新一代的父母观念已经有所转变,甚至年轻人高喊着“不婚不育”。

但不可否认很多父母在为孩子付出的时候,是期待有回报的。

“养儿防老”的口号很多人大呼过时,但DNA里的“报恩”情结可能没那么容易消解。

父母希望子女成材,报答养育之恩,即使不一定是经济上的报答,至少孩子让他们脸上有光。

所以,对华人来说,养自己的孩子是有回报的事情。

而养别人的孩子费力不讨好,很有可能没有任何回报,为何去养他们呢?

而在新西兰,经济和文化的因素让他们没有“报恩”的价值观在里面,不会对孩子“尽孝”有过高的期待。

不管是自己的孩子、离异伴侣带来的孩子,还是领养的孩子,都一视同仁。

因此,他们对于“当现成的爹”不会百般抗拒。

“我就是找了一个单亲妈妈,我觉得非常幸福。

“孩子们都很棒,我也不必经历宝宝刚出生那几年整晚不能睡觉的痛苦。

“最好的一点是,既能享受和孩子的天伦之乐,又能偶尔在周末和暑假时喘口气,享受成年人的快乐。这是我很多朋友最羡慕我的。”

再加上他们有退休金,社会福利的覆盖范围、中低收入群体的帮助也比较完善,就不需要、也没有这种习俗靠子女赡养。

中国家庭的父母深度参与孩子的生活,有时彼此间“捆绑”得过于密切。

新西兰人更愿意让孩子成长为独立的个体,保持一个亲密又相对独立的相处模式。

04、约会单亲妈妈也要考虑更多

说了这么多,并不表示离异带娃在国外就一定会成香饽饽。

即使在新西兰,一些人在和单亲妈妈约会时也有所顾虑。

这个顾虑一般不是因为孩子的“血缘”或者“姓氏”,而是对于一种更大的责任的考虑。

如果和一位单亲妈妈结婚,意味着要做出终身承诺,不仅是对妻子,还有她的孩子。

如果这段关系不成功,那么继父和孩子的感情也会被迫中止。

Reddit上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我的妻子就有一个孩子,虽然她没结过婚。我收养了这个孩子。

“单亲妈妈不是问题,但你要考虑清楚是否愿意承担风险。

“如果你们离婚,你失去她的同时还会失去这个孩子,这种感觉太糟糕了。”

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约会单亲妈妈时要考虑得更多。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财政赤字困难 泽连斯基喊欧洲国家出钱 帮乌军加薪
《老友记》钱德勒死因大反转,不是溺亡!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佛山疫情又开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后又三年?
中国“N号房”曝光,大量女性私密照在外网传播

24小时讨论排行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一份与释永信通奸女人笔录 被举报私生活混乱
华人家的花园太丑险遭罚款,大家评评冤不冤
释永信涉刑事犯罪 严重违反戒律 包养多名情妇还有私生子
中国餐厅日营业额“惨崩9成” 关店潮猛烈来袭
情人78岁丁珮谈李小龙离世当天细节 癫痫或是真死因
58岁宋祖英罕见露面,短发造型惊艳,皮肤光泽Q弹
大罢免失败赖清德会请辞吗?"第二波投票后民进党恐大乱"
民进党误判情势? 赖清德罢免前还认为能罢10席
直击河北易县暴雨:“一天下完了一年的雨”
BBC:台湾“大罢免”惨败的五个启示
手术成功!马斯克:脑机接口技术将造福数十亿人
专坑美国观光客!记者卧底揭穿巴黎餐厅离谱行为
“回来报备!”新疆社区的权力有多大?
美波音737起飞失火冒烟 173人仓皇逃生:看到轮子喷飞
大罢免结果出炉 小粉红嗨翻:湾湾快回家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她们是中国相亲最底层,一旦出了国…

发现新西兰 2024-02-12 10:08:30

在新西兰,很少听到婚恋市场鄙视链一说。

在一些国家,30+或40+,离了婚带着孩子(尤其是男孩)的女性再找对象异常艰难。

而她们一旦出了国,情况可能就不太一样了。

01、Kiwi为啥不介意离异带娃?

在中国,离异女性如果要恋爱,面临着各式各样的不友好。

如果还有前一段婚姻留下来的孩子,难度翻倍。

网友分享自己带着女儿离婚后的相亲经历:

离婚时她29岁,在广州有房有车经济稳定,女儿不到一岁。

有个熟人给她介绍了一个62岁的大学退休老师,对方离婚两次,在租房子住。

介绍时还强调:男方不嫌弃你离异带娃……

但是不管是影视剧中,还是在国外生活过的人都会发现,西方国家离异带娃的女性找对象时明显没有太大包袱。

在新西兰,单亲妈妈和没有结过婚的男性结婚是很常见的,身边人也习以为常,不会有异样的目光。

一个结婚超过25年的新西兰白人A分享他的经历:

妻子大他几岁,结婚时带着和前夫生的儿子,当时6岁。

现在,这个孩子已经结婚生子,A偶尔还会去帮忙带孙子。

当被问到为什么不介意妻子离异带娃时,他说:

“我选择她,就是决定和她分享生活和一切,包括孩子。

“她是我的妻子,她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他那时小需要人照顾,而我是他的爸爸,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在新西兰,人们普遍不是很在意伴侣离异有娃呢?

02、经济有保障 恋爱有底气

首先,新西兰对于单亲妈妈的保障是比较到位的,在职场上、社会中单亲妈妈都得到了比较完善的支持。

孩子的教育医疗都有政府出钱,公立学校免费,上大学可以贷款等。

即使单亲妈妈失业,还有福利兜底。

奶粉金、单亲补贴、住房补贴、税收减免等,有时候比正常上班领取的工资还多。

新西兰华人网友分享:

2019年,新西兰一位单亲妈妈带着4个孩子,每周可以领取1214纽币的福利金,当时引起了一场热议。

再加上新西兰大部分家庭不热衷于“鸡娃”,所以即使是单亲,也不会有太大压力。

另外,从新西兰的法律上来看,婚姻中的女性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护。

不仅是离婚分掉一半财产,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依然由前夫负责。

不论是否情愿,抚养费会直接从前夫的银行账户划拨,免去了“强制执行”的麻烦。

所以,一个男性即使做了继父,也不会有太大的养孩子的负担。

网友猜测,甚至有人可以靠政府补贴“养家”:

少了后顾之忧,女性在婚姻不幸福时不必委曲求全,再选择伴侣时经济也不会作为首要考量。

相处中避免很多矛盾和猜忌,就能更从容地投入一段关系中。

03、家庭基础和文化观念大不同

对单亲妈妈的不同态度,除了经济这个现实的原因,很大程度还是不同的文化造就的。

中国家庭一般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尤其是男方的家族上的。

这就导致很多人无法接受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不愿意“养异姓孩子”。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结婚是女性“嫁入”了男方家。

女性自身就是这个家的外来者,更别提她从上一段婚姻中带来的、和这个家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了。

而在新西兰,婚姻更像是平等的两个成年人选择共同生活。

离异带娃的女性自己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孩子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说到男方介意女方离异有孩子,很多西方人都不太理解。

虽然中国新一代的父母观念已经有所转变,甚至年轻人高喊着“不婚不育”。

但不可否认很多父母在为孩子付出的时候,是期待有回报的。

“养儿防老”的口号很多人大呼过时,但DNA里的“报恩”情结可能没那么容易消解。

父母希望子女成材,报答养育之恩,即使不一定是经济上的报答,至少孩子让他们脸上有光。

所以,对华人来说,养自己的孩子是有回报的事情。

而养别人的孩子费力不讨好,很有可能没有任何回报,为何去养他们呢?

而在新西兰,经济和文化的因素让他们没有“报恩”的价值观在里面,不会对孩子“尽孝”有过高的期待。

不管是自己的孩子、离异伴侣带来的孩子,还是领养的孩子,都一视同仁。

因此,他们对于“当现成的爹”不会百般抗拒。

“我就是找了一个单亲妈妈,我觉得非常幸福。

“孩子们都很棒,我也不必经历宝宝刚出生那几年整晚不能睡觉的痛苦。

“最好的一点是,既能享受和孩子的天伦之乐,又能偶尔在周末和暑假时喘口气,享受成年人的快乐。这是我很多朋友最羡慕我的。”

再加上他们有退休金,社会福利的覆盖范围、中低收入群体的帮助也比较完善,就不需要、也没有这种习俗靠子女赡养。

中国家庭的父母深度参与孩子的生活,有时彼此间“捆绑”得过于密切。

新西兰人更愿意让孩子成长为独立的个体,保持一个亲密又相对独立的相处模式。

04、约会单亲妈妈也要考虑更多

说了这么多,并不表示离异带娃在国外就一定会成香饽饽。

即使在新西兰,一些人在和单亲妈妈约会时也有所顾虑。

这个顾虑一般不是因为孩子的“血缘”或者“姓氏”,而是对于一种更大的责任的考虑。

如果和一位单亲妈妈结婚,意味着要做出终身承诺,不仅是对妻子,还有她的孩子。

如果这段关系不成功,那么继父和孩子的感情也会被迫中止。

Reddit上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我的妻子就有一个孩子,虽然她没结过婚。我收养了这个孩子。

“单亲妈妈不是问题,但你要考虑清楚是否愿意承担风险。

“如果你们离婚,你失去她的同时还会失去这个孩子,这种感觉太糟糕了。”

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约会单亲妈妈时要考虑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