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聚源中学:278人地震中遇难 灾后七天复课(图)

聚源中学:278人地震中遇难 灾后七天复课

文章来源: aTouchofZen 于 2008-05-23 10:44:2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此刻,距离5月12日14时28分已近240个小时。 那纷乱的废墟、那巨大的哭声、那呆滞的目光、那冰冷的尸体,那急驰的十万大军,那奔忙的白衣天使,那举国倾城的救援,这一场震动了半个中国的灾难,成为了死者和生者的一切。

240个小时之后,我们静静地记录,记录一所中学、一个村庄、一个县城、一群孤儿的劫难与重生。

劫难正在过去,重生刚刚开始,信念则将持续。

昨日下午2时28分,都江堰市聚源中学主教学楼废墟旁响起了一阵鞭炮声,43岁的朱晓兰蹲在地上低着头为两个女儿烧纸,她两个女儿(包括一个干女儿)就被压在这片废墟里。

在“全国哀悼日”的3天里,朱晓兰每天来到这里。“我宁愿孩子成为孤儿,我都已经40多岁了,但孩子有大好的未来。”朱晓兰泣不成声。

在汶川8.0级大地震中,不少学校的教学大楼坍塌,给灾区人民留下了难以弥补的伤痕,聚源中学就是其中一所,共有278名师生遇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8/5/22/20080522102814b33a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赵德琴抱着双胞胎女儿的骨灰说:“我们10天没见面了。”

生死一瞬间

时间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在不到2分钟的时间里,聚源中学主教学楼垮塌,并成为一堆废墟。

初三(4)班的王科逃过了一劫。地震来袭时,王科正在上物理课,突然他感觉教学大楼摇晃了起来,“一开始只是轻微的摇晃,就像是有大卡车在外面经过一样。后来晃动得越来越厉害。”王科班里的同学拼命地往外跑,而楼梯里已经挤满了学生,王科跟他们挤在了一起。

就在这时,共18间教室的三层教学楼完全塌了下来,灰尘立即掩盖了整个校园。万幸的是楼梯通道没垮,王科逃过一劫。“当时挤在楼梯的学生都在喊,声音非常大,就连旁边的大楼垮下来的声音,我都没有听见。”

由于跑得及时,王科班上98%的学生都逃了出来。但有的班却没有这么幸运,“地震来时,有一位班主任让大家不要跑,躲在课桌下面,但没想到大楼坍塌,连这位老师也被压在里面。但是有些选择跳楼的孩子,反而活了下来。”

“孩子,我们分别10天了”

地震后,母亲失去了孩子,孩子失去了亲人,整个聚源镇都在舔伤口。

遇难的学生中有一对漂亮的双胞胎姐妹,大的叫赵雅琦,小的叫赵雅佳。两位孩子的母亲是赵德琴。地震发生后,赵德琴不到5分钟就赶到了学校。

“叔叔,救命!”“阿姨,救命!”许多被坍塌下来的水泥梁压住的孩子拼命地喊着。而家长也在四处呼喊自己孩子的名字。“别的家长喊一个孩子的名字,我要喊两个。”

老师和闻讯赶来的家长迅速组织抢救,他们用双手不断地刨着废墟,当时救出了7位学生。但赵德琴一直看不到两个女儿。

救援一直持续到晚上,那以后便是连夜的大雨。

8时许,赵雅琦被挖出来,但颈部彻底骨折,人已经遇难。“我就在帐篷里抱着她,她的头总是往下掉,我扶也扶不住,我就这样抱了她一整夜。”赵德琴说,当时她一直以为上天不会对她那么残酷,应该会给她留下一个孩子。

次日9时40分,赵德琴的亲属匆匆进入帐篷,说:“佳佳找到了。”

“死的,活的?”

赵德琴没听到回应,她知道了一切,她走出帐篷,来到废墟前,抱起了另外一个孩子。当时,赵德琴的丈夫还在上海打工,她默默地用矿泉水把两个孩子身上厚厚的泥土一点一点地洗干净。

昨天,在自己倒塌的房屋前,赵德琴给两个孩子设了一个小灵堂,她抱着两个孩子的遗像,温柔地说着:“孩子,我们分别10天了。”她见人就说:“琦琦在母亲节那天把我带到一个餐馆里,用她的零花钱给我准备了一顿饭,还突然地从身后拿出一枝花,她好几天前就说过要给我一个惊喜的。我还没告诉她‘琦琦,妈妈那次真的很惊喜。’”

“我宁愿孩子成为孤儿”

另一位母亲——朱晓兰,地震发生时正好在汶川前往都江堰的路上,第二天她才赶到了聚源中学。朱晓兰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她在学校废墟前守了两天一夜,直到女儿刘锦希被抬了出来。

“娃娃被掏出来时我才知道,一块预制板从侧面压到她身上,娃娃面目全非,连肺都被挤出来了,很惨。”朱晓兰边烧纸钱边哭着说。

这次地震带走了朱晓兰两个女儿的生命,一个是她的亲生女儿,另外一个是她的干女儿。“我真是舍不得这两个孩子,她们的学习成绩都非常好,她们憧憬着未来,她们总觉得她们的未来是最美好的。”

“我宁愿孩子成为孤儿,我都已经40多岁了,但孩子有大好未来。女儿是我所有的希望,我所有的一切都在孩子身上,她走了带走了一切。我每天都在痛苦中煎熬,不知什么时候能熬过去。”朱晓兰说。

“死亡名册”上的278

像赵德琴、朱晓兰那样的母亲还有很多很多。

刘兴林是聚源中学初二的体育老师,地震后,他的职责是核实每个孩子的身份和运送尸体。“我是老师,经常在点名簿上打钩或画线,也经常清点学生的人数。而这次,我拿笔的手都是颤抖的,因为我很清楚,每画一笔就意味着一个人死亡。”说这句话时,这个1.8米高的汉子深深地把头埋在两腿膝盖中间。

最后,刘兴林的“死亡名册”上,数字停止在278,这就意味着聚源中学在地震中遇难了278人。“这还不包括11个下落不明的孩子”。

到5 月21日,每个孩子的身份都得到了确认。但这几天刘兴林一直难以入眠,他经常回忆着一个情景:5月12日晚,连夜的暴雨,在救援现场,当一具尸体从废墟里抬出来的时候,几十位家属立即围过来,撕心裂肺地喊着各自孩子的名字。刘兴林就这样一边清点着死者的数量,一边确认他们的身份。

“最后剩下十几个孩子没有家长认领,当时电话又不通,联系不上家长,我只能挨个地进行家访,寻找他们父母。”至今,刘兴林还把遇难的学生称为“孩子”,他小心翼翼地避免使用“尸体”两字。“我怕这两个字刺激了家长们。”

遇难的人当中,还有6位老师,他们是周培胜老师、蒲彬老师、刘林秀老师、何智霞老师、周慧老师、杨枝老师。其中周培胜是聚源中学的教导主任。据幸存的学生事后说,地震时,周培胜在给初三(7)班的学生上课,当大楼剧烈摇晃时,他对学生大喊“别慌张”,还叫孩子们躲到桌子下。但坍塌的大楼把他和60多个孩子都被压在了废墟里。巨大的横梁和预制板让初三(7)班失去了50多条生命。

并没有家长怪周培胜,因为他努力了,死的时候都跟学生们不离不弃。

5000元抚慰金捐学校

据了解,倒塌的大楼总共三层18个教室,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聚源中学的主教学楼,初二、初三共18个班的学生都在这里上课。初一的教室则安排在隔壁的原聚源小学的旧教学大楼里。

聚源中学四周都是居民楼,一条马路把整个学校一分为二。地震后,四周的居民楼都依然完好,只是墙体有些劈裂,唯独这栋教学楼成了废墟,剩下中间的楼梯间孤零零地耸立着。

5月12日下午,初一、初二有15个班在主教学大楼上课,剩下3个班,两个班在操场上体育课,一个班在旁边的实验室上计算机课。刘兴林告诉记者,除了几个请假回家了的学生外,15个班共有约1070人在主教学大楼的教室里。

地震后惨烈的场面,初三数学老师陈靖宇说自己一生都无法抹去,当天下午他在教师楼里备课,“地震发生后,废墟四周白茫茫一片,跑出来的学生满面灰尘,我根本无法辨认。一个女生伸着手哀嚎‘老师,救命’,但我无能为力,因为她的腿被半米厚的大梁压住了。我几乎每天都责怪自己太无能。”

大楼倒塌后,位于一、二层的初二学生逃生的比较多,其中初二(4)班、(8)班分别只有两人遇难,但三层的学生伤亡惨重。“初三(7)班只剩10来个学生了。”

劫难后,聚源镇人都在讲述着几个真实的感人瞬间:

在大楼倒塌的一瞬间,一位年轻老师两侧各夹住一位学生,纵身从窗户跃下;在事后清理废墟时,解放军战士发现其中5具尸体在一块,其中一位年长一点的紧紧抱住4个学生,年长一点的是一位老师……

陈靖宇还告诉记者,5月18日,遇难老师蒲彬的老父亲把国家给的5000元慰问金全部捐给了学校,用于学校重建;另一位遇难老师刘林秀的家人说别无所求,只希望能把她的骨灰送回老家。

“我想只要聚源中学的办学精神和理念在,我们完全能重建这所学校。”陈靖宇说。

“消失”的班级

5月19日,在地震后的第七天,聚源中学正式复课。“初一先复课,我们通知了50个学生,但有123个学生来上课,我真的很欣慰。”谷校长说。

在聚源小学西侧的地面上,唐山市一家公司出资在那里搭建了临时的聚源中学。尽管操场还不平整,但一根木制的旗杆首先竖了起来,两侧搭建了16间简易教室。

“16间教室够用了,有些班没有再存在的必要了,因为剩下的学生已经不多了。”陈靖宇哀伤地说。

复课第一天的课程主要是心理辅导和安全教育。“学校一直很重视灾害的自救,我们每学期都有火灾的自救课。可以说如果遇到的是火灾,学生都能从容面对,但谁能想到发生地震呢?”

据刘兴林介绍,聚源中学是都江堰市最好的农村中学,2007年的中考,聚源中学340人中,500分以上的达到了247人,整体排名居都江堰全市第三名,居都江堰全市农村中学第一名。

灾难改变心灵

据了解,目前已有企业答应捐款4000万元重建聚源中学新校舍。上至校长,下至学生,都希望另择地方再建学校。

“那个地方是每位老师、每位学生的伤心地,这几天,大家都绕开它走,那一片废墟永远刺痛着我的心。”在陈靖宇看来,重建聚源中学的难点在心理上,他估计需要等到完全送走目前这批学生,也就是说要等三年。据说重建学校后还要建一家地震遇难师生的纪念馆。

“这次灾难可能会从心灵深处改变很多人。就像我自己,原来遇到特别调皮的学生,心里就发毛。地震后我明白了,每个生命都是很神圣的,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差生还是优等生,他们都是我的孩子。我想只要师生团结起来,我们很快就能重建学校。”陈靖宇说。

现在,聚源中学每位学生来到临时学校,都会去一间教室的墙面上看看。那里粘贴了123张七色小纸片。这是第一天复课的学生留下的。

其中一张小纸片上写道:“家园毁了可以再建,学校毁了可以再修,大家不要悲伤,不要哭泣,要充满信心,去认真面对今后的每一天。高国详”。

文/本报记者柯学东、何涛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财政赤字困难 泽连斯基喊欧洲国家出钱 帮乌军加薪
《老友记》钱德勒死因大反转,不是溺亡!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佛山疫情又开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后又三年?
中国“N号房”曝光,大量女性私密照在外网传播

24小时讨论排行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一份与释永信通奸女人笔录 被举报私生活混乱
华人家的花园太丑险遭罚款,大家评评冤不冤
释永信涉刑事犯罪 严重违反戒律 包养多名情妇还有私生子
中国餐厅日营业额“惨崩9成” 关店潮猛烈来袭
情人78岁丁珮谈李小龙离世当天细节 癫痫或是真死因
大罢免失败赖清德会请辞吗?"第二波投票后民进党恐大乱"
58岁宋祖英罕见露面,短发造型惊艳,皮肤光泽Q弹
民进党误判情势? 赖清德罢免前还认为能罢10席
直击河北易县暴雨:“一天下完了一年的雨”
BBC:台湾“大罢免”惨败的五个启示
手术成功!马斯克:脑机接口技术将造福数十亿人
专坑美国观光客!记者卧底揭穿巴黎餐厅离谱行为
“回来报备!”新疆社区的权力有多大?
美波音737起飞失火冒烟 173人仓皇逃生:看到轮子喷飞
大罢免结果出炉 小粉红嗨翻:湾湾快回家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聚源中学:278人地震中遇难 灾后七天复课

aTouchofZen 2008-05-23 10:44:22

此刻,距离5月12日14时28分已近240个小时。 那纷乱的废墟、那巨大的哭声、那呆滞的目光、那冰冷的尸体,那急驰的十万大军,那奔忙的白衣天使,那举国倾城的救援,这一场震动了半个中国的灾难,成为了死者和生者的一切。

240个小时之后,我们静静地记录,记录一所中学、一个村庄、一个县城、一群孤儿的劫难与重生。

劫难正在过去,重生刚刚开始,信念则将持续。

昨日下午2时28分,都江堰市聚源中学主教学楼废墟旁响起了一阵鞭炮声,43岁的朱晓兰蹲在地上低着头为两个女儿烧纸,她两个女儿(包括一个干女儿)就被压在这片废墟里。

在“全国哀悼日”的3天里,朱晓兰每天来到这里。“我宁愿孩子成为孤儿,我都已经40多岁了,但孩子有大好的未来。”朱晓兰泣不成声。

在汶川8.0级大地震中,不少学校的教学大楼坍塌,给灾区人民留下了难以弥补的伤痕,聚源中学就是其中一所,共有278名师生遇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8/5/22/20080522102814b33a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赵德琴抱着双胞胎女儿的骨灰说:“我们10天没见面了。”

生死一瞬间

时间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在不到2分钟的时间里,聚源中学主教学楼垮塌,并成为一堆废墟。

初三(4)班的王科逃过了一劫。地震来袭时,王科正在上物理课,突然他感觉教学大楼摇晃了起来,“一开始只是轻微的摇晃,就像是有大卡车在外面经过一样。后来晃动得越来越厉害。”王科班里的同学拼命地往外跑,而楼梯里已经挤满了学生,王科跟他们挤在了一起。

就在这时,共18间教室的三层教学楼完全塌了下来,灰尘立即掩盖了整个校园。万幸的是楼梯通道没垮,王科逃过一劫。“当时挤在楼梯的学生都在喊,声音非常大,就连旁边的大楼垮下来的声音,我都没有听见。”

由于跑得及时,王科班上98%的学生都逃了出来。但有的班却没有这么幸运,“地震来时,有一位班主任让大家不要跑,躲在课桌下面,但没想到大楼坍塌,连这位老师也被压在里面。但是有些选择跳楼的孩子,反而活了下来。”

“孩子,我们分别10天了”

地震后,母亲失去了孩子,孩子失去了亲人,整个聚源镇都在舔伤口。

遇难的学生中有一对漂亮的双胞胎姐妹,大的叫赵雅琦,小的叫赵雅佳。两位孩子的母亲是赵德琴。地震发生后,赵德琴不到5分钟就赶到了学校。

“叔叔,救命!”“阿姨,救命!”许多被坍塌下来的水泥梁压住的孩子拼命地喊着。而家长也在四处呼喊自己孩子的名字。“别的家长喊一个孩子的名字,我要喊两个。”

老师和闻讯赶来的家长迅速组织抢救,他们用双手不断地刨着废墟,当时救出了7位学生。但赵德琴一直看不到两个女儿。

救援一直持续到晚上,那以后便是连夜的大雨。

8时许,赵雅琦被挖出来,但颈部彻底骨折,人已经遇难。“我就在帐篷里抱着她,她的头总是往下掉,我扶也扶不住,我就这样抱了她一整夜。”赵德琴说,当时她一直以为上天不会对她那么残酷,应该会给她留下一个孩子。

次日9时40分,赵德琴的亲属匆匆进入帐篷,说:“佳佳找到了。”

“死的,活的?”

赵德琴没听到回应,她知道了一切,她走出帐篷,来到废墟前,抱起了另外一个孩子。当时,赵德琴的丈夫还在上海打工,她默默地用矿泉水把两个孩子身上厚厚的泥土一点一点地洗干净。

昨天,在自己倒塌的房屋前,赵德琴给两个孩子设了一个小灵堂,她抱着两个孩子的遗像,温柔地说着:“孩子,我们分别10天了。”她见人就说:“琦琦在母亲节那天把我带到一个餐馆里,用她的零花钱给我准备了一顿饭,还突然地从身后拿出一枝花,她好几天前就说过要给我一个惊喜的。我还没告诉她‘琦琦,妈妈那次真的很惊喜。’”

“我宁愿孩子成为孤儿”

另一位母亲——朱晓兰,地震发生时正好在汶川前往都江堰的路上,第二天她才赶到了聚源中学。朱晓兰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她在学校废墟前守了两天一夜,直到女儿刘锦希被抬了出来。

“娃娃被掏出来时我才知道,一块预制板从侧面压到她身上,娃娃面目全非,连肺都被挤出来了,很惨。”朱晓兰边烧纸钱边哭着说。

这次地震带走了朱晓兰两个女儿的生命,一个是她的亲生女儿,另外一个是她的干女儿。“我真是舍不得这两个孩子,她们的学习成绩都非常好,她们憧憬着未来,她们总觉得她们的未来是最美好的。”

“我宁愿孩子成为孤儿,我都已经40多岁了,但孩子有大好未来。女儿是我所有的希望,我所有的一切都在孩子身上,她走了带走了一切。我每天都在痛苦中煎熬,不知什么时候能熬过去。”朱晓兰说。

“死亡名册”上的278

像赵德琴、朱晓兰那样的母亲还有很多很多。

刘兴林是聚源中学初二的体育老师,地震后,他的职责是核实每个孩子的身份和运送尸体。“我是老师,经常在点名簿上打钩或画线,也经常清点学生的人数。而这次,我拿笔的手都是颤抖的,因为我很清楚,每画一笔就意味着一个人死亡。”说这句话时,这个1.8米高的汉子深深地把头埋在两腿膝盖中间。

最后,刘兴林的“死亡名册”上,数字停止在278,这就意味着聚源中学在地震中遇难了278人。“这还不包括11个下落不明的孩子”。

到5 月21日,每个孩子的身份都得到了确认。但这几天刘兴林一直难以入眠,他经常回忆着一个情景:5月12日晚,连夜的暴雨,在救援现场,当一具尸体从废墟里抬出来的时候,几十位家属立即围过来,撕心裂肺地喊着各自孩子的名字。刘兴林就这样一边清点着死者的数量,一边确认他们的身份。

“最后剩下十几个孩子没有家长认领,当时电话又不通,联系不上家长,我只能挨个地进行家访,寻找他们父母。”至今,刘兴林还把遇难的学生称为“孩子”,他小心翼翼地避免使用“尸体”两字。“我怕这两个字刺激了家长们。”

遇难的人当中,还有6位老师,他们是周培胜老师、蒲彬老师、刘林秀老师、何智霞老师、周慧老师、杨枝老师。其中周培胜是聚源中学的教导主任。据幸存的学生事后说,地震时,周培胜在给初三(7)班的学生上课,当大楼剧烈摇晃时,他对学生大喊“别慌张”,还叫孩子们躲到桌子下。但坍塌的大楼把他和60多个孩子都被压在了废墟里。巨大的横梁和预制板让初三(7)班失去了50多条生命。

并没有家长怪周培胜,因为他努力了,死的时候都跟学生们不离不弃。

5000元抚慰金捐学校

据了解,倒塌的大楼总共三层18个教室,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聚源中学的主教学楼,初二、初三共18个班的学生都在这里上课。初一的教室则安排在隔壁的原聚源小学的旧教学大楼里。

聚源中学四周都是居民楼,一条马路把整个学校一分为二。地震后,四周的居民楼都依然完好,只是墙体有些劈裂,唯独这栋教学楼成了废墟,剩下中间的楼梯间孤零零地耸立着。

5月12日下午,初一、初二有15个班在主教学大楼上课,剩下3个班,两个班在操场上体育课,一个班在旁边的实验室上计算机课。刘兴林告诉记者,除了几个请假回家了的学生外,15个班共有约1070人在主教学大楼的教室里。

地震后惨烈的场面,初三数学老师陈靖宇说自己一生都无法抹去,当天下午他在教师楼里备课,“地震发生后,废墟四周白茫茫一片,跑出来的学生满面灰尘,我根本无法辨认。一个女生伸着手哀嚎‘老师,救命’,但我无能为力,因为她的腿被半米厚的大梁压住了。我几乎每天都责怪自己太无能。”

大楼倒塌后,位于一、二层的初二学生逃生的比较多,其中初二(4)班、(8)班分别只有两人遇难,但三层的学生伤亡惨重。“初三(7)班只剩10来个学生了。”

劫难后,聚源镇人都在讲述着几个真实的感人瞬间:

在大楼倒塌的一瞬间,一位年轻老师两侧各夹住一位学生,纵身从窗户跃下;在事后清理废墟时,解放军战士发现其中5具尸体在一块,其中一位年长一点的紧紧抱住4个学生,年长一点的是一位老师……

陈靖宇还告诉记者,5月18日,遇难老师蒲彬的老父亲把国家给的5000元慰问金全部捐给了学校,用于学校重建;另一位遇难老师刘林秀的家人说别无所求,只希望能把她的骨灰送回老家。

“我想只要聚源中学的办学精神和理念在,我们完全能重建这所学校。”陈靖宇说。

“消失”的班级

5月19日,在地震后的第七天,聚源中学正式复课。“初一先复课,我们通知了50个学生,但有123个学生来上课,我真的很欣慰。”谷校长说。

在聚源小学西侧的地面上,唐山市一家公司出资在那里搭建了临时的聚源中学。尽管操场还不平整,但一根木制的旗杆首先竖了起来,两侧搭建了16间简易教室。

“16间教室够用了,有些班没有再存在的必要了,因为剩下的学生已经不多了。”陈靖宇哀伤地说。

复课第一天的课程主要是心理辅导和安全教育。“学校一直很重视灾害的自救,我们每学期都有火灾的自救课。可以说如果遇到的是火灾,学生都能从容面对,但谁能想到发生地震呢?”

据刘兴林介绍,聚源中学是都江堰市最好的农村中学,2007年的中考,聚源中学340人中,500分以上的达到了247人,整体排名居都江堰全市第三名,居都江堰全市农村中学第一名。

灾难改变心灵

据了解,目前已有企业答应捐款4000万元重建聚源中学新校舍。上至校长,下至学生,都希望另择地方再建学校。

“那个地方是每位老师、每位学生的伤心地,这几天,大家都绕开它走,那一片废墟永远刺痛着我的心。”在陈靖宇看来,重建聚源中学的难点在心理上,他估计需要等到完全送走目前这批学生,也就是说要等三年。据说重建学校后还要建一家地震遇难师生的纪念馆。

“这次灾难可能会从心灵深处改变很多人。就像我自己,原来遇到特别调皮的学生,心里就发毛。地震后我明白了,每个生命都是很神圣的,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差生还是优等生,他们都是我的孩子。我想只要师生团结起来,我们很快就能重建学校。”陈靖宇说。

现在,聚源中学每位学生来到临时学校,都会去一间教室的墙面上看看。那里粘贴了123张七色小纸片。这是第一天复课的学生留下的。

其中一张小纸片上写道:“家园毁了可以再建,学校毁了可以再修,大家不要悲伤,不要哭泣,要充满信心,去认真面对今后的每一天。高国详”。

文/本报记者柯学东、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