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炒啊炒炒到头来 光头宁静《白银谷》还是没人看

炒啊炒炒到头来 光头宁静《白银谷》还是没人看

文章来源: 娱乐大搜捕 于 2005-04-16 00:38:5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称为“大剧”的《白银谷》播出至今,收视经历了北京的开篇低谷,在广州也遭遇低迷。昨天,广东地区的播出方南方电视台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白银谷》收视不如人意。与目前热播的《天下第一》、《凤凰迷影》等剧相比,《白银谷》落得个无人看、无人说的尴尬境地。   最初在北京教育三台播出时,导演苏舟称收视率低可能是播出平台的问题,在南方影视频道等地二轮播出的“翻叮龙虎榜”上,《白银谷》同样遭遇了低收视。苏导依然认为是该剧的前期宣传做得不足,“如果能像《汉武大帝》那样宣传攻势猛烈,也会对收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人们并不会忘记3月15日《白银谷》剧组在北京开的那场热闹的新闻发布会,从那里,媒体轻而易举就从不同角度挖出了焦点。事实证明,炒作、借势等手法虽然能屡屡得手,但也难免“失蹄”。   炒作五花八门,依然无人喝彩   导演对宁静演技的批评首先成为关注的对象。在3月15日新闻发布会上,导演苏舟提及“宁静的表演太油了”,但是宁静则否认了这一点,并用“杀鸡焉用牛刀”来表示对自己演技的信心不二。虽然“正”、“反”两方的争执并不激烈,好像在打太极,但毫无疑问,这种用或大或小的争端引起的热炒,最容易具有戏剧性而被关注。矛盾不一定激烈,后果不一定严重———当媒体和其主导下的观众开始关注导演批评宁静这一事件,《白银谷》似乎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被“博闻强识”。   至于真相大白的姐弟恋,现在已经被斥为宁静在借机炒作。原来,这个大姐姐的绯闻对象就是她自己的亲弟弟,因为希望星途坦荡而改了一个艺名叫“舜天齐”。在发布会上,媒体曾迫切渴望落实姐弟恋传闻,但当时的宁静用一句“姐弟恋就姐弟恋吧,这么大年纪有人喜欢有什么不好”避重就轻地回答,继续引起人们的猜疑。如今,面对观众、影迷的指责和批评,宁静解释说,当时只是想调剂一下发布会沉闷的气氛才会说这样的话,否认自己是为自己炒作,她称现在在很多人眼里只有绯闻和“姐弟恋”,“我可以郑重地说我们没有炒作,而且我反感炒作。我们需要宣传,但是拒绝炒作。”在这同时她还不忘再提携弟弟一把:“我相信,舜天齐的后续作品可以证明一切。”   当然,在炒作宣传中,《白银谷》也不忘使用“借势”这条简单易行的路:前期宣传之时,《白银谷》就与《大宅门》拉上了关系,号称是一部可与之“媲美”之作。主演杜雨露甚至明说“比《大宅门》好看”。导演方面,强调由苏舟这位执导了《省委书记》等名剧的导演担纲,演员方面则有杜雨露、宁静、侯勇等实力演员的加盟,都希望运用这些演员的号召力来吸引关注和提高收视。   除此之外,还有宁静的光头、原著入选“茅盾文学奖”,可挖的东西都被一网打尽了,主创方的宣传苦心可见一斑。但是,从南北收视情况看来,《白银谷》依然无人喝彩。   戏还是好戏,就是缺乏捧场客   对于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有业内人士表示,炒作宣传对于一个剧最初启动的时候的确有一定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噱头”,“但是要留住观众,还是得看剧本身。比如电视剧《林海雪原》,拍得不好,但在宣传时抓住了经典剧改编这个点,吸引了大量的采访报道和预测,最初的收视达到三点几,最高冲到过七八点,不过三五集之后它就开始往下掉,跌至一点几。”   “剧好不好,播三集就知道。”广东强视的宣传总监田女士对记者说,“在红盖头没有揭开的时候,炒作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剧本身的好坏,专业人士一看就知道。”她还表示,炒作无可厚非,但是不能用无谓的事情来炒,也不能无中生有地恶意炒作,“还是用事实来宣传比较好,厚道一点。”   南方电视台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透露,目前《白银谷》的收视忽高忽低,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况,最高收视点达到5.3,但平均看来则不理想:“这样的成绩在我们频道播出的大剧中算是收视偏低的。”对于《白银谷》遭到冷遇的原因,南方台相关人员现在逐渐理出了头绪,“《白银谷》是一个好剧,确实编得不错,但是在广州的收视不太理想,它的结构太严密,一环扣一环,人物关系特别复杂,故事情节也很曲折,但是与本地观众的取向有关,本土观众还是比较喜欢轻松一点的。”另外,该剧做了粤语配音,也失去了部分普通话观众,也是收视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之一。   剃了光头也不讨巧,宁静老挨大棒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则说:“《白银谷》反映的利益斗争是家族内部的,这样的展现范围太小,另外观众显然对票号的了解也不深。电视剧太多了,这一部并不出彩。”说到炒作,他说:“首播前拿宁静的光头来说事儿,这种炒作已经和剧本身完全没有关系了!”   不过,记者发现,很多观众都将指责放在了演员宁静身上,她的演技遭到普通观众和行家的质疑,一位网友在电视剧论坛上留言道:“白银谷的剧本是好的,大多数演员是棒的,但该剧最大的失败是———女主角由宁静扮演!宁静有些像刘晓庆,演什么都是一个劲儿,最没戏……本想应和《大染坊》有一拼,但宁静一演,我们基本不再看了。”这位观众甚至感叹“不知为什么很多戏让最没戏的宁静演,中国有很多好的女演员……”有评论指宁静扮演的杜筠清是全剧最失败的一个角色,宁静的表现与剧中人物的要求相差太远。她既没有洋派女子的大气、从容,也没有新女性的成熟、干练。   新闻回顾:《龙票》收视惨淡收场   收视方面,令我们有同样印象的是反映晋商题材的先行者《龙票》。开播前雄心勃勃的《龙票》最后也落得收视极差的地步。在制片人游建鸣看来,《龙票》一剧在有些地区收视失利的原因之一在于宣传力度不够。该剧含蓄地点明了晋商崩溃的原因是和“官”走得太近的缘故,是一部地道的男人戏,文人味道很浓。也正因为不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的通俗故事,尽管剧中穿插了4段爱情,一般观众仍觉深奥,没能引起年轻人这一最大电视剧受众的兴趣。这部电视剧虽然在圈内有较高的评价,但尴尬的收视依然让制作人提起时没了底气。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称中国人有股“怪臭味” 外国网友搬去住惊:我也有了!
这女星惨了!被指“邀于朦胧赴虐杀饭局”遭抵制+换角
朝鲜随机抓巨乳妹“强制送医”!还遭公审羞辱
中国网红穷游日本 入境就“恶搞” 国内外网友都炸了
中国前农业部长收贿2.68亿!遭判“死缓”下场惨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故宫拒绝身着女装汉服的男生入内,"穿衣自由"还有多远
川普18岁孙女自创服饰品牌"白宫拍广告",挨轰:公器私用
“该死的中国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将打中网翻车
美国签证费暴涨66倍,印度人或涌向日本
美国教堂枪击纵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美商务部长:台湾晶片制造占全球95%,应变成美台各50%
惊曝:俄正在帮中国军队提升空降能力 准备攻台
一份两国协议,川普对俄的一张大网正悄然形成
清华学霸、普林斯顿博士后家中猝逝 死因引揣测
72小时倒计时:两党僵持,美政府关门危机升级
FBI解僱15名探员 涉以单膝跪地应对弗洛伊德集会
于朦胧坠楼死亡事件疑点重重,舆情汹涌持续发酵
一心阻绝外国人生美国人 川普要最高法院“修正错误”
AI神话, 快要编不下去了…
“吹哨人”自杀,波音同意付钱和解
纽时:反对起诉科米的最佳理由 恰是川普解雇他的理由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炒啊炒炒到头来 光头宁静《白银谷》还是没人看

娱乐大搜捕 2005-04-16 00:38:55

  称为“大剧”的《白银谷》播出至今,收视经历了北京的开篇低谷,在广州也遭遇低迷。昨天,广东地区的播出方南方电视台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白银谷》收视不如人意。与目前热播的《天下第一》、《凤凰迷影》等剧相比,《白银谷》落得个无人看、无人说的尴尬境地。   最初在北京教育三台播出时,导演苏舟称收视率低可能是播出平台的问题,在南方影视频道等地二轮播出的“翻叮龙虎榜”上,《白银谷》同样遭遇了低收视。苏导依然认为是该剧的前期宣传做得不足,“如果能像《汉武大帝》那样宣传攻势猛烈,也会对收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人们并不会忘记3月15日《白银谷》剧组在北京开的那场热闹的新闻发布会,从那里,媒体轻而易举就从不同角度挖出了焦点。事实证明,炒作、借势等手法虽然能屡屡得手,但也难免“失蹄”。   炒作五花八门,依然无人喝彩   导演对宁静演技的批评首先成为关注的对象。在3月15日新闻发布会上,导演苏舟提及“宁静的表演太油了”,但是宁静则否认了这一点,并用“杀鸡焉用牛刀”来表示对自己演技的信心不二。虽然“正”、“反”两方的争执并不激烈,好像在打太极,但毫无疑问,这种用或大或小的争端引起的热炒,最容易具有戏剧性而被关注。矛盾不一定激烈,后果不一定严重———当媒体和其主导下的观众开始关注导演批评宁静这一事件,《白银谷》似乎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被“博闻强识”。   至于真相大白的姐弟恋,现在已经被斥为宁静在借机炒作。原来,这个大姐姐的绯闻对象就是她自己的亲弟弟,因为希望星途坦荡而改了一个艺名叫“舜天齐”。在发布会上,媒体曾迫切渴望落实姐弟恋传闻,但当时的宁静用一句“姐弟恋就姐弟恋吧,这么大年纪有人喜欢有什么不好”避重就轻地回答,继续引起人们的猜疑。如今,面对观众、影迷的指责和批评,宁静解释说,当时只是想调剂一下发布会沉闷的气氛才会说这样的话,否认自己是为自己炒作,她称现在在很多人眼里只有绯闻和“姐弟恋”,“我可以郑重地说我们没有炒作,而且我反感炒作。我们需要宣传,但是拒绝炒作。”在这同时她还不忘再提携弟弟一把:“我相信,舜天齐的后续作品可以证明一切。”   当然,在炒作宣传中,《白银谷》也不忘使用“借势”这条简单易行的路:前期宣传之时,《白银谷》就与《大宅门》拉上了关系,号称是一部可与之“媲美”之作。主演杜雨露甚至明说“比《大宅门》好看”。导演方面,强调由苏舟这位执导了《省委书记》等名剧的导演担纲,演员方面则有杜雨露、宁静、侯勇等实力演员的加盟,都希望运用这些演员的号召力来吸引关注和提高收视。   除此之外,还有宁静的光头、原著入选“茅盾文学奖”,可挖的东西都被一网打尽了,主创方的宣传苦心可见一斑。但是,从南北收视情况看来,《白银谷》依然无人喝彩。   戏还是好戏,就是缺乏捧场客   对于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有业内人士表示,炒作宣传对于一个剧最初启动的时候的确有一定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噱头”,“但是要留住观众,还是得看剧本身。比如电视剧《林海雪原》,拍得不好,但在宣传时抓住了经典剧改编这个点,吸引了大量的采访报道和预测,最初的收视达到三点几,最高冲到过七八点,不过三五集之后它就开始往下掉,跌至一点几。”   “剧好不好,播三集就知道。”广东强视的宣传总监田女士对记者说,“在红盖头没有揭开的时候,炒作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剧本身的好坏,专业人士一看就知道。”她还表示,炒作无可厚非,但是不能用无谓的事情来炒,也不能无中生有地恶意炒作,“还是用事实来宣传比较好,厚道一点。”   南方电视台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透露,目前《白银谷》的收视忽高忽低,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况,最高收视点达到5.3,但平均看来则不理想:“这样的成绩在我们频道播出的大剧中算是收视偏低的。”对于《白银谷》遭到冷遇的原因,南方台相关人员现在逐渐理出了头绪,“《白银谷》是一个好剧,确实编得不错,但是在广州的收视不太理想,它的结构太严密,一环扣一环,人物关系特别复杂,故事情节也很曲折,但是与本地观众的取向有关,本土观众还是比较喜欢轻松一点的。”另外,该剧做了粤语配音,也失去了部分普通话观众,也是收视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之一。   剃了光头也不讨巧,宁静老挨大棒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则说:“《白银谷》反映的利益斗争是家族内部的,这样的展现范围太小,另外观众显然对票号的了解也不深。电视剧太多了,这一部并不出彩。”说到炒作,他说:“首播前拿宁静的光头来说事儿,这种炒作已经和剧本身完全没有关系了!”   不过,记者发现,很多观众都将指责放在了演员宁静身上,她的演技遭到普通观众和行家的质疑,一位网友在电视剧论坛上留言道:“白银谷的剧本是好的,大多数演员是棒的,但该剧最大的失败是———女主角由宁静扮演!宁静有些像刘晓庆,演什么都是一个劲儿,最没戏……本想应和《大染坊》有一拼,但宁静一演,我们基本不再看了。”这位观众甚至感叹“不知为什么很多戏让最没戏的宁静演,中国有很多好的女演员……”有评论指宁静扮演的杜筠清是全剧最失败的一个角色,宁静的表现与剧中人物的要求相差太远。她既没有洋派女子的大气、从容,也没有新女性的成熟、干练。   新闻回顾:《龙票》收视惨淡收场   收视方面,令我们有同样印象的是反映晋商题材的先行者《龙票》。开播前雄心勃勃的《龙票》最后也落得收视极差的地步。在制片人游建鸣看来,《龙票》一剧在有些地区收视失利的原因之一在于宣传力度不够。该剧含蓄地点明了晋商崩溃的原因是和“官”走得太近的缘故,是一部地道的男人戏,文人味道很浓。也正因为不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的通俗故事,尽管剧中穿插了4段爱情,一般观众仍觉深奥,没能引起年轻人这一最大电视剧受众的兴趣。这部电视剧虽然在圈内有较高的评价,但尴尬的收视依然让制作人提起时没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