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渥太华的雪,上海的云
渥太华的雪,上海的云
吃饭打球写段子, 失眠熬夜爱自嘲, 字不多,有点意思就好。
在我去加拿大之前,在上海,曾有过一个非常重要的人。
我们分开已经十三年了。奇妙的是,分开之后的那些年,我们住在彼此只有十分钟步行距离的地方,却再也没有见过一面。
这些年,我们只联系过寥寥几次。
一次,是他在深夜醉酒后打来电话,哭着说:“别再挑剔,早点找到幸福吧。”
一次,是我生日那天,他发来祝福——那天,正好是我登陆加拿大的日子。
我当时回他:“我和舒雅正在多伦多转机,准备去渥太华。祝你全家节日快乐。”
他很快回复:“祝福你们!顺利!平安!幸福!”
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对话。
最后一次,是前天渥太华下雪,我忽然想起从前,给他发去问候。
十二个小时后,他回了我一句诗:
“渥太华的雪,凌乱了上海的云。”
看到那句话的瞬间,我哭了。
我忽然明白,我之所以想在回国时顺便见他一面,并非旧情未了,
而是想为自己的青春时代,举行一场郑重的闭幕礼。
我想亲眼确认,那个曾在我生命里写下诗篇的人,一切都好。
后来,我和一个朋友长谈。她让我看清了:
极致的克制,是深情的另一种写法。
那十年的“不相见”,其实是我们之间最大的默契与尊重。
那场“凌乱的云”,已经是故事最完美的句点。
它告诉我,彼此在对方心中,依然能激起风暴与诗意,这就够了。
真正的告别,有时不是最后一次握手,而是最后一次不打扰。
让我们记忆中那个最美好的模样,永远停留在那一刻。
不要后悔。人生没有“如果”。
当年你们相处那么久,离得那么近,都没能走到一起,
说明你们之间确实少了一点什么。
做夫妻如同做事,天时、地利、人和,差一点点都不行。
所以,我决定不去了。
谢谢他:
他曾是我青春里的一场风暴,
也是多年以后,隔着万里雪地寄来的一句诗。
我们分开十三年,再也没有相见。
而如今,
我在渥太华的雪地里,
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崭新的路了。
枫琳枫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阿拉老乡呀,侬好侬好!真巧噢 平时我其实不大写煽情格调的文章,十多年前写下来的三百来篇里,也就两三篇带点小情绪。多年以后今年又重新拿起笔,大概是渥太华太冷清,被冻出点感慨来了哈哈,侬讲讲看,是不是也有点共鸣呀?
laopika 发表评论于
好文!好文笔!只是感受到些许忧伤:),搞了半天,原来阿拉是老乡啊:)再次握手!
枫琳枫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吉明日' 的评论 : 雪落在哪儿,都一样安静。原来我们此刻,生活在同一片光里。
枫琳枫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问好亮亮妈妈: 很开心你喜欢文字和雪地的倩影。你的园地总是充满温馨和美味,交流是一种享受。祝周中愉快!
枫琳枫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问好BeijingGirl1: 能被你看到文字里的光和照片里的意境,真是一种温暖的回响。
枫琳枫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青春的情感如雪,会融化,却也在心里留下了光。谢谢麦姐懂得。
亮亮妈妈 发表评论于
渥太华的雪地倩影,好美!谢谢你的优美又洒脱的文字,谢谢你来我的小园地回帖。问好,周中快乐!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问好枫琳! 写得好美。 照片也很有诗意。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唯美的文字,文艺的气息。青春岁月的情感值得珍藏和回味。
枫琳枫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吉明日' 的评论 : 雪落在哪儿,都一样安静。原来我们此刻,生活在同一片光里。有时候雪不只是风景,也是一种心境。它让人学会放下喧哗,听见自己。
吉明日 发表评论于
真美,我也喜欢雪。现在,我生活的地方也是这样子的。
小乐即安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枫琳枫语' 的评论 : 说得真好啊!停在雪落的一刻。
枫琳枫语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小乐即安' 的评论 : 渥太华有雪,上海有云,人间有惦念。谢谢你读懂。有些情感不必续写,停在雪落的一刻,最安静,也最完整。
小乐即安 发表评论于
“渥太华的雪,凌乱了上海的云。”
让人伤感、又温暖的情谊。拨动心弦的文字。
枫琳枫语 发表评论于
青春并不虚妄,它只是以幻灭为名,教我们温柔地长大。写给自己,也写给每一个学会告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