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教育看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的必然性:
政治正确几十年,世界苹果终变天。
不劳而获多舒服,教育苦果在眼前。
举世瞩目的纽约市长选举已经落下了帷幕。共产主义接班人曼达尼在年轻人,穆斯林和新移民的支持下不出意外地实现了夺取城市政权的梦想。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在资本主义发达的美国部分成功了。
不到一周其当选效应已经在大苹果出现了。除了大公司在准备搬出纽约外,纽约市治安的基石-警察-2025年10月离职的人数同比上升百分之三十五(纽约邮报11.08.2025)。不出意外,11月离职人数同比会更高。
鲍勃节目(Bobtalk)11月6日对曼达尼的当选给出了精辟的分析。除了 绿色新政, 产业全球化和放任的移民政策外,教育政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教育政策很可能是曼达尼当选的根本原因。毕竟最终还是人去投票。
CBS 和 CNN的投票分析显示百分之八十五18到29岁到年轻人投了曼达尼,而45岁以上的选民压倒性的投了他人。这足以说明学校教育对年轻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换而言之,这几十年的教育政策不可避免地把曼达尼推上了市长宝座。就算是没有曼达尼这个人,也会有其他共产主义接班人当选。或者说,这次曼达尼没有当选,迟早会其他有人当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六十年代的平权运动开始,人人都能上大学成为了实现社会平等的唯一标准。学校教育不是根据学生不同类型的智力(Howard Gardener)让学生学到各种各样适合自己的生存技能,而且也不考虑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是一味的政治正确把学生推入大学。
从宏观角度来看,上大学肯定是需要得到相应的回报。可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和任何国家,社会收入肯定是一个三角形的形态,收入越高人数越少。人人上大学则呈出一个长方形的社会形态。显而易见,这两种形态无法匹配。简单地说,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无法拿到与其学位相匹配的工资收入,也就是没有相应的经济回报。
从微观角度来看,美国学生总体的数学水平怎么样,大家都心知肚明。为上大学而上大学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许多学生只能读不直接创造社会价值的文科。大多数文科毕业生当然也很难找到与之相关的工作。出路只能是低就,或者再读一个能够找到工作的专业。白读了四年有谁会高兴呢?
低收入家庭在纽约州上大学有大量的财政补贴,但也不是全部免费。大学毕业后需要还学生贷款的也不在少数。楼下小姑娘夏天在圣约翰大学毕业,学的接待专业根本找不到工作,还好有个当房东的妈,不需要还贷款。
实现社会平等给年轻人的的确确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的图画。可惜的是平等这个政治口号中看不中用。残酷的社会现实与美丽的图画有着巨大差距。常言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让年轻人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这恰恰成为曼达尼当选的基石。人在落水时连一根稻草都不放过,曼达尼免费的这样那样肯定比稻草更有吸引了力。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能够从富人身上挖点肉又何乐不为呢?
恩师,美国教育历史权威,纽约大学终身教授,亨利.帕金森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指出了美国教育中人人都要上大学的这一弊端(不完美的良药)。可惜的是这么多年来美国一直奉行政治正确。随着绿色新政, 产业全球化和放任移民政策的出现,这一教育弊端终于爆发了。曼达尼这正好出现在这一节点,所以说其当选具有必然性并不是危言耸听。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其他城市,比如说洛杉矶,也可能选出曼达尼同样类型的市长,毕竟这是几十年来教育政策的必然结果。
后记:
除了鲍勃节目提到的原因外,纽约市中产阶级的萎缩: 从2021的百分之五十到2024的百分之四十和宗教因素(90%的穆斯林投曼达尼)也是曼达尼当选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人人平等的政治正确下,这一代年轻人以经失去了老一辈的奋斗精神,也可以说是懒惰的一代。那,什么东西都免费不是更好吗!
从美国教育看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的必然性:
Miken (2025-11-21 19:16:58) 评论 (2)
从美国教育看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的必然性:
政治正确几十年,世界苹果终变天。
不劳而获多舒服,教育苦果在眼前。
举世瞩目的纽约市长选举已经落下了帷幕。共产主义接班人曼达尼在年轻人,穆斯林和新移民的支持下不出意外地实现了夺取城市政权的梦想。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在资本主义发达的美国部分成功了。
不到一周其当选效应已经在大苹果出现了。除了大公司在准备搬出纽约外,纽约市治安的基石-警察-2025年10月离职的人数同比上升百分之三十五(纽约邮报11.08.2025)。不出意外,11月离职人数同比会更高。
鲍勃节目(Bobtalk)11月6日对曼达尼的当选给出了精辟的分析。除了 绿色新政, 产业全球化和放任的移民政策外,教育政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教育政策很可能是曼达尼当选的根本原因。毕竟最终还是人去投票。
CBS 和 CNN的投票分析显示百分之八十五18到29岁到年轻人投了曼达尼,而45岁以上的选民压倒性的投了他人。这足以说明学校教育对年轻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换而言之,这几十年的教育政策不可避免地把曼达尼推上了市长宝座。就算是没有曼达尼这个人,也会有其他共产主义接班人当选。或者说,这次曼达尼没有当选,迟早会其他有人当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六十年代的平权运动开始,人人都能上大学成为了实现社会平等的唯一标准。学校教育不是根据学生不同类型的智力(Howard Gardener)让学生学到各种各样适合自己的生存技能,而且也不考虑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是一味的政治正确把学生推入大学。
从宏观角度来看,上大学肯定是需要得到相应的回报。可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和任何国家,社会收入肯定是一个三角形的形态,收入越高人数越少。人人上大学则呈出一个长方形的社会形态。显而易见,这两种形态无法匹配。简单地说,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无法拿到与其学位相匹配的工资收入,也就是没有相应的经济回报。
从微观角度来看,美国学生总体的数学水平怎么样,大家都心知肚明。为上大学而上大学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许多学生只能读不直接创造社会价值的文科。大多数文科毕业生当然也很难找到与之相关的工作。出路只能是低就,或者再读一个能够找到工作的专业。白读了四年有谁会高兴呢?
低收入家庭在纽约州上大学有大量的财政补贴,但也不是全部免费。大学毕业后需要还学生贷款的也不在少数。楼下小姑娘夏天在圣约翰大学毕业,学的接待专业根本找不到工作,还好有个当房东的妈,不需要还贷款。
实现社会平等给年轻人的的确确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的图画。可惜的是平等这个政治口号中看不中用。残酷的社会现实与美丽的图画有着巨大差距。常言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让年轻人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这恰恰成为曼达尼当选的基石。人在落水时连一根稻草都不放过,曼达尼免费的这样那样肯定比稻草更有吸引了力。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能够从富人身上挖点肉又何乐不为呢?
恩师,美国教育历史权威,纽约大学终身教授,亨利.帕金森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指出了美国教育中人人都要上大学的这一弊端(不完美的良药)。可惜的是这么多年来美国一直奉行政治正确。随着绿色新政, 产业全球化和放任移民政策的出现,这一教育弊端终于爆发了。曼达尼这正好出现在这一节点,所以说其当选具有必然性并不是危言耸听。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其他城市,比如说洛杉矶,也可能选出曼达尼同样类型的市长,毕竟这是几十年来教育政策的必然结果。
后记:
除了鲍勃节目提到的原因外,纽约市中产阶级的萎缩: 从2021的百分之五十到2024的百分之四十和宗教因素(90%的穆斯林投曼达尼)也是曼达尼当选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人人平等的政治正确下,这一代年轻人以经失去了老一辈的奋斗精神,也可以说是懒惰的一代。那,什么东西都免费不是更好吗!
政治正确几十年,世界苹果终变天。
不劳而获多舒服,教育苦果在眼前。
举世瞩目的纽约市长选举已经落下了帷幕。共产主义接班人曼达尼在年轻人,穆斯林和新移民的支持下不出意外地实现了夺取城市政权的梦想。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在资本主义发达的美国部分成功了。
不到一周其当选效应已经在大苹果出现了。除了大公司在准备搬出纽约外,纽约市治安的基石-警察-2025年10月离职的人数同比上升百分之三十五(纽约邮报11.08.2025)。不出意外,11月离职人数同比会更高。
鲍勃节目(Bobtalk)11月6日对曼达尼的当选给出了精辟的分析。除了 绿色新政, 产业全球化和放任的移民政策外,教育政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教育政策很可能是曼达尼当选的根本原因。毕竟最终还是人去投票。
CBS 和 CNN的投票分析显示百分之八十五18到29岁到年轻人投了曼达尼,而45岁以上的选民压倒性的投了他人。这足以说明学校教育对年轻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换而言之,这几十年的教育政策不可避免地把曼达尼推上了市长宝座。就算是没有曼达尼这个人,也会有其他共产主义接班人当选。或者说,这次曼达尼没有当选,迟早会其他有人当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六十年代的平权运动开始,人人都能上大学成为了实现社会平等的唯一标准。学校教育不是根据学生不同类型的智力(Howard Gardener)让学生学到各种各样适合自己的生存技能,而且也不考虑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是一味的政治正确把学生推入大学。
从宏观角度来看,上大学肯定是需要得到相应的回报。可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和任何国家,社会收入肯定是一个三角形的形态,收入越高人数越少。人人上大学则呈出一个长方形的社会形态。显而易见,这两种形态无法匹配。简单地说,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无法拿到与其学位相匹配的工资收入,也就是没有相应的经济回报。
从微观角度来看,美国学生总体的数学水平怎么样,大家都心知肚明。为上大学而上大学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许多学生只能读不直接创造社会价值的文科。大多数文科毕业生当然也很难找到与之相关的工作。出路只能是低就,或者再读一个能够找到工作的专业。白读了四年有谁会高兴呢?
低收入家庭在纽约州上大学有大量的财政补贴,但也不是全部免费。大学毕业后需要还学生贷款的也不在少数。楼下小姑娘夏天在圣约翰大学毕业,学的接待专业根本找不到工作,还好有个当房东的妈,不需要还贷款。
实现社会平等给年轻人的的确确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的图画。可惜的是平等这个政治口号中看不中用。残酷的社会现实与美丽的图画有着巨大差距。常言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让年轻人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这恰恰成为曼达尼当选的基石。人在落水时连一根稻草都不放过,曼达尼免费的这样那样肯定比稻草更有吸引了力。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能够从富人身上挖点肉又何乐不为呢?
恩师,美国教育历史权威,纽约大学终身教授,亨利.帕金森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指出了美国教育中人人都要上大学的这一弊端(不完美的良药)。可惜的是这么多年来美国一直奉行政治正确。随着绿色新政, 产业全球化和放任移民政策的出现,这一教育弊端终于爆发了。曼达尼这正好出现在这一节点,所以说其当选具有必然性并不是危言耸听。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其他城市,比如说洛杉矶,也可能选出曼达尼同样类型的市长,毕竟这是几十年来教育政策的必然结果。
后记:
除了鲍勃节目提到的原因外,纽约市中产阶级的萎缩: 从2021的百分之五十到2024的百分之四十和宗教因素(90%的穆斯林投曼达尼)也是曼达尼当选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人人平等的政治正确下,这一代年轻人以经失去了老一辈的奋斗精神,也可以说是懒惰的一代。那,什么东西都免费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