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正在崩溃

仙掌月明 (2025-11-20 05:48:46) 评论 (1)
在中国,你可以买到一辆价格大幅折扣的“二手”电动汽车,而实际上这些车从未被使用过。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完成销售目标,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会将汽车卖给经销商,即使实际上并没有客户购买,仍然会将这些车登记为“已售出”。经销商只能被迫将官方登记的已售车辆作为“二手车”出售,而且往往价格很低。这种做法已经非常普遍,以至于中共正在试图制止它。今年早些时候,《人民日报》曾抱怨这种虚增销量的策略“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并批评一些公司“数据崇拜”。

这个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出现的严重问题,可能会让许多美国人感到惊讶。中国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势不可挡崛起的象征。许多观察人士指出电动汽车日益普及证明了中国正在赢得主导新技术的竞赛。但在中国,这些电动汽车代表着截然不同的东西:北京对市场的干预对中国乃至世界构成的深远威胁。

由于过度投资、政府干预和巨额亏损,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似乎注定要崩溃。电动汽车企业正陷入一场残酷的生存之战。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5月份警告称,中国汽车产业可能陷入一场金融危机;它“只是尚未爆发”而已。

为了绕过政府对负面经济消息的审查,市场分析师选择了一个看似温和的词来描述中国汽车产业的螺旋性的下行:内卷,这个词带有自我崩溃的含义。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走向势必会影响整个全球汽车市场。中国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凸显了其对美国、欧洲和其他发达经济体中最先进的产业构成的严峻挑战。鉴于汽车产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其中涉及的就业、供应链和技术,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然而,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波动也暴露出中国国家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弊端。中国政府投入巨资扶持电动汽车产业,希望在向电池驱动汽车转型过程中超越外国竞争对手。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估计,2009年至2023年间,中国政府向电动汽车产业提供了超过2300亿美元的财政援助。这一战略取得了成功:如果没有如此巨大的国家支持,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发展速度远不可能到达现在的状况。相比之下,美国共和党近期提出的税改法案几乎取消了美国所有针对电动汽车的联邦补贴款项。

问题在于,中国的电动汽车项目鼓励了对该行业的过度投资。总部位于加州的电动汽车行业咨询公司Dunne Insights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Dunne统计,目前有46家中国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即使对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而言,这个数量也远远超过了其承受能力。

邓恩告诉我,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正在整合;目前,11家中国公司主导着中国汽车市场。但该行业或许应该进一步缩减规模。资本密集型的汽车业务依赖规模经济,这也是世界上只有少数大型汽车制造商的原因。

然而,中国的汽车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足以吸引包括大型电子公司在内的新参与者。小米是一家产品涵盖智能手机到电饭煲等各种产品的公司,去年才推出了其首款电动汽车车型。为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吸引消费者,中国的电动汽车公司一直在大幅降价,导致利润微薄。

在大多数经济体中,市场会通过淘汰弱势企业来解决这种混乱局面。但中国领导人不相信市场能够实现其国家目标,因此他们经常进行干预。在中国,国家对汽车制造商的支持或所有权延长了陷入困境的企业的寿命。地方政府也不愿失去他们带来的就业机会,因此官员们会扶持那些不盈利的企业。温州市最近帮助一家名为威马汽车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安排了融资,使其当地工厂重新运转起来。合肥市在2020年拯救了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蔚来汽车,但这家上市公司仍在持续亏损,今年上半年就亏损高达16亿美元。

中国电动汽车的困境正是这些干预措施的直接后果,这些干预措施造成了不可持续的汽车过剩。但中国领导人并没有解决这些市场问题,而是在打击他们所谓的“无序竞争”,例如激烈的电动汽车价格战和零里程“二手车”的销售。

北京有其自身的理由避免那些能使其电动汽车产业更具可行性的经济改革。通过保持工厂运转,即使是亏损经营,政府也能支撑一个因消费疲软和房地产市场低迷而受困的经济。更重要的是,电动汽车制造商是北京扩大中国全球影响力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主导的电动汽车计划,从本质上来说,带有掠夺性。通过补贴这些企业,中国试图排挤美国、欧洲和其他地区更成熟的汽车制造商。北京的经济规划者为了实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的梦想,甚至愿意牺牲盈利能力这样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Dunne告诉我,中国“为了在全球产业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国内维持着大量的低效运转”。

然而,即使是中国政府也可能无法无限期地扶持其汽车制造商。研究公司荣鼎集团估计,中国决策者每年花费相当于中央政府财政收入3%的资金来补贴汽车销售。荣鼎集团高级分析师Gregor Sebastian告诉我,目前的这个水平可能难以持续,尤其是在中国政府还希望发展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的情况下。他建议中国决策者“逐步放慢速度,但要确保该行业不会崩溃”。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的成就也面临威胁。去年,拜登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了100%的关税,川普总统维持了这一政策,实际上将这些汽车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欧盟、加拿大、土耳其和墨西哥也提高了对中国汽车的关税。进入关键国际市场受限,可能会使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没有政府援助的情况下更难生存。

国际汽车行业正演变成一场意志的较量:一方是决心主导该行业的中国领导人,另一方是希望阻止他们的全球政策制定者。

这场较量并非全是坏事。通过压低汽车价格,中国的政策或许能惠及全球消费者。但鉴于其巨额补贴和低价策略迫使世界各国政府动用关税去干预市场,中国的国家主导型经济模式仍然代价高昂。中国扭曲的电动汽车市场如今威胁着行业就业,因为任何一家汽车公司都难以盈利。最终,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或许能超越竞争对手,但仍可能成为一场金融灾难。

(这是我的原始翻译。

原文英语作者:Michael Schuman)

我其他的博文:

批驳《意淫的文革幽灵》

反驳《网络之外的中国,真实需要被尊重》

反驳《网络之外的中国: 人间烟火最动人》

中国是一个正在衰落的大国,这才是问题的所在

《长津湖》带来的联想

从9兵团的检讨看长津湖战役

文学城发生了奇迹后,奇葩的新举动

文学城发生了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