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美国的“政治正确”

格利 (2025-11-21 06:33:01) 评论 (2)
美国的“政治正确”,本质上不是文明的产物,而是披着文明外衣的意识形态工程;不是保护弱者,而是制造新弱者;不是追求平等,而是强制一致。川普反对的从来不是“美好愿景”,而是左派内部那套越来越像宗教教义的极端话语体系。而一些人却硬要把这理解成川普反对所有进步、所有理想。这种偷换概念,与把“反对非法移民”歪曲成“反移民”一样荒唐。
 
首先必须明确:美国的“政治正确”与中国语境里的政治正确毫无关系。它不是一套政治态度,而是一种用来定义“谁能说话、谁必须闭嘴”的权力机制。——它在当前美国环境中确实给华人带来了一定的现实保护。但这并不代表它就是正义,也不代表你必须接受它。
 
问题在于:川普反对它,于是部分华人跟着反对;左派便顺势扣帽子,说“反对‘政治正确’,就是反文明”。这种逻辑,说到底无非是“我就是正义,你不同意就是邪恶”的变种。
 
那么,美国的“政治正确”究竟是什么?
 
支持者说它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反对丛林法则,听起来动人。但真相是:“政治正确”本身就是另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只不过淘汰的不是弱者,而是那些“不正确”的人。它把“人人生而平等”扩大成“人人必须一样”,结果机会平等变成结果平等,身份符号变成了衡量价值的标尺。它让社会不再根据个人行为判断人,而是根据身份标签判断人:黑人就是弱者,亚裔就是压迫者,跨性别群体是正义化身,而白人男性永远原罪。
 
差异不能讨论,事实不能触碰,只要不符合既定叙事,就是“仇恨”。美国大学里敢说真话的教授已经几乎绝迹,因为连一句“亚裔学业表现更强”都能被视为压迫。这不是文明,是话语暴力。
 
美国的“政治正确”表面宣扬多元化,实则推行单一思想。变性、LGBTQ、woke,不仅要保护,还必须被赞美。一旦你不认同,你就不是保守,而是“恐惧”“仇恨”“应该被取消”。它打着“多元”的名义摧毁传统价值,用“包容”的名义要求你闭嘴,用“进步”的旗号在青少年中制造身份焦虑与性别混乱,然后再把这种混乱包装为“世界观升级”。其危害远超政治本身,而是波及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乃至文化传承的深层破坏。
 
最荒诞的是,它以压制偏见为名,实际压制的是异见。
 
你指出某族裔犯罪率更高?——仇恨言论。
你认为小学不该教授性别流动?——歧视。
你坚持男女有生理区别?——极端分子。
你质疑变性运动员参加女子项目?——恐跨。
 
这不是文明,这是审判,只是把刑具换成了道德棒槌。
 
有人说美国的“政治正确”“虽然过度,但总比种族主义强”。
其实不然。
美国的“政治正确”的问题不是“不够完美”,而是过于成功:成功到足以洗脑,足以强制,足以让美国公共空间痛苦窒息。它不是用文明抵抗丛林法则,而是用道德包装的暴力重新定义丛林法则。
 
华人更要清醒。
 
的确,没有“政治正确”,我们可能在某些场景吃亏。但在“政治正确”的体系中,我们又正在被重新分类为“白人”:在利益分配时被排除,在背锅时被包括。好事轮不到你,烂事永远有份。这就是为何越来越多华人被贴上“white supremacist”的帽子,甚至在大学课堂上被黑人教授公开指认为“白人至上主义者”。这不是笑话,而是现实。
 
真正保护华人的,是法律,是能力,是个体价值,而不是一套规定你必须说什么、必须信什么的意识形态。
 
华人必须自己判断什么对自己真正有利,而不是依靠别人塞过来的口号或包装精美的道德叙事。美国的“政治正确”对你好不好,不在于它的自我宣称,而在于你的亲身经历与现实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