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real - 寻找法式风情

檽米团子 (2025-10-03 10:16:53) 评论 (2)

听说在Montreal可以感受到一些法式风情。首先,打招呼时,永远不要说“hello”,而是要从“Bonjour”开始。所以我总是先说“Bonjour”,果然每次都能收获一个微笑。

其实人们真的很友善。我们刚到的时候,在街头停下来看路牌,一位年长的女士立刻走过来问是不是在找什么地方,是否需要帮忙;在Metro地铁里,我们在看地图,一位年长的先生也走过来问是否需要帮助,告诉我们该坐哪趟车。这种事在其他城市从未发生过。

Montreal是17世纪由一群虔诚的法国settlers建立的, 目标是建立一个天主教传教据点。一座城市完全因宗教使命而诞生是罕见的。他们本来将其命名为“Ville-Marie”, 意为“圣母之城”,以纪念圣母玛利亚激发此项创举的宗教使命。这也是为什么在”Old Montreal” 附近拍的照片上手机上都会标注着"Montreal – Ville-Marie" 。

Ville-Marie:



Montreal 其实是St.Lawrence River 上的一个大岛, 而岛上最显著的地理特征是Mount Royal。Mount Royal早在16世纪就已由一位法国探险家命名。随着时间的推移,“Montreal”(Mont Réal 的英语化名称)逐渐不仅指代那座山,也开始泛指整个岛屿和城市。

Mount Royal:



我们到达的那天正好赶上了Montreal世界自行车大奖赛(Grand Prix Cycliste de Montréal)—骑手们都是世界级精英,来自世界各地。比赛围绕Mount Royal公园进行,周围道路全部封闭,似乎整个城市的人都出来观看这场比赛。赛道包含一段极具挑战性的爬坡,需要选手以极其艰难的节奏重复骑行17次——这就是蒙特利尔大奖赛为全球顶尖骑手准备的考验。数千名观众围观, 是激动人心的体验。我们原本计划步行走到山顶去跟随比赛,但上坡太陡太长,中途我实在走不动了。

Grand Prix Cycliste de Montréal:





至于所谓的法式风情,其实有点像个玩笑。真正的法式氛围应该是悠闲优雅的……作为游客,很难真正融入那种状态。我们甚至没能去一家法式咖啡馆。Montreal的地标美食——Bagel和Poutine都不是法国菜。





唯一真正“法国”的,是我们在地标建筑中看到的法式建筑风格。

City Hall:



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Basilica) 哥特复兴(French Gothic) 风格:



大教堂内部金碧辉煌, 让人惊叹它的奇妙, 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天堂般的境地, 确实容易激发人的宗教体验。它深蓝色拱形天花板点缀着金色星辰,宛如夜空般神圣。宏伟的管风琴拥有7,000根音管:



中央是耶稣受难像,两侧是摩西在约柜(Ark of the Covenant)前祈祷和亚伯拉罕将儿子Issac 献祭的旧约场景。



St. Joseph's Oratory: Montreal另一地标, 更偏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





Montreal 唐人街干净又繁荣,比纽约和旧金山的唐人街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