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财主说两句

老财主说两句

稀土的威胁与制造业空心化?稍安毋躁!

老财主说两句 (2025-10-12 19:11:09) 评论 (4)

看媒体,发现许多老美对美国制造业的流失忧心忡忡。全球化,确实造成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许多铁锈带的产业工人失业,这也是川普主义崛起的主因。现在的关税政策彻底结束了左派和巨富推动的全球化。

从某种角度来看,其实问题并没想象的那么严重。特别是如今全美国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虽然许多产业没了,但美国对各种制造业都有理论和基础研究,三十年前那批有经验的产业工人多数还活着,只要有决心,恢复起来很快。

所以,要看民意愿意多快恢复,在哪些行业恢复。主要因素包括环保,利润,战略意义的考量等。

我经历的一些例子也许能够很好的解释这一进程。

我为了发展自己的生意,会自己担任总承包商,建造一些商业建筑。这样当然可以大幅降低总成本,只要你能获得资格证书即可。而且,如果我愿意,还可以根据已有经验,开一家公司,专门帮别人做。

我发现,类似这样的项目,在蓝州中等以上城市,最耗费时间的是获得政府的各种准证。在一个红色小镇,类似的准证只需要一两个月就能拿到,承包商的主要工作是在工程建造方面。但在大的城市,他们会强迫你只能在网上申请,申请了以后,往往过两个星期才会有人看一眼。有时我还需要发几个email催问秘书,然后她转给在家办公的某位技术官员。最后得到个回复:还需要再补交某份材料。

环保,排水,绿化,工程标准和规格审核,哪一个部门都能阻碍你几个月。花费一两年才能拿到准证属于正常转态。而项目工程建造本身可能只需要总共六到八个月,因为这个阶段主要与各相关私人公司协调,效率很高。

所以,如今与二战前的美国比,效率的差别主要来自于过度监管。而私人公司赚钱的渴望没有区别。

当然,这些监管也是必要的,可以避免许多潜在问题,关键是发达国家的人能够承受得起这些飙升的额外成本费用。发展中国家监管低,不考虑贪腐的话,效率还挺高,但一下雨就发洪水。美国只有小镇,偶尔局部会有淹没到脚脖子的洪水,媒体会大肆报道。

川普第一任期,政府在金融业去除了一些过度监管,对经济繁荣立即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所以,如果真的到了关键时刻,比如战争状态,去除监管,效率就能迅速回来。被左派长期祸害的欧洲,如今右派普遍崛起,就是民主体制自身修复的机制在发挥作用。只是相比于美国,他们走得更远,都奄奄一息了,才开始转变。左派不仅伤害经济,对社会的祸害更加严重。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造船业。美国目前造船数量只有中国的1%,主要是军舰。这活儿需要许多幸苦的产业工人,利润又低。如果你看一下二战前,美国制造军舰产量也就这么回事,那时奉行门罗主义,美国只管南美洲这个势力范围,对全球事物不感兴趣。所以海军方面只求当个地区强国,不求数量多。天塌下来有英国顶着。

珍珠港事变后,罗斯福说:美国要大力造军舰,要比被击沉的速度快。

于是,两年后,美国造舰产能增加了十倍。碾压日本....

一夜之间,依托强大的技术储备,成功动员女性投入工业生产以弥补产业工人的缺乏。美国成为造船强国。当时有个著名的海报“铆钉女工罗西”。



所以有没有能力发展,与愿不愿意投入巨资发展产能是两回事。

美国现在正致力于恢复稀土产业链。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一般需要五到十年。如果真的紧急到火烧眉毛,有必要按照战时机制来运行,减低监管,也就是一两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