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bing1993

yongbing1993 名博

什么时候开始老实人越来越稀缺

yongbing1993 (2025-10-15 08:04:18) 评论 (1)

什么时候开始老实人越来越稀缺

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实人越来越稀缺?是从走资派邓小平们篡权复辟资本主义的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

不知何时在何场境下看到了一幕,两个年青男人的对话:

甲:你是个老实人!

乙:你才是,你全家都是老实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实人变得日益稀缺,且越发避之不及。

《老实》本来并没有什么错,只是《不老实》的人多了,《老实人》就成了一种错。

老实人,是一个很有中国走资派特色的词。

“等老娘玩够了,就找个老实人嫁了……。“就从这个时代开始了。这是一个在这个时代的“天上人间“或是“高级舞厅“靠卖身取乐男人的卖身女人也可能是娛乐圈内的名女人的口头语。

这个时代是“让少数人先富的“。老实人怎么能先富。

这个时代是“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老实人怎么能抓得到老鼠。老鼠又多灵活。

这个时代是“摸着石头过河“。老实人诚实的信守规则,不耍小聪明,不会变通。

所以,这个时代就有了毒牛奶事件,地沟油事件,形形式式的食品污染或假冒伪劣事件层出不穷。而走资派持色政府的走资派和奸商是同一嘴脸的,理由就是上述的《邓小平理论》。

而走资派持色政府完全是玩弄社会大众,丝毫禁不起检验,只要一检验,就是破功,就被发现是扯谎。搞到现在,就算有奸商再说,我的油不是毒的,也很难被民众取信。只要有钱可赚,奸商为了赚钱是会欺骗、说谎,不管是社会舆论、行政规约,乃至法律惩处的。敢把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当傻瓜,欺骗大众。一个社会中,如果诚信没了,法律也不彰,这个社会就等于是毁了。

就是在西方老牌资本主义社会中还有《契约精神》。这也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精神。但必须指出的是:自从川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的美国,也与中国走资派特色政府半近八两了。川普奉行的是奸商主义,和走资派邓小平们的奸商嘴脸是同一路货。

中国有句俗话,叫“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套用这句话,这个时候其内在核心用一句话即可道破:“撑死不老实的,饿死老实的”。

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发现守规矩的人总是吃亏,投机取巧的人常常得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社会的高速发展,更是让这个江湖变得错综复杂。老实人面子薄不善交际,内心往往执拗坚持原则,而中国的很多事恰恰是原则松动,一切可以用钱来谈成的。

不老实的人往往以灵活的脑筋敏锐发现许多可钻的空子,可找的漏洞之后抓住机遇大捞一把争取先富。而老实人面对机会也不会或不敢去抓住,最后的结果就是不老实的人手握大把的机会,而老实人一再退缩,道路越走越窄。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老实与不老实,往往是相对的。有个有权势的爹,手中握有别人所没有的特权,那这个人基本不可能老实。而无权无势的人,是否老实也没人在乎。他们终将被甩出历史的车轮,成为炮灰一般的尘埃,在中国的历史上当一个分母而已。老实人必将成为低层的弱势群体。自生自灭。

“等老娘玩够了,就找个老实人嫁了……”——虽然看起来老实人的姻缘不错,但能有几个这样的“老娘“?大量的单身男存在。

到今天,“老实人”在“老娘”们的眼里已然有了新的定义:善良但没有品味和情商,长得不丑的但是有一定收入和能力的人,多数为理科生,爱打游戏刷内涵段子,有几个不错的朋友一起搞事情,三观较正,特别是爱情观很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可能上限不高,但好在比较知足听话,适合接盘的“老实人”。而“老娘”们有多少?

惨呐。“老实人”多,“老娘”们少。

老实人从最靠得住的人,在几十年间迅速蜕变成了最靠不住的人。这显然是一种社会偏见,但也无法谴责这些偏见,因为这确实是从生活中来的社会经验,老实人确实在吃亏,不受待见。如果要谴责,就谴责让“老实人”成为贬义词的社会原因吧。事实是,如今的父母们还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做一个老实人时,不是白痴就是精神病人,这就是最真正的当今中国大陆走资派特色社会的现状。

人们怀念老实人吃香的毛泽东时代,并非说要回到那个时代。“老实人”应该是一个褒义词,应该是一个社会大多数人的追求的社会。

“老实人”是一个正常健康的社会中所拥有的,应该容许所有性格的人发展。既不该因为听话、踏实而获得更多的利益,也不该因为不善交际不会溜须拍马而吃亏太多。

当老实人与活泼、自恋、热情、冷漠、狂傲、颓废、积极、虚荣等等词汇一样,只是性格描述,而与人们将会获得的社会资源、成果、利益无关时,人们才会真正获得内心的自由。而不是如以下对话那样。

A:你是个老实人!

B:你才是,你全家都是老实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实人变得日益稀缺,且越发避之不及。老实本来并没有什么错,只是不老实的人多了,老实人就成了一种错。

老实人,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词。

它既包含了诚实、真诚的品格特点,也包含了内向,不善交际的性格特点,甚至还披上了一层任人宰割、吃亏是福的悲壮色彩。

老实人理论上是个中性词,但在中国,它却从来都不是一个中性词。在毛泽东时代的祖父辈眼里,老实人是个褒义词,介绍对象时加上一句“这孩子是老实人,本分”,绝对是令丈母娘眼前一亮的加分项;

而如今走资派特色政府的时代,老实人又成了一个贬义词,老实人=傻=可欺负。

老实人是怎样沦为贬义词的呢?

“老实”的黄金时代——嫁人就嫁老实人

雷锋就是典型的老实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无私地对社会进行奉献。

王进喜也是。他用一言一行践行了“三老”作风,埋头苦干,获得“铁人”的称号,且功高不自傲,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

还有钱学森,一贯严于律己、低调做人。他说:“我做人有四条原则: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钱学森坚持做老实人,不为名利所累。

那时候的老实人,就是不胡吹海侃,实事求是,尊重科学、遵循规律的人;就是看淡名利、低调做人、埋头做事的人。

老实人说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夸大、不缩小,更不会假话连篇、骗人骗己;老实人做事,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作秀、不敷衍,更不弄虚作假、欺世盗名。

“老实”的白银时代——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鲁迅《自嘲》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那个时候,老实人就是“孺子牛”。

后来,鲁迅的作品又写了很多老实人的生活状态。有些老实人,在一些“规章制度”下,会让人感动,有时也叫人怜悯。

比如祥林嫂,是一个只知向神佛乞求改变自己命运的不幸女人。时至今天,还有很多老实人一旦在前进的道路上遭遇困难、碰到挫折、面临逆境、身处不幸之时,也总是抱怨自己的命运,嗟叹自己的命运如此的多舛,从而轻易把自己的失败归责于他人,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所以鲁迅对这些老实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正是人们在面对自己利益受到侵害时不自知,神情麻木,得过且过,才让他人有机可乘。

在那个战乱的时代,有些老实人,由于社会生活虚伪的太厉害,老实人太认真,结果受不了,于是当了愤青。比如鲁迅就是这种老实人。鲁迅先生说: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农夫和蛇农夫是枉道。那么你的人生有几扇门,你的心里就有几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