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我们去西班牙葡萄牙,跟着“欧来欧去”的七天橙色循环团,首站是西班牙的瓦伦西亚,我们就迫不及待找“西班牙海鲜饭”。传说古时候,西班牙男人在外种地狩猎,女人就在家带孩子,当然要做饭。到了礼拜天大家都休息守“安息日”,可是总得有人做饭,于是就轮到男人做饭。据说当时的男人很懒,不愿意做饭,所以每次把鸡块,兔子肉和蔬菜、米饭放在一起烧成一锅“大锅饭”。后来人们加以发挥,放入海鲜,所以“西班牙海鲜饭”就是由此而来。很简单的做法,大杂烩而已。据说瓦伦西亚就是最早传开的地方,所以各位有机会去西班牙,一定要品尝“西班牙海鲜饭”。
到了瓦伦西亚吃中饭,大家各处乱窜找“西班牙海鲜饭”,我们找到一家才开门不久,没有什么人。一看菜单是12.5欧元/两份,我们当时也不知道几个意思,跟伙计商量:不是“两份”吗?我们来一份“没有海鲜的‘海鲜饭’”和一份“有海鲜的‘海鲜饭’”,可是他说做不到的。那只好点了“没有海鲜的‘海鲜饭’”,半小时现烧的,等到拿上来一看,我们笑翻了,原来是一大锅,两个人的份,要是一半是没有海鲜,另一半有海鲜的,怎么做?怪不得服务员看我们好似外星球来的。


说实在的,味道真的不错
后来遇到各位团友,大家都在瓦伦西亚餐馆寻找“西班牙海鲜饭”,可是没有一位能找到有海鲜的“西班牙海鲜饭”,根本没这个东西,都是“西班牙鸡肉饭”!
原来西班牙海鲜饭(西班牙语 Paella,读音接近“帕埃利亚”)是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之一,的确起源于 伊比利亚半岛东部的瓦伦西亚地区(Valencia),现已成为西班牙乃至世界闻名的菜肴。
瓦伦西亚是发源地,但不是“海鲜饭”的故乡
- 瓦伦西亚的 Paella 起源,本来是 Paella Valenciana(瓦伦西亚饭),主要材料是 鸡肉、兔肉、蜗牛、豆类、蔬菜,绝对不放海鲜。
- 当地人甚至会强调:“海鲜饭(Paella de Marisco)不是正宗的 Paella!”
- 所以在瓦伦西亚,你若点 “Paella”,餐馆一般端出来的会是 瓦伦西亚饭,而不是游客印象中的“海鲜饭”。
- 海鲜版 Paella(Paella de Marisco)是沿着地中海沿岸逐渐流行的变体。
- 但它的普及主要是 20世纪后随着旅游业兴起,迎合外国游客(尤其英国、法国、北欧人)对“西班牙风味”的期待而推广的。
- 因此在旅游景点(比如巴塞罗那、太阳海岸、米哈斯这类安达卢西亚旅游小镇),海鲜饭更常见。
这趟真的很值得,所以这里提醒参团旅游的朋友:可能行程沿途会遇到这种增加项目的机会,基本上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景点,多加10块钱,收获肯定是满满地。要是与这种机会擦肩而过,下次要特地去,那就不止几百上千的开支,所以绝对是值得的。
但欧洲的旅行社很守规矩,一个团只要有一位团友不同意,都不会成行。我们遇到过很多次这种机会,有的也因为一个人不愿意,最终与一个著名景点失之交臂。有次也有两人因为不愿意多加10块钱的费用,差点去不了。最后大家做工作,并愿意凑钱补全这两位的费用,最终得以成行。
米哈斯(Mijas)是安达卢西亚在山坡上的小镇,因为外墙都是经过白色粉刷的,也称为“白色小镇”。是西班牙非常著名的一个旅游胜地,下面是“白色小镇”米哈斯的一些照片:

这就到了米哈斯“白色小镇”

米哈斯的小广场
住家美丽的台阶

住家美丽的台阶

中世纪的古教堂

16世纪在清真寺和城堡上修建的天主教堂

米哈斯山顶有一个公园,右侧就是“白色小镇”,中左侧就是地中海

米哈斯的民居

米哈斯的民居
那天我们的晚餐是自愿参加的当地人套餐,好像15欧元/人。有饮料、三道菜和甜点,外加现做的“海鲜饭”,味道好极了。团友还可以“毛遂自荐”当了一次“大厨帮手”,帮助一起做“西班牙海鲜饭”,很有意思的经历。
米哈斯人的小餐馆
第一道菜:大虾

第三道菜:烤土豆加三文鱼酱

友善的“胖大厨”邀请团友现做“海鲜饭”

有海鲜的“西班牙海鲜饭”

我轮到最后一个,特别丰盛
自己怎么做“西班牙海鲜饭”?
其实做“西班牙海鲜饭”很简单,就像当年西班牙男人那样,并不要什么烹饪技巧,将食料放在一起烧,一锅饭里什么都有的“大锅饭”。有时我们带去教会聚餐的“一锅煮”,基本上也是这个思路:将香肠、鸡丁、蔬菜丁和米(藜麦,或是意大利通心粉都可以),加好调料放在电饭煲一起煮,有荤有素,非常简单,味道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