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八王后第一任:阿拉贡的凯瑟琳(1)
1501年11月12日星期五的午后,还差1个月年满16的西班牙公主阿拉贡的凯瑟琳和她的随从在伦敦桥头泰晤士河的南岸勒马下鞍。举目望去,泰晤士河蜿蜒流过繁忙的伦敦,数不清的大小码头和商船在两岸一字排开,展示着伦敦那庞大的商业财富和潜能;城市的地平线被林立的皇家塔楼和教堂钟楼所主宰,凯瑟琳可以看到最高的建筑是圣保罗大教堂的钟楼,两天后她将在那里和英格兰的储君阿瑟亲王举行婚礼,成为英格兰太子妃,完成她作为西班牙公主的使命。凯瑟琳的目光穿过伦敦桥的堡垒石门,看见伦敦桥桥身两旁似乎摇摇欲坠地挤在一起的桥屋,桥中央是一支身穿五颜六色衣着的仪仗队,这是英格兰为迎接西班牙公主送嫁队伍而精心准备的六支欢迎仪仗队的第一支。
代表皇家站在桥头迎接新娘的,是一名年方10岁白齿红唇的金发男孩、英格兰都铎王室的约克公爵亨利王子。
英格兰的阿瑟亲王与新近由阿拉贡王国和卡斯蒂尔王国合二为一的欧洲巨头、天主教王国西班牙最年轻的公主凯瑟琳之间的婚约,是亨利七世外交事务的巅峰之作。1488年亨利七世开始交涉这桩婚事时,阿瑟才2岁,凯瑟琳3岁。
这场联姻谈判历时一年多,在英格兰的动荡政局和欧洲复杂多变的利益联盟关系背景下,这个安格鲁—西班牙联盟对亨利七世和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来说都同样重要。
从英格兰角度出发,与欧洲巨头西班牙的联姻不仅给靠武力推翻前朝而上位的都铎王权合法性盖上一个国际认可公章,而且还意味着得到教皇的支持,因斐迪南同时也在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Maximilian I, Holy Roman Emperor)协谈亲上加亲的双喜联姻:斐迪南的独子胡安娶马克西米连的女儿哈布斯堡的玛格丽特,马克西米连的儿子“美男子菲利普”娶斐迪南的女儿卡斯提尔的胡安娜。
而对于西班牙方面来说,虽然通过凯瑟琳父亲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和母亲卡斯提亚的伊莎贝拉一世联姻而形成的阿拉贡-卡斯提尔联盟在1479年得以实现,但彼时这两个王国依然保持了各自独立的行政体系,王位也是各自继承。斐迪南只有一个胡安这一个合法婚生子,不能同时继承阿拉贡和卡斯提尔两个王位,好在他们夫妻俩有四个闺女,可以找个实力强大的女婿来共同继承伊莎贝拉的卡斯提尔王位。加上周边与法国接壤地带还有一些小王国的墙头草姿态和法国对神圣罗马帝位和领土的觊觎,费南多二世夫妻俩选择与亨利七世联姻也符合西班牙的利益。
因此,1489年3月26日,双方在西班牙的梅迪纳德尔坎波城签署条约【Treaty of Medina del Campo (1489)】,主要内容有三:1)在对法兰西的军事政策和行动上两国保持一致共同抗敌;2)双边减税,互惠两国通商;3)子女联姻,阿拉贡的凯瑟琳嫁威尔士王子阿瑟。
最后西班牙方面同意给凯瑟琳的嫁妆是20万欧洲通用金币(达克特Ducat),婚前支付一半,婚后支付一半。亨利七世和斐迪南二世都明白,一旦这个结合诞下一个男性后裔,这无疑是对双方共同敌人法兰西最明确的态度宣言。
亨利七世1485年登基后一直疲于奔命,内忧外患,征战不已,经过了16年的劳心劳力,英格兰终于趋于稳定,叛乱平息,王储阿瑟的大婚意味着一个繁荣昌盛新时代的到来。大婚庆典从婚礼日之前两周就开始了,伦敦街头喜气洋洋,婚礼当天,圣保罗大教堂前的广场上搭起了一个两米多高的红酒喷泉,市民可以尽情享用。
1501年8月17日,15岁的阿拉贡的凯瑟琳公主从西班牙拉科鲁尼亚(A Coruña)出发去英格兰和亲。从比斯开湾沿大西洋海岸的北上航线让刚刚病愈的凯瑟琳饱受航海之苦,船队10月底才到达英格兰西南角的普利茅斯港。稍作休整后,凯瑟琳和送嫁队伍开始向伦敦方向缓慢东行。
到了11月4日,44岁的亨利七世终于忍不住了,带着阿瑟离开伦敦向西出发,亲自去迎接准儿媳。两天之后,亨利七世和阿瑟在汉普郡平原遇到凯瑟琳的先头信使,亨利七世命阿瑟原地等候,自己骑了两个时辰的马,来到凯瑟琳下榻的巴斯大主教宫。
英格兰国王的不宣而至让凯瑟琳的侍女们措手不及,侍女们说公主旅途劳累,已经安歇了。亨利七世严厉地说,我是大老远亲自来接儿媳妇的,就是躺下了,你们也要把她给我叫起来!出乎老爹预料,还不到一个小时,阿瑟也赶到巴斯来见他未过门的公主媳妇。两个从娃娃开始就定了亲的年轻人很拘谨地用拉丁语腼腆地互相问候,两人一个风度翩翩、高挑优雅;一个小巧玲珑、落落大方。
第二天早上,西班牙的送亲队伍和英格兰的迎亲队伍合二为一,一路迤逦,缓缓向伦敦继续前行,11月12日终于到达伦敦。凯瑟琳在伦敦桥头与10岁的小亨利第一次见面,她很快就看出小亨利无拘无束、活泼好动,完全不同于不拘言笑、彬彬有礼的阿瑟。第二天,凯瑟琳面见了伊丽莎白王后和玛格丽特王太后,伊丽莎白王后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洋娃娃一样的儿媳妇,而伊丽莎白王后的身材高大和美丽端庄来自于源远流长的金雀花血统,这也让娇小的凯瑟琳十分仰慕。
图1:威尔士亲王阿瑟和西班牙公主凯瑟琳
1501年11月14日早上,伦敦主教宫的大门在号角声中敞开,在英格兰贵族和西班牙贵族的前呼后拥下,年轻的凯瑟琳公主身穿洁白的长裙、头戴镶满珠宝的洁白风帽,披着洁白的婚纱,在亨利小王子的陪同下走过蓝色的地毯,向圣保罗大教堂缓缓而来。
到达圣保罗大教堂正门(The Great West Door)外的台阶后,他们稍作停留,等待英格兰官员和西班牙官员互换国文,包括签署谈判已久的嫁妆支付文书。大教堂内一片华彩,从正门到圣坛600英尺的走道上铺了红毯,亨利七世吩咐,今天是小两口的日子,他自己和王后、王太后是配角,只在圣坛旁边的皇家包厢里观礼。
当凯瑟琳和小亨利走过甬道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身上。在坎特伯雷大主教和全英格兰十八名主教的陪衬下,阿瑟王子站在圣坛上等候着他的新娘。在圣坛上,小亨利将凯瑟琳公主交到王长兄的手里,圆满完成他的迎亲使命。长达三个小时的婚礼仪式接近尾声时,大教堂正门上方的号角再次响起,新婚夫妇手拉手,在一片欢呼声中转身面向观礼的众人,接下来便是一整天的豪宴和欢庆。
庆典弥撒之后,按照英格兰的传统习惯,阿瑟王子先行回到伦敦主教宫,在那里等候新娘的到来,凯瑟琳则在亨利小王子的陪同下走出大教堂正门,接受百姓的欢呼。婚宴一直延续到下午五点,一拨一拨的伦敦子民川流不息地走过圣保罗大教堂外面的红酒喷泉,尽情享受皇家的恩典,赞叹着西班牙公主的美丽和富有。
晚饭时分,亨利小王子将王嫂凯瑟琳送到伦敦主教宫。晚上8点钟,亨利七世的忠臣、婚礼的总负责人、亨利小王子的教父牛津伯爵委婉地将阿瑟从酒桌和贺喜的贵族人群中拉走,阿瑟在一群神职人员和朝臣的陪同下来到新婚夫妇的卧室,实施皇家传宗接代责任的时刻到来了。凯瑟琳躺在精心准备的婚床上,阿瑟小心翼翼地走上去,躺在她的身边,伦敦主教将圣水洒在新婚夫妇身上为他们祝福,再用香炉的烟雾缭绕婚床,祈祷上帝保佑他们幸福美满、多子多孙。这一番折腾之后,所有人都退下,留下小两口。
第二天上午,伦敦主教宫里一片安静,凯瑟琳一上午都在她的卧室里,由侍女和女官陪同;而阿瑟一大清早便从婚房里冲了出来,高喊口渴,大声呼叫侍从:“拿啤酒来,我昨晚和西班牙奋战了一夜!”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