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日子

淡淡的日子 名博

央美国际|第八届油画研修班日记(3)

淡淡的日子 (2025-09-15 07:49:24) 评论 (10)
     虽然昨天我一直画到晚上10点多才回去休息,但今天一早还是精神抖擞的8点就到教室了。我进屋的时候,教室里已经有好几个“早起的鸟儿”在“找食儿吃”了,看样子大家都觉得时间紧,任务重,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有了昨天的一个罐子打底,我心里好像没那么紧张了,今天要画视觉中心的那几个石榴了。

     打眼一看,这几个石榴的固有色是橘红色,表面有一层水果特有的果蜡,灯光一照,有很强的反光。我从没画过油画静物,一时脑子有点儿发懵。,怎么调色呀?

     按照自己的理解调色,画了半只石榴就发现整体颜色发绿,看着跟发霉了一样。不能再继续了,必须请教老师。上实体课就是有这一点好处,有问题随时问。

     李老师听了我的问题,二话不说拿起笔来给我示范。老师娴熟的在调色板上快速地沾点儿这颜色,沾点儿那颜色,三下两下就把颜色调的八九不离十,再画两笔在画布上比较一下,调整一下,齐活了。

     我赶紧问调色的真谛,李老师说,调色一靠色彩理论知识,二靠感觉,三靠经验。我一听心里发凉,知道这样的绘画经验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但李老师说的另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他说,你调色的时候,一边調一边感受,觉得暖就加点儿冷色,觉得冷就加点儿暖色,慢慢的就调对了。是这个理儿,以前怎么就没这想法呢!

     本以为有了老师的调色“葵花宝典”,我的调色能力可以有个提升,但在画剩下的那几个石榴的时候还是找不对颜色。无论怎样努力,就是调不出石榴那种橘色中带土红的颜色,几个石榴看起来有点儿半熟不熟的发暗。

     我越看越觉得画面不顺眼,刚想挥舞刮刀,把前面已画好的部分刮掉,正巧王老师走过来说:“不用刮呀!”

     “不是写实吗?我画的跟原图不一样呀!”我很疑惑。

     “只要把物体实实在在地画出来,就是写实。并不是说要画的跟原图一模一样才是写实。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画面进行自主的处理。其实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抄照片,反而会鼓励画家按照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王老师给我解释。 

     原来如此!

     傍晚时分,我完成了罐子前面的一堆石榴。打眼一看,整体的明暗关系都对,效果也不错。环顾左右,看着身边的专业画手们都在精雕细琢,突然感觉自己画的是不是有点儿粗糙了。不过老师很会鼓励人,他说:画的不错,你的画有一种很质朴的感觉。”

     嗯!有感觉就行。绘画的意义不就是要传递感受吗? 无论传递的是不拘小节的粗旷,还是精益求精的细腻,那其实就是绘画人的内在本质。

     天黑了,下课!北京今天下雨了,我踩着月亮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