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025|阴转多云|15–19℃
今日路线:从 IMI Stølen 徒步到 Hæverstølen,距离约 23.4 公里。
今天走得很顺。沿途云层厚重,却没下雨,偶尔云开时,远山隐约显露出一丝银光。23 公里的路段不算短,但地势相对平缓,空气里带着些高原草木的清凉,走起来并不觉得累。
因为“战术性调整”,我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天抵达 Hæverstølen。大前天,我给旅舍主人发消息,问是否能提前一天入住。很快收到了回复:当然欢迎,并告诉我当天还会有另外七位路友入住。他们一家正外出度假,房子完全自助入住,并附上了一份详尽的说明文件。
这份 instruction 可以说是“自助住宿的模范模板”:从钥匙盒密码、每张床位的价格、是否使用床单、枕套的计费方式、冰箱里和货架中食品的价格,到如何填写信封留下现金、最后一位离开者应关闭门窗和电源等,全都一目了然。
我是今天最早到达的一位。推门而入时,屋内整洁安静,显然前一晚入住的路友已经按照说明认真做了清理和整理。厨房的台面擦得干干净净,餐桌上整齐摆放着几张空信封。没有“退房检查”,没有“管理员签字”,但一切秩序井然。这份无声的信任,让我肃然起敬。
随后,其他几位路友陆续抵达。大家入住房间后,认真阅读了说明,也都照章办事。有人从冰箱里拿了牛奶和一盒草莓酸奶,默默地记下消费以便离开时结帐;有人使用了厨房里的用具,吃完后洗净、擦干,放回原处。
这里的住宿条件,说实话与“舒适”二字关系不大。但没有人抱怨,更没有人偷懒或试图“占便宜”。一只鸡蛋,一杯咖啡,都在自觉中被结帐、被尊重。没有监视,也没有监督,但正因如此,反而显得格外珍贵。这样的自律与信任,在内卷成风与高监管的世界里,已越来越罕见。网上常常流行的,反而是那些“如何在五星酒店里多吃多拿”的帖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晚餐前,大家围坐在屋外的木桌旁闲聊。一位路友感慨:从奥斯陆一路走来,即使身处崇山峻岭,手机依旧有5G 信号,从未“掉线”。大家纷纷点头附和,赞叹这个国家的基础设施。有人补充说:“这其实和挪威的社会理念有关。作为一个社会民主主义国家,它始终强调 leave no one behind(不让任何人掉队)。就连手机信号覆盖,也在践行这种理念。”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后来,当我徒步结束,独自前往罗弗敦群岛,即使在偏远孤岛上,手机依旧有5G信号。那一刻,我更加体会出:看似无形的“连接”,本质上却是一种制度与价值观的具象体现。这当然是后话。
晚些时候收到 Ilonka 的短信,提醒我明天将进入 Rennebu 地区,而前面有路友在 Facebook 群组中发帖称,有一只“在逃”的熊正游荡在这片区域。她安慰我说:“你不需要担心,只要知道有这回事就行。人们正在追踪并驱赶这只熊。”
我也没太在意。虽然这次徒步我一只野生动物都没见到,但沿路倒是看了不少动物粪便,这也算是另一种“野趣”?前天在 Kongsvoll,我还问 Ilonka 有没有参加 musk ox safari(麝香牛之旅)。她笑着说没去,因为在 Kongsvoll 一带,有时靠运气就能遇到麝香牛。我说:“那我运气大概太差,别说麝香牛,连松鼠都没看到……一路只收集到了动物粪便的图鉴。”
不过,说来也奇妙。我未曾遇见麝香牛,却不断遇见人性的善意。就像今晚住在这间没有“老板”的旅舍,大家互不相识,却在自律与信任中共享了一夜宁静。
晚饭后,屋外起了微风,天边有几缕霞光穿破厚云,落在不远处的山坡上,仿佛为这一天画下温柔的收尾。
以下是今天随拍。
没有“老板”的旅舍。






冰箱里,货架上,储物箱里,存放着标了价的食物和用品。






付费使用的洁净床单,枕套。

离开前将使用过的床上用品放入箱内。




主人一家外出度假,但旅舍却依然可以运作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