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凡无忧

尘凡无忧 名博

一次借车,一个教训

尘凡无忧 (2025-09-17 12:30:48) 评论 (26)


这两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颇为郁闷。

起因是上个星期,尘儿问我,他同学找他借车用一下,他问我可不可以借给同学。这个学期尘儿把车开去学校了,为了生活更方便一点。那个同学第一次找他借车,算是不错的朋友,下学年一起租房同住。

我第一反应是不借。我来加拿大后听说这里对新移民的第一个忠告就是,加拿大有两样东西不能借,一个是老婆,另一个是车。

老婆不能借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车也不能借,这是为啥?我记得我这样问过我丈夫。

因为一旦出事,会有各种麻烦,理赔保险费上涨车的价值受损…… 等等,更有可能朋友从此都没得做。与其事后麻烦,不如提前预防,宁愿得罪朋友。而且真正的朋友都能理解这一点。我丈夫当时煞有介事地这样回答。想想说的都在理。

所以这么多年尤其刚来的时候,再难我也没有找任何人借过车。不过我其实是一个万事不求人的人,那时候没有车却怀着孕,即便如此我也宁愿自己挺着大肚子拎着两手买来的菜在雪地里走一个小时……什么都不如自己安心自在,无非就是累点苦点。

但是尘儿还小,不懂这些,可以说他们没有受过我们受过的那些。而且对方既然已经张口请求了一次,立即拒绝好像太冷血......我想起刚来时的另一件事,本来坚定的不借车的立场,就忍不住犹豫了。

那是二十几年前了,我们刚落稳脚跟,一个因为孩子认识的朋友,算是相熟但不敢说相知,毕竟大家没有深聊过,只是移民经历相同而已,那时认识了二年左右,有一天她突然打电话请我丈夫帮她先生做信用担保,因为她先生的信用卡出了点问题,他们想买车,买不了了,因为贷不出款来,需要找人给做信用担保银行才给贷款......

我不善于拒绝,总觉得别人是没有办法了才找到我向我求助,但是给人做信用担保这个风险我也知道,一旦他们还不上钱,就需要我们来还钱了...... 我自认我们的交情毕竟还没有到替他们还钱的地步,而且那时我们刚买房经济也紧张,也根本没钱帮他们还。但是他们如果真的十分需要我们的担保呢?正在犹豫的空档,听明白怎么回事的我丈夫一把把电话抢过去,直截了当地拒绝,那个拒绝得嘎嘣脆,我想捂住他的嘴都来不及。

还没等我把话筒拿回来,对方已经挂了电话,估计被我丈夫呛到了无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甚至主动买了些小孩子的礼物打发我丈夫去送给他们......不过显而易见,朋友是没得做了。

这个教训我在心里耿耿了二十年,不知道当时到底该不该劝我丈夫替他们担保?为了一份信用担保失去一个朋友到底值得不值得?

因为这个惨痛的教训,我对尘儿的希望把车借给他朋友用一下的请求犹豫了,尘儿是好心,那个同学可能也是急用。最后的最后我没忍住,松了口,就这一回,以后你可以送朋友去,甚至可以给钱让朋友坐Uber......

我其实心里也抱着一份侥幸,想着就一次,哪里就至于有啥事儿,毕竟也都开了一两年车了。

结果——真的中了六合彩,就这一次,就真出事儿了!

尘儿嬉皮笑脸给我看视频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开玩笑,等到确信一切都是真的的时候,我快晕掉了,怎么会这么巧?

那个孩子开惯了有sensor 的车,倒车时完全无感,直接撞到一个停着的装垃圾或者啥的硬车斗上,把车撞出一个深坑,幸好灯没撞坏,但灯罩直接撞碎。那辆车开了十几年,一直保养不错,现在只有七八千加币,修一下至少要一千加币以上.....不值当修,但是毕竟也是影响了车的价值了。那个孩子倒是说他会赔修理钱,但是他也不是有钱,自己都很节省,怎么可能让他出那么多钱修车呢。

不过我也知道,这算是车的事故里最小的教训了,人没事,也没有撞到别的车,想想我都觉得惊出一身汗,看来车真是不能借人!

我跟尘儿说这是最好的结果了,以后再有朋友借车就可以有理由不借了。但是尘儿还小,觉得就一次,巧合了,以后要是朋友真有急事,还能真的不借吗?那是不是就没朋友了?问得我也郁闷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一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那个说会给尘儿修好车的孩子始终也没有采取任何动作,而撞了的地方因为粘着胶带纸已经开始锈迹斑斑。尘儿终于知道,很多事只能自己去承受,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担当,哪怕完完全全是他的错,哪怕他口口声声说他会负责一切。

“这也是好事啊,妈妈,我们都得了一个教训。至少他再也不会找我借车了,我也不需要为不借给他车为难了。还有其他人也不会轻易找我借车了。”尘儿一脸开心的笑。

难得他能不抱怨朋友而看到这些正面的结果,也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