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个系列,我想晚些时候再写,可今日教会看到的一幕,我不得不提前动笔,实在是太多话想说了。
我和先生每个周日,都会去离家很近的教堂礼拜,几年来如一日,很少中断。我们一般都是末排就坐,前排从来是一位已有银发的西人女士,估计是单身。我们的关系已是,可以互相分享家人情况的程度。今天她没来。
坐在她的位置上的,是一对西人母子,不确定文化背景,波多黎各?之前似乎没有见到过。这也正常,教会人来人往。大致过了不久,他们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乃至不适。我今天穿了高跟鞋,目测妈妈的身高,估计有一米七。他的儿子和她长得很像,个子也有妈妈的一般高。他们近邻而坐,妈妈的手臂常常紧紧地挽着儿子,间或,儿子也会回搂着妈妈。整个礼拜时间,他们常常交头接耳,尤其是妈妈。到后来,我真的感觉很不适了,手机上写了一行字,告诉先生。
回家路上,我和先生聊到各自感受。他说,的确不正常,这位妈妈看儿子的眼神都不对。这种关系,感觉都有乱伦的可能。我的先生一般来说,没有我的敏感和直觉。他能这么说,可见我的感受不虚。
先生说,这是人家的事情。是的,我们自然会闭嘴不语。但因为我是做青少年心理工作的,我对此尤其敏感和在意。因为这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非常不利啊!
从青少年的成长来看,进入青春期后,他们开始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希望和父母心理上、情感上,乃至身体上,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希望寻找自我,不再顺从和听从,所谓的权威,所谓的教导。作为父母,一定要给于孩子二次成长的机会,心理、生理、情感,等各个方面,都要尊重少年的独立意志和存在。这个非常重要。但太多父母,或因为自己的认知,或因为自我的需要,或因为自身的童年创伤,或因为孩子幼年时,自己的缺位,他们在孩子的青春期,该体面退出的时候,太多的投入,结果悲剧可谓是一箩筐。以后有机会,我会慢慢写。
记得我小儿进入青春期后,也有很多明显的行为变化。记得七年级?新学年开学,他答应我们开车送他去学校,但说,不要拍照;不要摇下车窗说,我爱你…..这是正常的青春期孩子的反应,他们希望告别曾经的亲密,自己去探求这个世界。
但孩子的正常行为,很不为一些父母,尤其是母亲接受。这个是值得注意和反思的。原因或有多种,但我想指出的是,孩子不是来满足父母情感需要的。我常对我的父母客户说,你们有责任,去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但孩子没有义务,去满足父母的情感需要。父母的情感需要,应该有配偶之间彼此满足。否则,都会衍生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带到成年子女的婚姻和情感生活里。
比如,我有一个成年客户,他每周都需要和母亲通话至少一次。他甚至会告诉母亲,他和爱人的性生活体验。我自然不会责怪我的客户,从他的角度出发,他有一个很智慧的母亲,可以在各类事宜上,做他最耐心的听众,也会给他最好的意见。我自然也不会去责怪他的母亲,她一定是做对了很多事情,令她成年的孩子,能对她如此信任。
只是,为人父母有无想过,这样的关系健康吗?它会对成年的子女带去更多的利,还是弊?
这个话题其实很大的,我今天这篇只想落到一个点,即,父母需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也要分阶段。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需要保持情感边界;孩子进入成年期后,更是要及时退出。如果退不出,不管是父亲对女儿,或是母亲对儿子,都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你的孩子情感上永远独立不了。
而我最最担心的,是情感的错位。本来应该给配偶彼此的感情,给了自己已是青春期,或是成年的子女。可是,我们的孩子不是我们的情人啊!
今年春季,我的诊所屋檐,来了一对鸟儿做窝。我亲眼目睹,它们是如何轮岗,昼夜陪伴孵育,那两颗鸟蛋。我也亲眼目睹,它们是如何对待,刚刚养育了两周的鸟宝宝。我很感慨,连动物都知道,什么时候该得体退出,而我们人类,为何久久离儿女不去?
我养育了两个,有一定年龄跨度的成年孩子。我也同时是一位,从事多年青少年心理工作的专业人士。我会陆续分享自己,或成功或失败的心得,愿对你我有帮助。
亲子之道(1)-- 孩子不是我们的“情人”
Oasisflying (2025-08-17 09:07:39) 评论 (2)本来这个系列,我想晚些时候再写,可今日教会看到的一幕,我不得不提前动笔,实在是太多话想说了。
我和先生每个周日,都会去离家很近的教堂礼拜,几年来如一日,很少中断。我们一般都是末排就坐,前排从来是一位已有银发的西人女士,估计是单身。我们的关系已是,可以互相分享家人情况的程度。今天她没来。
坐在她的位置上的,是一对西人母子,不确定文化背景,波多黎各?之前似乎没有见到过。这也正常,教会人来人往。大致过了不久,他们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乃至不适。我今天穿了高跟鞋,目测妈妈的身高,估计有一米七。他的儿子和她长得很像,个子也有妈妈的一般高。他们近邻而坐,妈妈的手臂常常紧紧地挽着儿子,间或,儿子也会回搂着妈妈。整个礼拜时间,他们常常交头接耳,尤其是妈妈。到后来,我真的感觉很不适了,手机上写了一行字,告诉先生。
回家路上,我和先生聊到各自感受。他说,的确不正常,这位妈妈看儿子的眼神都不对。这种关系,感觉都有乱伦的可能。我的先生一般来说,没有我的敏感和直觉。他能这么说,可见我的感受不虚。
先生说,这是人家的事情。是的,我们自然会闭嘴不语。但因为我是做青少年心理工作的,我对此尤其敏感和在意。因为这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非常不利啊!
从青少年的成长来看,进入青春期后,他们开始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希望和父母心理上、情感上,乃至身体上,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希望寻找自我,不再顺从和听从,所谓的权威,所谓的教导。作为父母,一定要给于孩子二次成长的机会,心理、生理、情感,等各个方面,都要尊重少年的独立意志和存在。这个非常重要。但太多父母,或因为自己的认知,或因为自我的需要,或因为自身的童年创伤,或因为孩子幼年时,自己的缺位,他们在孩子的青春期,该体面退出的时候,太多的投入,结果悲剧可谓是一箩筐。以后有机会,我会慢慢写。
记得我小儿进入青春期后,也有很多明显的行为变化。记得七年级?新学年开学,他答应我们开车送他去学校,但说,不要拍照;不要摇下车窗说,我爱你…..这是正常的青春期孩子的反应,他们希望告别曾经的亲密,自己去探求这个世界。
但孩子的正常行为,很不为一些父母,尤其是母亲接受。这个是值得注意和反思的。原因或有多种,但我想指出的是,孩子不是来满足父母情感需要的。我常对我的父母客户说,你们有责任,去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但孩子没有义务,去满足父母的情感需要。父母的情感需要,应该有配偶之间彼此满足。否则,都会衍生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带到成年子女的婚姻和情感生活里。
比如,我有一个成年客户,他每周都需要和母亲通话至少一次。他甚至会告诉母亲,他和爱人的性生活体验。我自然不会责怪我的客户,从他的角度出发,他有一个很智慧的母亲,可以在各类事宜上,做他最耐心的听众,也会给他最好的意见。我自然也不会去责怪他的母亲,她一定是做对了很多事情,令她成年的孩子,能对她如此信任。
只是,为人父母有无想过,这样的关系健康吗?它会对成年的子女带去更多的利,还是弊?
这个话题其实很大的,我今天这篇只想落到一个点,即,父母需要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也要分阶段。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需要保持情感边界;孩子进入成年期后,更是要及时退出。如果退不出,不管是父亲对女儿,或是母亲对儿子,都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你的孩子情感上永远独立不了。
而我最最担心的,是情感的错位。本来应该给配偶彼此的感情,给了自己已是青春期,或是成年的子女。可是,我们的孩子不是我们的情人啊!
今年春季,我的诊所屋檐,来了一对鸟儿做窝。我亲眼目睹,它们是如何轮岗,昼夜陪伴孵育,那两颗鸟蛋。我也亲眼目睹,它们是如何对待,刚刚养育了两周的鸟宝宝。我很感慨,连动物都知道,什么时候该得体退出,而我们人类,为何久久离儿女不去?
我养育了两个,有一定年龄跨度的成年孩子。我也同时是一位,从事多年青少年心理工作的专业人士。我会陆续分享自己,或成功或失败的心得,愿对你我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