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海鲜市场,我经历了一件让我深思的事情。在华盛顿特区边缘的一个海鲜市场,他们为蒸螃蟹和清理鱼的服务标出了5美元的小费。虽然工作人员态度很好,还说“看着给”,但纸盒上明确的标价,让人感觉这更像是一项固定的服务费,而非随心的感谢。
这让我联想到了最近的餐饮体验。在一些餐馆,账单上直接加上了20%、24%甚至28%的小费选项,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小费的本意,是对服务人员辛勤劳动的认可和感谢。当服务好时,我们心甘情愿地多付一些,以表达我们的赞赏。然而,当小费变成一种强制性的消费,尤其是在服务质量并不高的情况下,这种感觉就更糟了。
我们非常赞同美国政府通过的“小费免税”政策。这无疑是对服务人员的尊重,也鼓励大家更慷慨地付出。但是,如果餐馆将小费直接加到账单上,这便违背了小费的初衷。它将一种自愿的、基于个人感受的行为,变成了一种无差别的强制性支出。
小费文化的核心在于“自愿”。它是一种对优质服务的肯定,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善意的互动。当这种互动被强制性的数字取代,便失去了其原本的温暖和人情味。我不知道免去了小费的税收政策是好还是不好,只是诚恳希望未来的小费文化,能够回到最初的样子,让每一个“谢谢”和每一份心意,都发自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