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 舌尖上的上海

幑宁 (2025-08-05 08:26:33) 评论 (32)
上海是美食家的天堂。花几刀、几十刀或是几百刀,在弄堂小店、在社区食堂、在购物中心、或是在米其林餐馆内,都能享受美食。据我们的短期经验,在米其林餐馆内一个菜的价格,可在一般餐馆吃一顿;一般餐馆一个菜,可在社区食堂吃一顿;社区食堂一个菜,可在弄堂小店吃一顿。 但只要选对地方,在哪吃都能让味蕾得到充分享受。

“四大金刚”

无论离开上海有多久,LD记忆深处,总藏着一股味道,那是早晨巷口升腾的烟火气,是童年里最难忘的早餐 –大饼 油条 豆浆 粢饭团。 因此每次回上海,最初几天都不预订旅馆早餐。

到上海的次日,因时差早早醒来,LD查着手机兴奋地说,附近有家小店4:30 AM开门,应该有想吃的早餐。

穿街串巷来到宁波路小菜场附近,晨曦初照,早点店最先苏醒。找到了!“主营:大饼 油条 豆浆 粢饭团... 四大金刚弄堂味道”。 热气腾腾的大桶装着现磨的豆浆;油条在咕嘟的大油锅里翻滚鼓胀变成金黄;铁桶“烤箱”壁上,贴着一圈圈甜、咸大饼,一切仿佛从旧时光中走出。

买了四大金刚,买了隔壁两家店现包现煎的锅贴和韭菜饼。不能堂吃,急回旅馆品尝。油条,外酥内韧;粢饭团,软糯有嚼劲;锅贴,一咬一包汤;韭菜饼,香气四溢。 味觉和记忆在瞬间交融。







社区食堂

被誉为上海最美的梧桐院社区食堂,坐落于衡复风貌区。 与武康大楼同门,1930 年代由著名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近年上海修复了许多老洋房,有的成了名人纪念馆、有的成了主题博物馆;唯独66梧桐院成为社区食堂。凭借老上海洋房风情和实惠美食,吸引了大批居民、白领和年轻人打卡。

怀着猎奇心理,特意去了这个美味与美感兼具的范本社区食堂。

地铁1号线衡山路站下车最近。不想在人民公园转车在地下走一站路,乘地铁2号线直达上海图书馆,穿过上海图书馆,走过美国领事馆,再往前约一站路就到了。

夕阳西下前,金色的阳光洒在红砖洋房上,与梧桐树的绿叶相映交辉,衬出浓郁的老上海美感。 穿过小院,面对的便是梧桐院•邻里汇社区食堂。里面不算太大,墙上挂满了锦旗。有约20几人在吃饭,也有买了放保温盒带走的。窗口有几十道菜,传统本帮菜、红烧、小炒、清蒸等。 荤素搭配,价位低廉。持老人卡可享受折扣优惠。 和LD分别点了自己的最爱,香菇青菜,豆角炒肉,东坡肉,清蒸咸菜黄鱼。新鲜上市的豆角,咸甜适中的东坡肉,刚出蒸锅的鲜嫩黄鱼,个个美味,4个菜共61.5元人民币。“太廉价了,不亏本吗”? 食堂有政府补贴,亲友说。







购物中心内的餐馆

逛过几个购物中心,里面的餐馆比商品店还多。 就餐环境好,可挑选的菜系品种多,可能因竞争,价格并不比路旁小餐馆高。

我们去一家购物中心的同一餐馆吃了三次,把他家的蟹粉系列尝了个遍。蟹粉汤年糕,蟹粉小馄饨,蟹粉大馄饨,尤其是招牌小笼 - 蟹膏小笼是我们吃过最好吃的。不仅因为馄饨小笼现包现煮/蒸,关键是蟹粉的含量很高。

太好吃,未留一张照,贴张去头的菜单,以避广告之嫌。



去同一购物中心的另家餐厅,点了招牌菜 - 青椒炒(黑毛猪)肉片。上菜时,服务生站一旁念念有词:“第一,第一,xxx店,全国小炒第一”,好有仪式感:)。 我们最早进,听到后面此起彼伏的“全国小炒第一”,和LD对视会意一笑。 LD说,“你炒的不比他们的差”。我同意,以后吃时要敲盘说“幑宁小炒第一”:),只是猪肉没他们的好吃。

每桌有自己的电饭煲,米饭是此行中最好吃的,让LD回忆起日本的米饭。



创意菜餐厅

源于2014年,融合江浙菜与东南亚风味的创意菜餐厅,目前已扩展至全国16个城市,在上海开设了多家分店。

餐厅设计具有独特的未来感空间,银色、镜面、神秘隧道、飞碟包厢、太空舱式座位等高科技感装饰,仿佛是科幻片现场。拍照打卡的人不少,同学一早去拿号排队,我们到时刚好叫号入内。





菜的摆放很有创意,猜猜“煤球”和“名著”内装的什么菜。





打开看看:

“煤球”里面是鹌鹑,香又脆



翻开“名著”,里面是排骨,还要经历名烈火考验几分钟:)



黑松露珍珠小籠包



工作人员现场制作海鲜泡饭



清蒸鳗鱼



菜颜值高、摆盤精致





做成实物外貌的别致点心



点了套餐,几个菜味道都很好。我最爱香脆的鹌鹑,毫无腥味的清蒸鳗鱼和现做的海鲜泡饭。

米其林私藏菜

餐馆建于1856年,位于静安寺附近,以精致考究的装修和传统地道的菜式而著称。

餐厅在三楼。老式家具、老上海照片、留声机、格子窗等元素交织出民国时期的老上海氛围,让人仿佛置身张爱玲笔下的华丽年代。

就餐需要提前预订,不像购物中心内的餐厅,顾客几乎全是当地居民,进去时餐厅已客满。 

套餐有2人、6人、8人...份的,预订好的套餐,上菜很快。 无4人套餐,4人吃6人份的,剩了不少打包带走。

冷盘



花功夫的皇后蟹



极嫩的清蒸鱼



皇家烤鸭,薄饼旁是快光盘的招牌菜牛仔骨



全素的春卷味道极鲜美,服务生说馅加了“佛跳墙”的汤汁。左下角是忘拍的炒时蔬。



酒酿糯米汤团



上海的美食,是这座城市的性格写照:不张扬,不粗犷,却精致而丰盈。它在光阴中缓缓熬煮,在烟火中悄然生香。从弄堂口的早点摊,到社区食堂的热饭香,再到先锋创意和高端餐厅,街头烟火与城市盛宴,是这座城市味觉版图上的南北两极,彼此成全。

谢谢浏览!

2025中国:长江邮轮 (序)1500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