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新娘」(Vermiglio)
2025年進入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的15強裡,有一部義大利片 - 「山區新娘」(Vermiglio),它曾贏得2024年威尼斯影展的評審團大獎。Vermiglio正是片中描畫的小鎮之名,位於義大利北部的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大區(Trentino Alto Adige),是一座高山村落,也是故事的主要場景。
疫情結束那年,我親身在義大利北部健行。阿爾卑斯山的歷歷種種:高海拔的強風、清冷的山脈、霧氣與雲層的變化,加上與當地果農的共食互動,都深印在記憶中。此片的導演兼編劇與監製,是莫拉·德佩洛(Maura Delpero)。故事穿插了她的成長背景,包括親屬和鄰居,還有特殊的傳統、習俗、和宗教。
片中處處充滿反諷
此片還有另一中文譯名 –「沒有煙硝的山村」,對諷了寧靜之村的反面。1940年村裡的壯丁被徵去為國家打仗,但是軸心國義大利、納粹德國、日本漸衰之際,義大利新政府1943年改與盟軍合作,反對德國,結果義大利變成德軍的敵人。德軍迅速攻擊義國軍隊,他們俘虜了60萬義大利軍人,其中有兩個逃兵,藏匿到Vermiglio小村裡頭。
此片匠心獨運,攝影師米哈伊爾·克里希曼 (Mikhail Krichman) 使夢幻般的意境,流轉如重彩或淡墨,它們雖然詩情畫意,卻始終欲言又止。背景音樂有大家熟悉的蕭邦(Chopin)B-b小調夜曲Op. 9-1;維瓦爾第(Antonio Vivaldi)四季(The Four Seasons)的片段,被劇中的教師講解給孩童聽,尤其是樂器奏出的各類鳥鳴。真是一種沒有煙硝的人間啊!
片中的角色很多:一家之主賽爸爸(Cesare,Tommaso Ragno飾)是鄉村教師。他的太太賽媽媽(Adele,Roberta Rovelli飾)在片子裡不斷的生孩子,有的不久因夭折被埋入黃土。三位女兒是: 長女露西亞(Lucia,Martina Scrinzi飾)、次女艾達(Ada,Rachele Potrich飾)與参女Flavia(Anna Thaler飾)。家裡食指浩繁,兒女擠在僅有的幾張床上,低聲細語彼此都聽得見。
逃兵之一西西里人裴卓(Pietro,Giuseppe De Domenico飾)沈默寡言,不過特別吸引長女露西亞。二人歡好,結果露西亞懷孕,因此在村中舉行婚禮。婚禮的儀式雖簡單但隆重。經濟拮据下,給新娘預備的禮服既非新,也不是白色;對話中透露「白紗」只是富貴人家穿的。
前面有一傳統典禮的橋段:鎮民慶祝一年一度的聖塔露西亞節(St. Lucia's Day)。 露西亞披白紗、戴著蠟燭花環騎驢遊行。節日源於早期基督教殉道者聖塔露西亞,據說她為了拒絕婚約,兼保持信仰,剪下自己的眼睛獻給窮人。眾人伴唱祈福,孩子拿著糖果和小禮物,向她歡呼。但是後來這個世俗村子裡的露西亞,成為不潔的,大眾唾棄的對象。
反戰仍逃不過戰爭宿命
裴卓婚後尊岳父旨意回西西里,從此再沒有回來。報紙報導裴卓原來早有妻室,西西里的元配在憤怒之下,將他槍殺了。飛來橫禍把露西亞打成未婚生子,由天使變為罪人。露西亞憂鬱如枯槁,又飽受生育之苦。家裡這時的經濟負擔增加,既要養她母親剛生的孩子,還有她的嬰兒。
劇情中還有一種宗教儀式:用羽毛擦身。二女兒艾達隱蔽自己對女性的愛戀,但是又因為羞愧,常常偷偷去向神父告誡;有時在床上對妹妹傾訴時,請妹妹用羽毛輕撫身體。這種行為用來表徵潔淨罪性。艾達儘管性向與眾不同,末尾她還是順從了社會和宗教的規範。
賽爸爸的行徑令人意外之處很多:他似乎是盡職的父親,他偏偏不能接納自己的長子迪諾(Dino,Patrick Gardner 飾)。迪諾愛喝酒、吊兒郎當、畢不了業,不過是最有愛心的好男孩。而賽爸爸自己毛病不少,他在上鎖放香煙的抽屜裡,暗藏一本黃色相簿。
本片藉著賽爸爸跟裴卓反戰:賽爸爸接受逃兵,不贊成告發他們,反而歡迎他們安定下來;裴卓在賽爸爸教的成人識字班裡,報告他被俘的親身體驗:他的戰友凱若(Ciro),是在軍隊隨機抽籤制度下(decimation)被槍決的。從此裴卓一心逃亡,自述以後再也不是自己了。
平靜的影片最讓人不寒而慄的段落在這裡。彌補不了的是,這座小村落即便使裴卓暫時躲開戰火,他最終也沒活過來。世界周刊9/7/2025 P. 22
山區新娘(Vermiglio)
傅裴湘 (2025-09-08 12:05:42) 评论 (0)「山區新娘」(Vermiglio)
2025年進入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的15強裡,有一部義大利片 - 「山區新娘」(Vermiglio),它曾贏得2024年威尼斯影展的評審團大獎。Vermiglio正是片中描畫的小鎮之名,位於義大利北部的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大區(Trentino Alto Adige),是一座高山村落,也是故事的主要場景。
疫情結束那年,我親身在義大利北部健行。阿爾卑斯山的歷歷種種:高海拔的強風、清冷的山脈、霧氣與雲層的變化,加上與當地果農的共食互動,都深印在記憶中。此片的導演兼編劇與監製,是莫拉·德佩洛(Maura Delpero)。故事穿插了她的成長背景,包括親屬和鄰居,還有特殊的傳統、習俗、和宗教。
片中處處充滿反諷
此片還有另一中文譯名 –「沒有煙硝的山村」,對諷了寧靜之村的反面。1940年村裡的壯丁被徵去為國家打仗,但是軸心國義大利、納粹德國、日本漸衰之際,義大利新政府1943年改與盟軍合作,反對德國,結果義大利變成德軍的敵人。德軍迅速攻擊義國軍隊,他們俘虜了60萬義大利軍人,其中有兩個逃兵,藏匿到Vermiglio小村裡頭。
此片匠心獨運,攝影師米哈伊爾·克里希曼 (Mikhail Krichman) 使夢幻般的意境,流轉如重彩或淡墨,它們雖然詩情畫意,卻始終欲言又止。背景音樂有大家熟悉的蕭邦(Chopin)B-b小調夜曲Op. 9-1;維瓦爾第(Antonio Vivaldi)四季(The Four Seasons)的片段,被劇中的教師講解給孩童聽,尤其是樂器奏出的各類鳥鳴。真是一種沒有煙硝的人間啊!
片中的角色很多:一家之主賽爸爸(Cesare,Tommaso Ragno飾)是鄉村教師。他的太太賽媽媽(Adele,Roberta Rovelli飾)在片子裡不斷的生孩子,有的不久因夭折被埋入黃土。三位女兒是: 長女露西亞(Lucia,Martina Scrinzi飾)、次女艾達(Ada,Rachele Potrich飾)與参女Flavia(Anna Thaler飾)。家裡食指浩繁,兒女擠在僅有的幾張床上,低聲細語彼此都聽得見。
逃兵之一西西里人裴卓(Pietro,Giuseppe De Domenico飾)沈默寡言,不過特別吸引長女露西亞。二人歡好,結果露西亞懷孕,因此在村中舉行婚禮。婚禮的儀式雖簡單但隆重。經濟拮据下,給新娘預備的禮服既非新,也不是白色;對話中透露「白紗」只是富貴人家穿的。
前面有一傳統典禮的橋段:鎮民慶祝一年一度的聖塔露西亞節(St. Lucia's Day)。 露西亞披白紗、戴著蠟燭花環騎驢遊行。節日源於早期基督教殉道者聖塔露西亞,據說她為了拒絕婚約,兼保持信仰,剪下自己的眼睛獻給窮人。眾人伴唱祈福,孩子拿著糖果和小禮物,向她歡呼。但是後來這個世俗村子裡的露西亞,成為不潔的,大眾唾棄的對象。
反戰仍逃不過戰爭宿命
裴卓婚後尊岳父旨意回西西里,從此再沒有回來。報紙報導裴卓原來早有妻室,西西里的元配在憤怒之下,將他槍殺了。飛來橫禍把露西亞打成未婚生子,由天使變為罪人。露西亞憂鬱如枯槁,又飽受生育之苦。家裡這時的經濟負擔增加,既要養她母親剛生的孩子,還有她的嬰兒。
劇情中還有一種宗教儀式:用羽毛擦身。二女兒艾達隱蔽自己對女性的愛戀,但是又因為羞愧,常常偷偷去向神父告誡;有時在床上對妹妹傾訴時,請妹妹用羽毛輕撫身體。這種行為用來表徵潔淨罪性。艾達儘管性向與眾不同,末尾她還是順從了社會和宗教的規範。
賽爸爸的行徑令人意外之處很多:他似乎是盡職的父親,他偏偏不能接納自己的長子迪諾(Dino,Patrick Gardner 飾)。迪諾愛喝酒、吊兒郎當、畢不了業,不過是最有愛心的好男孩。而賽爸爸自己毛病不少,他在上鎖放香煙的抽屜裡,暗藏一本黃色相簿。
本片藉著賽爸爸跟裴卓反戰:賽爸爸接受逃兵,不贊成告發他們,反而歡迎他們安定下來;裴卓在賽爸爸教的成人識字班裡,報告他被俘的親身體驗:他的戰友凱若(Ciro),是在軍隊隨機抽籤制度下(decimation)被槍決的。從此裴卓一心逃亡,自述以後再也不是自己了。
平靜的影片最讓人不寒而慄的段落在這裡。彌補不了的是,這座小村落即便使裴卓暫時躲開戰火,他最終也沒活過來。世界周刊9/7/2025 P.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