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一下抗战

如斯 (2025-08-23 10:11:55) 评论 (0)

都不能说了解、更不说评论,要想知道战争,就先要知道1907年的《海牙公约》。它确立宣战制度,规定战争法规,明确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等等。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面进入战争状态,民国政府仅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没有对日宣战。这是因为一旦宣战,作为交战国的日本可以根据《海牙公约》要求世界其它国家对华禁运一切军用物资,而中国没有军工能力自主制造足够战争需要的武器弹药,并且也没有能够保护海上运输线的海军来达成海外采购。抗战抗到1941年,十一月七日爆发珍珠港事件美国进场,两天之后的九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即在重庆代表政府发布《对日宣战布告》。这是等来了盟友,同盟国会将战争物资送过来,后来就有了驼峰运输线。

所以,八年抗战是分两个阶段打的,第一阶段单独苦战没有同盟国,第二阶段有盟友。第一阶段没有盟友但有一个国家帮忙,苏联。苏联以志愿队的名义派遣两千名空军和一千两百多架飞机参战。他们的航空志愿队从一开始就投入了,1937年11月成立,参战到1940年秋天。这年九月底德意日签《三国同盟条约》,盟约使得攻击日本等同攻击德意,苏联退军。苏联退军后,日本自1941年初开始对中国后方发动集中轰炸,这时的民国政府能依靠的只有笕桥航校培养出来的飞行员了,我们看到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年轻的飞行员们终究寡不敌众,重庆大轰炸造成惨重死伤。由退役和备役美军组成的美国航空志愿大队在1941年八月成立,退役飞行教官陈纳德领队。苏联的援华航空志愿队是现役将军领队。美国航空志愿大队起先来帮助建设空军,带有68架飞机。他们在1941年12月20日才升空首战,是珍珠港事件之后。由此可见各国都是按规矩来的。

八年抗战国军和日军一共打了22场会战。据说会战是一军事术语,双方投入兵力要达到一定的数量级,至少十万还是什么的。我不是军迷搞不清楚,但是懂了“百团大战”无法称会战。接受简体中文字教育长大的我们被如雷贯耳了百团大战和平型关大捷,就凑近一小步稍稍细看一下它们吧。

先说平型关大捷,它是1937年太原会战的一个局部。太原会战是国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对阵日军华北派遣军上将寺内寿一,双方各投入十万兵力,共35个军(?)。平型关是太原会战中的一个战斗,共军由林彪和贺龙的两个师参战,配合第二战区王靖国的十九军(?)。谁配合谁不重要,平型关大捷重要,鼓舞民心。国军和日军都有战史记录,所有战役无论是不是会战都有记录。战史记录包括对阵的将领名单、投入的部队番号和人数、战斗进行的具体过程,伤亡数目记录到个位数字。从双方的战史看,太原会战是共军唯一参加过的会战。

百团大战不是会战,是由彭德怀部发起的、以破坏交通线、破坏矿山为目的的“破袭作战”。至今没有看见共军公布战史,因此无法交互比对。我们在学校历史课程中学到百团参战,日军的战史记录为二十几个团,正面交战只有五天时间。日军投入兵力为两万人,死亡人数为751。也就是说百团大战消灭日军751人。

八年抗战国军总共损失兵力360万人,其中伤亡323万人左右,病死43万人左右。国军只歼灭日军48万人,打伤193万人。两国的军力可从数字见高下;病死这样多人,可想当时的医疗和卫生条件,国力也可由此窥见一斑。这场战争赢得艰苦卓绝。

最后说一句海军,我小时候因为文革在宁海路上的大杂院住过六年时间。宁海路取名自彼时海军的骄傲 -- 新入役的宁海舰。中国的海军在1938年武汉会战中全军覆没,我从一部小说里看到宁海舰舰长在九江战死。

纪念所有在那场战争中为国牺牲的人,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