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5 晚从波士顿出发,飞行6 小时,到达荷兰Amsterdam. 正是当地的清晨,乘坐地铁来到Central station. 存放好行李,转乘电车直奔荷兰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博物馆。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所梵高博物馆。馆内展品按照时间顺序和主题分类,展示了梵高艺术风格的演变和他的创作过程 。其中包括著名的《向日葵》、《星月夜》和《自画像》 。

下午,叫一辆出租去码头,第一感觉荷兰城里的出租汽车司机乱要价, 距离约一Mile码头有的$35,$50,有的$80,且不收信用卡。如果不是有行李箱,步行一定是首选。
远眺莱茵河两岸的建筑高低错落,风格各异,构成了一幅充满历史韵味的画卷。
Viking 号静静地停靠在莱茵河边,等待着我们。三家老朋友如期从不同的地方出发相聚于此。十分激动。两年前相约的莱茵河之旅正式启航了。
次日清晨,Viking停在KINDERDIJK岸边。站在甲板上,远处一排排古老的风车群映入眼帘。
到荷兰不能不看风车。它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一样代表着荷兰独特民族风格。

荷兰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风车? 这是由荷兰的地势所决定,荷兰五分之二的土地低于海平面4-5米,常年受海潮袭击和积水。聪明的荷兰人,借助盛行的西风带,利用了海风的资源获取能量,排涝抗灾。
如今这些风车不仅仅是荷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缓缓旋转的风叶仍然驱动着荷兰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人类的智慧,沿着千年岁月的轨迹继续向前。
7 月8日清晨 ,一抹朝霞洒在甲板上,莱茵河两岸楼房林立,色彩绚丽,我们的船驰进了科隆港。科隆cologne是徳国第三大城市,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从船上下来,先去科隆大教堂打卡。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科隆大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经历了战争、经济、宗教各种因素艰难历程,用了632年才算完工,我们去的时候,工人仍在维修护养,用现代化的激光技术清洗岁月的尘埃,补救残缺。
教堂外观两根根高耸入云的尖塔,仿佛是通往天堂的阶梯。内部宏伟壮丽,彩色玻璃窗透着斑斓的色彩,神秘而庄重。教堂内供奉的“东方三圣”遗骸被安置在一座华丽的金色圣龛中。大厅里精美的雕塑、祭坛等艺术品令人赞叹。
从教堂出来,漫步在热闹的商业老区,脚下的石板路泛着青光,街道十分整洁,处处环保绿化,古老与现代并存的房屋结构交错,色彩斑斓,几对新人正在拍照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整个城市充满了生机活力。
走进科隆市著名的瓦尔拉特博物馆
(Wallraf )博物馆。 馆中收藏了中世纪丰富的名师绘画。 显示了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我特别喜欢其中有关莱茵河的一组展厅,由Anonymous Venetian Master 创作。

穿过科隆霍恩佐伦大桥(Hohenzollernbrücke)惊艳桥上密密麻麻的连心锁也叫爱情锁吧。细看锁上面刻着主人的的名字、日期,这是我看到世界上最多、最长连心桥。全长409米。只是不知道那些当年信誓旦旦的恋人们现在怎么样了?

登上科隆市最高的观景台(三角洲大厦)远处美丽的科隆市全景一眼尽收。
走了一天,饮一杯当地特有的科隆啤酒犒劳自己。科隆人制作的啤酒 外观清澈浅黄,色泽明亮 。口感柔和清爽。倍受推崇。
傍晚,回到Viking Hlin 号,暮色降临,莱茵河碧波粼粼,我们继续前行。
8/9 清晨,下了船,在导游的带领下,分成四个组,大家分别乘大巴来到来到Koblenz 山庄。
Koblenz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小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当时这里曾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小城里每一块石碑、塑像见证了多个朝代的更迭,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导游讲了一路的故事,我们听了一路的故事。
中午回到船上,Hlin号行驰到莱茵河的中段。这一段无论是历史还是风景都是莱茵河上最精彩的一段。故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甲板上人们一边喝着小酒和咖啡一边听船上工作人员讲解一边欣赏两岸的风景。Middle Rhine Scenic Sailing可被视为莱茵河最美的一段。
两侧山峦起伏,绿色成茵。不同时期不同颜色的城堡和教堂坐落在山顶,村落落层层交错,梯田整齐有序,牛羊成群,莱茵河水流因为狭窄峡谷而蜿蜒盘旋,时而平缓时而急骤。这让我想起了那年回国游览三峡,莱茵河的美可以和三峡有一拼。把莱茵河中流比拟为欧州小三峡一点也不过分。
7月10 日清晨,船停在Speyer(施派尔)。晨风吹拂,远处传来教堂的钟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在甲板上活动一下经骨,和朋友一起打打Mini golf,开心的一天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中午,当地导游带大家步行来到小城中心,小城不大,却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Speyer 教堂是主要看点。是现存世界最大的罗马式教堂之一。近300 年来,罗马帝国皇帝和国王安葬于此。1981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如何区别哥德式教堂与罗马教堂?
只要看一看窗口就一目了然,前者彩色,后者无色,前者尖顶,后者圆顶。
无论是哥式还是罗式,当我们仰望耸立古老建筑仿佛穿跃千古。感悟着人类精神世界和建筑艺术的伟大。
在教堂门前,有一口大缸,导游告诉大家这是一口酒缸,每年的啤酒节,人们拿着一个特殊的酒杯叫“Dots Glass”免费饮酒。可以想像到,那是多么开心的日子啊。
7 月11,沿着莱茵河向南,Viking Hlin 号缓缓驶入了斯特拉斯堡。这是法国第三大城市,也是欧洲议会、欧洲委员会和欧洲人权法院等众多欧洲机构的所在地。
由于与德国相邻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的居民曾经历过历史上五次战役的混乱,身份从法到德,再从德到法不断变换。因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基本上要掌握德法两种语言,许多人还会说英语。街道标识通常使用法语和德语,建筑风格也兼具两种文化特色,是一座双文化不可分割的城市。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是该市的标志性建筑,它是一座哥特式建筑杰作,以其著名的天文钟而闻名。其老城区大岛(Grande Île)于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说到美食,法国红酒、巧克力、奶酪、薄薄的比萨饼、酸菜、甜点、冰淇淋都是导游向我们推荐的特产。
从教堂出来,沿着小桥流水漫步。坐上观光车,伴着音乐听着景点介绍,街边喝一杯咖啡,饮一口地方啤酒,尝尝刚出炉的火焰饼(flammekueche)。阳光下感受着法国精致、浪漫的风情,送走一段美好的时光,留下一段甜美的记忆。真好!
7月12 ,Hlin号继续向南蜿蜒行驶,经法国斯特拉斯岛(Strasbourg)后,清晨停在德国布赖萨赫港(Breisach)。
上午稍作休息。下午分乘大巴士盘山绕岭来到黑色森林景区。这里山清水秀,树木茂密,空气新鲜,岩石小桥,另一番自然风景。

有些人徒步上山,有些人参观山下工人制作的钟表和玻璃工艺。一饱眼福。
莱茵河从源头到入海口总落差约 700 m,我们的船是逆流而行。如何爬上这700 米的落差呢?
HLin经历了10 次分段“上楼梯”。每次楼梯处船被抬高后进入上游平静水域,再驶向下一个闸室,直至完成全部爬升。整个过程20分钟
进闸:关闭下游闸门
充水:水位逐步抬升。
出闸:开启上游闸门,船舶驶出。
观察这一过程,见证了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智慧。
7月1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船舱的窗纱时,船上的工作人员己经将楼道里旅客的行李箱搬上了岸,本次行程终点站瑞士巴塞尔(Basel)到了。

我健步登上顶层甲板,向莱茵河(Rhine River)告别。
甲板上格外宁静。莱茵河仿佛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悠然自得地静卧着,水面时而泛起涟漪,似乎和我一样在回味一路过往的时光。我轻轻地说一声:“莱茵河,再见!”

想起一首歌,已经记不清全部的歌词但有几句总在心中徘徊着:
“河流在诉説千百段旧情
河流在細說声声叮咛,
……
童話式的堡垒
添心中幻想
公主的恋歌
……
莱茵河畔像诗那样美
莱茵河畔美丽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