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她的生日》

从北京到北美,并非文学艺术专业,只是想写想写的东西,或者是应该写的东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五四·她的生日》

今天是青年节,也是她的生日。往年的今日,她总是充满自豪地庆祝这个与青年节重合的特殊日子。但今年的这天,却是她离世后的第一个生日。她不到64岁便离开了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她在人们心中永远是美丽与年轻的象征。她性格直爽、真诚,眼神中充满魅力,有极强的感染亲和力。你能轻易感受到她的真实与善良。

网友接连不断的信息:

 "沉痛悼念正直善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十年前因她的画作开启艺术之路,感恩她的鼓励与支持"; “她处世不卑不亢,待人温柔体贴,如一股清流...” ; “永远怀念美丽、善良、多才多艺的老师。” ;“她的音容笑貌永存心间,愿天堂没有病痛...” ;“一世人美心美,真是太突然!太难以接受了!姐姐一路走好。” ;“永远的思念!” ;“真诚,善良,勇敢,无畏的女神。聪明,勤奋,热情,正直……英年早逝,令人心碎。”

多少真挚的留言,令人动容。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华盛顿特区的联合车站。她从纽约乘火车而来,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她后来回忆说,当时觉得我有些冷淡,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性格差异太大。然而,两周后我们便决定结婚。她高兴得像个天真的孩子,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她庆祝。

她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她所热爱的一切——精美的艺术收藏、对音乐的痴迷,以及她最新的艺术作品。她侃侃而谈,从不将自己的作品与他人比较。她坚信自己的创作是独一无二的,这种自信令人无法不被感染。如果有人质疑她的作品,她会毫不在意,因为她深知自己的艺术价值。她的绘画风格独特,从未受过专业训练,全凭自己的热情与毅力,不分昼夜地创作。关于她的艺术,我们稍后再详谈。

她曾急切地回到加拿大,结束那里的一切,准备在美国开始新生活。然而,入境时却遭到领事馆的拒签,这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几年后,当她以加拿大公民身份前往蒙特利尔面试美国绿卡时,领事依然无理刁难。我抱着刚出生几个月的大儿子,站在面试窗前,竟被称作她的“男朋友”。她怒火中烧,厉声斥责领事:“我不稀罕去你们的国家!你算什么!”那位不到40岁的领事被她的气势震慑,愣了好一会儿才威胁要叫保安。最终,有人出面调解,建议她下次带上中国本地颁发的出生证明,而非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提供的文件。难道中国驻外大使馆不代表中国吗?

幸运的是,第二次面试时,我们遇到了一位和蔼的老先生。

21岁时,她只身前往法国在名师指导下进修小提琴。尽管从小体弱,但她为了在演奏中保持高度集中,常常是一边口里咬着人参片,一边演奏。她的一位学生在《缅怀我的提琴老师》一文中曾写道:“她拉琴很有韵味,最崇拜俄国小提琴家柯岗和海菲兹,最喜欢维尼亚夫斯基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八年后,她移民到寒冷的加拿大。那里的寒风凛冽,有时她不得不抱住电线杆,以免被风吹走。她身材瘦弱,却如精灵般灵动, 蕴藏着独特的气质。加拿大电视台曾为她制作专题节目,在镜头前,她倾情演绎最钟爱的两首曲目:维尼亚夫斯基D大调第一波兰舞曲与改编版小提琴《二泉映月》。波兰舞曲的奔放激情与二胡曲的东方韵美在她的琴弦上交相辉映——前者如烈马奔腾,汹涌澎湃,后者似月照寒泉,回味悠长;刚劲处金石铿锵,婉转时流水低吟,深沉激昂。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这般充满张力的演奏,竟出自一位纤弱女子之手?

然而,从天真浪漫到成熟的转变,对她而言是痛苦的。她渴望安定的家庭生活,却难以适应现实的琐碎;她想要孩子,却无法割舍对艺术的热爱;她并不追求名利,却也不甘于平庸。有人说她性格豪爽,有人说她才华横溢,但她最无法接受的,是别人对她的哪怕一丝不认同。

当她意识到自己的小提琴难以获得应有的认同时(即便很早说过也应算是称得上的提琴家),她毅然放弃,全心投入绘画。仅在厨房的饭桌上,她以顽强的毅力,十年间创作了八千多幅作品。她从未花费精力去“市场宣传”,却从未对自己的作品感到不足。在她眼中,每幅画都是她对生活的真实表达,如同音乐的即兴曲。我是从她的学生那知道,她的作品不但得到国内专业人士的认可,更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在美国BoldBrush绘画竞赛中,她屡获殊荣,2015年更斩获23,650美元奖金。微软公司总部至今仍悬挂着她的画作《意境》,见证着她非凡的艺术造诣。

她创造性地将音乐与绘画完美融合,丰富了音乐与绘画的表现和感染力,使得绘画与音乐相得益彰。她将音乐与绘画完美融合,将无形化为有形,又将有形化为无形,达到了精神与物质交融的艺术境界。她的作品既充满悲伤,也饱含对美好的憧憬,既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也有对父母的深深思念,作品《回忆》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从音乐到绘画,从收藏到鉴赏,她从天真走向成熟,对人生有着独特的领悟。从年轻漂亮到逐渐衰老,对她而言是再自然不过的过程。我很少见她花时间装扮自己,头发白了,她仍然很美。

然而,她心中并非没有愤怒 。她承受了太多委屈,真正理解她的人却寥寥无几,包括我自己。她在生活琐事上会痛骂几句,但在大事上从不计较,甚至比男人还要豪爽。

当医生宣布她的病情已到晚期时,她表现得异常平静。病情迅速恶化,她因无法及时拿到镇痛药而痛苦不堪,却从未抱怨。她一度因难以忍受去医院的颠簸而要求放弃治疗,最终勉强同意住院。每次打完止痛药后,她都会兴致勃勃地向医生和护士展示她的音乐和绘画作品,她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和满足,那种对艺术和生命的热爱令我无比感动。那一刻,她显得如此美丽。

我曾坚信她能挺过难关,尽管她曾平静地告诉我,她活不了多久了。她不愿我离开她,甚至在我回家取东西时,也会打电话催促我快点回来。我有些不解,但后来明白,那是她对生命的最后眷恋。

在生死的边缘上,她从容淡定,更突出显现了她直率,为人善良的性格。她拒绝原来每天凌晨的抽血化验,医生也不得不同意减少抽血。她不忍别人为她换洗而要尽量自己忍痛解决。她把她的作品送给那些为她服务的护士,把百元现钱塞给为她夜间换洗的护工。

对于治疗的效果和意义,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她丝毫不惧怕死亡。她瘦弱的身体或许已无法承受最后的治疗,但她依然坚持完成,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不让我失望,当她最后一次被推出治疗室时,我多想紧紧拥抱她……她是多么伟大!

当天深夜,医院的车将她送回家。她从早上开始就未进食,沒有医院时的输液,手提式抽痰机的噪音使人难以入睡,直到第二天中午,护理人员在经几次催促才姗姗来迟。她己经24小时沒有进食了,一切都向着最不利的方向发展,而他们似乎并不期待任何转机。这种冷漠的态度让人感到愤怒与无奈。她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 半夜,她开始咳嗽并呕吐,轻轻告诉我她把喂的一点东西都吐了出来,她感到寒冷, 静静地躺在床上,我想努力喂她一些,并为她擦洗一下,她摆手表示不用了。

黎明将至,我俯身守在她床前,轻抚她日渐消瘦的手。这时她努力起身,紧紧拥抱我。呼吸渐渐急促,我为她戴上氧气面罩,却被她轻轻推开...晨光透过窗帘,温柔地抚过她安详的面容。我抬起头凝视着眼前的一切,墙上挂满她最喜爱的画作,琴盖上摆放着骑马吹号以及背着竹篓的男童铜像,旁边是手托净瓶的玉关音……墙角挂着她心爱的小提琴。

她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她所要表达的,早已通过她的艺术和生活清晰地传达给了世界。她做了她所热爱的,竭尽全力追求了她所希望的。她给世界留下了最美好的希望和记忆,尽管生命短暂,却如流星般璀璨。她的艺术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成为我们心中不灭的光。今天是五四,祝她生日快乐!

A picture containing colorful, decorated, painting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A picture containing graffiti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A picture containing text, fabric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A close-up of some art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A picture containing invertebrate, mollusk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A picture containing text, colorful, painting, image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Background pattern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A picture containing text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A picture containing plant, fabric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