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教育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保护每个人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的天性与自由,注重培养的人格;战后的教育,着眼则受教者集体主义、利他主义以及恪守规则的精神,努力守守、严谨、谨慎的国家公民。
反观东大的教育,其所规定的成败,使受教者是否成龙凤成、出人头地为标准,毫不隐瞒对权力和金钱的膜拜与感应。而对于普世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尊重、宽容、怜悯、怜悯等人文素质内容往往采取不碎片的态度。在填鸭式的教育中,为达到上述所谓「成功」的目的,除了「头悬梁,锥刺骨」之外,还可以立马激活从古至今一直推崇的「36计」,无情地干掉路上的其他英雄。
等等各种「高分低能」、「人格扭曲」以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戕害一代又一代一代的所谓传道授业竟然在冠冕堂皇的口号下登堂入室且无限期悲剧。最近发生在市的三初中妈妈集体跳楼身亡的惨痛事件,由此产生中国教育制然而更悲惨的悲痛最终酿成惊世人的悲剧竟看不到社会应有的自省与悔恨。花季学子命命落的笛子一滴血泪终结干涸的土地上瞬间不见踪影。因为或许此见惯不怪,全社会官到民都染了麻木不仁的状态。
根据东大官方公开的数据,在中国,每年有10万青少年自杀。每分钟就有2人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公开报道的数据表明,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的第一大国。
上海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过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念头,认真过该念头的也占到15.23%,另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未遂自杀。(更多数据来源于狐搜网2019年9月11日报道)
这些不忍直视的冰冷数字又不能叫醒假睡的人群。屈膝于权贵和漠视其他人疾苦本身又双双成为中式教育诞下的兄弟生子。
一国教育的优劣,表面看显示的是教育理念与教育政策的优劣,实质上是一国治国理念与制度设计的结果。因为制度决定政策,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全面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