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古典诗《いろは歌》(即《以呂波歌》,由50个音一次性不重复排列而成,天衣无缝。)是对五十音的“充满诗意”的教学,但恐怕没有多少人领会到它的内容富有禅机、哲理:
いろはにほへど ちりぬるを大意翻译为:
わかよたれそ つねならむ
うゐのおくやま けふこえて
あさきゆめみし ゑひもせす
色彩虽艳丽终将凋谢,这首诗默默寄托了“诸行无常”的佛教哲理,表现了日本文字与哲学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
谁又能长久不变?
超越人生迷途的深山,
不再贪梦浮华,沉醉虚幻。
《いろは歌》原是日本平安时代的一首假名回文诗,每个假名只用一次,而一气呵成,广泛用于日本小孩的启蒙识字教学,同时让他们从小就领会到佛陀“诸行无常”的思想。
古汉语意译:
为贴近原诗意境与佛教哲理,并保留文言美感,以下直译成古汉语:色华虽艳,终归凋落;
我生何者,得保常恒?
生死幽关,今朝已越;
浅梦不留,迷醉不染。
注释对照:
-
いろはにほへど(色华虽艳):色彩芳香,虽极盛亦终将凋谢。
-
ちりぬるを(终归凋落):散尽归空,花落本然。
-
わかよたれそ(我生何者):我与世人,谁能不老?
-
つねならむ(得保常恒):世无常住,岂可久恒?
-
うゐのおくやま(生死幽关):“有为”之奥山,指烦恼轮回之路。
-
けふこえて(今朝已越):今日已度彼岸,超出尘境。
-
あさきゆめみし(浅梦不留):浮生若梦,不复贪恋。
-
ゑひもせす(迷醉不染):不复迷醉,无有沉溺。
总义概述:
全诗以佛教“无常”“空”“解脱”为中心思想,用委婉的诗意描绘世事如梦幻泡影,应超越生死、觉悟本性,走向涅槃彼岸。如果我们将《いろは歌》翻译为更优美、更具古风的魏晋文体与楚辞体两种版本:
一、魏晋文体(六朝风格):
色艳虽鲜,终归尘土;芳华易逝,若梦如浮。风格特点:双句对仗、意境清峻,仿佛南朝志士谈佛论道,隐含“空”、“常”、“苦”、“乐”诸义。
吾生孰常?时运多舛;百年迅忽,转眼皆空。
有为深谷,生死高关,今朝已越,超然寂然。
不恋浅梦,不沉醇酒;心无所系,神朗志玄。
二、《楚辞》体:
色华其艳兮,忽而零落;
盛年难久兮,命亦若薄。
谁人能久兮,天道常易;
吾心所悟兮,不复追昔。
越彼幽岭兮,生死之门;风格特点:运用重章、叠词,辞意简练,适合吟诵,意境宁静高远。
今日而度兮,息我烦根。
浅梦不羁兮,醇酒不沉;
清心寡欲兮,道契真真。
其实,古日语的《いろは歌》原是用汉字写的,禅义更明。
一、《いろは歌》原文如果以「万叶假名」的方式,还原最古的形式,《いろは歌》的标题也可能写作:
《以呂波歌》:(参照日本在《平安时代》以前的作品《万叶集》)
《五十音歌》汉字版(古日语中的汉字可借意或兼借音)
色は匂へど 散りぬるを
我が世誰ぞ 常ならむ
有為の奥山 今日越えて
浅き夢見じ 酔ひもせず
二、解释与对照:
日语假名 |
中文 |
意义解说 |
---|---|---|
色は匂へど |
色虽芳香 |
表示人生如花,虽美终凋零 |
散りぬるを |
终将凋谢 |
花开终谢,人生无常 |
我が世誰ぞ |
吾生谁人 |
人间世事,皆非恒久 |
常ならむ |
可长久者乎 |
世间无常,佛教无常观 |
有為の奥山 |
有为深山 |
“有为”对“无为”,代指红尘、烦恼 |
今日越えて |
今已越之 |
超越烦恼障,出离之意 |
浅き夢見じ |
不再作浅梦 |
表示悟道者不再沉迷幻象 |
酔ひもせず |
不再沉醉 |
不再沉迷世间欲望或烦恼 |
三、全文拟写总结(古日文风汉字直译):
色虽芳香,终归凋谢;
吾之浮生,谁能常久?
越此有为深山,今已悟道;
不再作浅梦,亦不沉醉。
这就是将《いろは歌》以古代日本的汉字表达方式,重构出的“原意兼音义”之文本。
下面,我们用佛教用语再解析一遍(如色即是空、无常、有为法等),每句配上禅宗公案或佛教典故:解读其中蕴含的哲理与修行意境:
一、全诗原文汉字与假名对照)
假名句子 |
借音汉字写法 |
汉语释义(佛教义理) |
---|---|---|
いろはにほへど |
色は匂へど |
色相虽美丽芬芳, |
ちりぬるを |
散りぬるを |
终将凋谢散尽。 |
わかよたれそ |
我が世誰ぞ |
吾世中又有谁人, |
つねならむ |
常ならむ |
能常住不变? |
うゐのおくやま |
有為の奥山 |
别再困在种种有为法之深山, |
けふこえて |
今日越えて |
今日要超越得渡。 |
あさきゆめみし |
浅き夢見じ |
不再作肤浅的梦 |
ゑひもせす |
酔ひもせず |
不要再沉醉于斯! |
“匂”(におい,读作 nioi 或 niou) :是古日语中表达色香美感的一个词,其意义不限于“气味”,也指代一切感官之美——视觉上的艳丽,嗅觉上的香气,色香味触法“五蕴”,甚至情感上的温暖。但禅意深长,它明示五蕴的美是短暂的、无常的。
二、佛教义理总结:
这首歌是典型的空性思想诗歌,被称为“佛教音韵诗”,它将五十音(除ん以外)包裹在八句中,形成一首回文、无重复音节的五十音全涵诗。但更深的意义是:
-
无常观:色即是空,芳香终散;无一法常住。
-
我执破除:自我(我、我所)皆属虚妄。
-
超越有为:从烦恼、轮回的深山脱出,步入清净之道。
-
不住梦幻:不作浅梦,不醉五欲;乃“无住生心”之体现。
三、禅宗公案对照:
以呂波歌词 |
禅宗意境或公案 |
---|---|
色は匂へど 散りぬるを |
“春花秋月何时了?”“春有百花秋有月,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人生如花,色,转眼开谢成空。 |
我が世誰ぞ 常ならむ |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悟无常之理,即修行起点。 |
有為の奥山 今日越えて |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万万千,如坠深山,今日得出。 |
浅き夢見じ 酔ひもせず |
如临济义玄所言:“无事是贵人。”不梦、不醉,即为大彻大悟者。 |
最后,请玩味本诗的白话文版:
色香味虽美,终归凋零落;
谁于浮生中,能得常住我?
有为如深山,今朝我越过;
不虚逐浅梦,亦不醉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