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撒马尔罕南大门的标志,最后回眸一瞥,告别这座满荷着神秘而又令人激动的历史故事的地方。在此呆了两天,却在写了五篇游记后仍然感到意犹未尽。希望以后还有机会来作深度游。



正欣赏着这唐僧也看到过的美景,司机忽然嘣出几句俄文,女儿翻译说,这附近有个石洞,要不要停下看看。我们自然恭敬不如从命,就在路边下了车。一抬头,先看到下面这电影招贴:






莎城最大的看点非铁木尔的夏宫,白宫(Ak-Saray Palace)莫属。这是座造了20多年,在铁木尔死前一年才造好的宫殿。虽基本已毁,但其雄伟气势还是相当惊人的。




我一直很好奇这白宫被毁坏前的模样,但是网上搜了搜,只找到了这么张想象图,似乎帮助不大:

我们从公园左上角处买票进园,步行至上述白宫残门处看了看。实在吃不消午间的毒日头的灼烤,便雇了辆在附近拉客的高尔夫车,任由司机兼导游开着我们沿着公园的中轴线一路往南,四处参观。

这是停下的第一个点,铁木尔雕像。前文说过,从文化和种族传承来看,铁木尔其实与今天的乌兹别克族关系不大。但因为他是历史上出生于今日乌兹别克境内的最伟大的人物,35年前乌兹别克从前苏联独立出来后亟需一个能够把一百多个民族拢在一起的民族魂,就很自然地把他推上了神坛。这个铁木尔立像,与撒马尔罕的座像及塔什干的骑像三足鼎立,号称是乌兹别克的当代名胜,据说本地的年轻人结婚,都要到这儿来拍婚庆照。




不过半道上导游带我们进了座偏院,让我们体会到了些烟火气。
进院门扑面就是棵大树,据说乃铁木尔的老师手植,如属实,则该有小六百年历史了(看着似乎没那么老?)

大树后是座本地人正在用着的清真寺,看上去象极了萨拉热窝老城中,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的钟表匠英勇献身的那座清真寺

乌兹别克人民喜欢跟游客合影,上图中最左边拉着俩欧洲人合影的乌兹别克夫妻外加摄影的二位,后来也在路上把我们拦下来合影

大爷们无比安逸也非常客气,一定要我们也坐下来,给我们倒水喝


沿着主干道开到遗址公园的南头,是一立着城名的小广场,后面的远山,则是我们今天从撒马尔罕来时翻过的那座大山。

穿过广场,便是莎城著名的蓝顶清真寺,这是侧面外墙

这是证面图中的大妈是这里的厕所收费员,负责收取每位2000索姆的如厕费。

清真寺的标配,高高的宣礼塔.

外面烈日炎炎,清真寺里则相当凉快。这是座本地人日常使用着的清真寺,与撒马尔罕那些纯粹为游客参观的不一样,内里有点儿破旧,但很接地气。

伊斯兰教禁止任何形式的偶像葱白,所以他们的庙里没有人及动物的具体形象。然而人们总是爱美的,与生俱来的蓬勃的艺术创造激情,也总得有地方去,于是极其丰富的繁复精美的抽象图形,就成了伊斯兰文化的一大特点。这面墙上的装饰,据导游说,借鉴了很多其他文化宗教的主题,比如那黄色的方块,就显然与佛教有干系。

装饰得素雅温馨的穹顶

从清真寺的门里,可以看到对面的双室陵墓。

墓的主人,据说是铁木尔的老师、父亲和其他的一众显贵


其中一个墓室内的装饰,格外清新幽雅,很喜欢。据介绍,这是铁木尔孙子乌鲁伯格时期形成的艺术风格。乌鲁伯格还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在撒马尔罕有他建的天文台的遗迹供参观。作为铁木尔帝国的老大,他在政治上不是特别成功,最后被篡位的儿子给杀了。

这位是开着高尔夫车带我们兜风讲解的导游。可惜是以俄文为主,我们只有通过女儿听些皮毛。哥们儿经历挺丰富,曾经偷渡去韩国打过工,最后被遣返回来。我在这个系列的开篇曾提到,由于斯大林当年在远东搞种族大清洗,把哪里的朝鲜裔居民连根拔起,用闷罐子火车运来中亚。几代人后,现在的中亚地区有百余万朝鲜族国民。这些国家,尤其是乌兹别克和哈萨克,与南北韩都有着比较特殊的亲密关系。
从莎赫里莎巴兹这个旅游公园出来,我们原路北返翻山。在接近山巅处,司机在一据说是当地最好的羊肉馆外停车,我们一起用午餐。羊肉很新鲜,但是味道经咱们老中挑剔的味蕾评测,感觉很一般。




大树后是座本地人正在用着的清真寺,看上去象极了萨拉热窝老城中,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的钟表匠英勇献身的那座清真寺

乌兹别克人民喜欢跟游客合影,上图中最左边拉着俩欧洲人合影的乌兹别克夫妻外加摄影的二位,后来也在路上把我们拦下来合影

大爷们无比安逸也非常客气,一定要我们也坐下来,给我们倒水喝


沿着主干道开到遗址公园的南头,是一立着城名的小广场,后面的远山,则是我们今天从撒马尔罕来时翻过的那座大山。

穿过广场,便是莎城著名的蓝顶清真寺,这是侧面外墙

这是证面图中的大妈是这里的厕所收费员,负责收取每位2000索姆的如厕费。

清真寺的标配,高高的宣礼塔.

外面烈日炎炎,清真寺里则相当凉快。这是座本地人日常使用着的清真寺,与撒马尔罕那些纯粹为游客参观的不一样,内里有点儿破旧,但很接地气。

伊斯兰教禁止任何形式的偶像葱白,所以他们的庙里没有人及动物的具体形象。然而人们总是爱美的,与生俱来的蓬勃的艺术创造激情,也总得有地方去,于是极其丰富的繁复精美的抽象图形,就成了伊斯兰文化的一大特点。这面墙上的装饰,据导游说,借鉴了很多其他文化宗教的主题,比如那黄色的方块,就显然与佛教有干系。

装饰得素雅温馨的穹顶

从清真寺的门里,可以看到对面的双室陵墓。

墓的主人,据说是铁木尔的老师、父亲和其他的一众显贵


其中一个墓室内的装饰,格外清新幽雅,很喜欢。据介绍,这是铁木尔孙子乌鲁伯格时期形成的艺术风格。乌鲁伯格还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在撒马尔罕有他建的天文台的遗迹供参观。作为铁木尔帝国的老大,他在政治上不是特别成功,最后被篡位的儿子给杀了。

这位是开着高尔夫车带我们兜风讲解的导游。可惜是以俄文为主,我们只有通过女儿听些皮毛。哥们儿经历挺丰富,曾经偷渡去韩国打过工,最后被遣返回来。我在这个系列的开篇曾提到,由于斯大林当年在远东搞种族大清洗,把哪里的朝鲜裔居民连根拔起,用闷罐子火车运来中亚。几代人后,现在的中亚地区有百余万朝鲜族国民。这些国家,尤其是乌兹别克和哈萨克,与南北韩都有着比较特殊的亲密关系。
从莎赫里莎巴兹这个旅游公园出来,我们原路北返翻山。在接近山巅处,司机在一据说是当地最好的羊肉馆外停车,我们一起用午餐。羊肉很新鲜,但是味道经咱们老中挑剔的味蕾评测,感觉很一般。

不过这里的餐座都是一座座错落在山坡上如蒙古包般设置着的,很有特色,风景也很好。就是那些送餐的服务员要不断上下山奔波,比较辛苦。

庖丁解羊

我们这几个“老外”坐在四周无遮挡的餐位上用餐,引来了周围“蒙古包”里的邻居们的关注。这位漂亮的15岁女生在他哥哥的带领下,跑来要求跟我们练英文。后来她们一大家祖孙三代,又都跑来跟我们合影,很是热闹了一番。
餐毕咱们继续北上回到撒马尔罕城外那有丝路雕塑的大转盘处,然后向东去往一小时车程外的乌兹别克/塔吉克边境。当晚住塔吉克古城彭吉肯特,次日白天游附近天山里的七个高山湖,晚上再回撒马尔罕,赶夜车去下一站,可与撒马尔罕比肩的另一座丝路名城,布哈拉。这样的计划虽然比较紧凑,但并不出格。正常情况下,本来是很容易实行的。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在吃饱了羊肉24小时后的次日下午,我们终于撞上了种种“非常”,经历一场会让我们终身难忘的“惊险三连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最后以我们的帅叔驾驶员收尾。不过,在羊肉馆子里拍下这张时,我们都还不知道,司机大哥会在次日的惊险三连环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