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都有生日,孩子们更是念念不忘自己的生日,刚唱完“生日快乐”歌,又在猜想着明年生日会收到什么礼物?通常孩子们在生日时还盼望有个庆祝生日会,英文叫Party,(近年来很多华人也跟着发音叫“派对”),热闹热闹。开始孩子还小的时候,只在家里热闹一下,吃顿饭,送些礼物。可是孩子大了,社交圈子也大了,行情渐长。孩子之间就相互交流:在哪里聚会?得到什么礼物等?回来抱着爹妈的脑袋,亲切地告诉他们。言外之意下次我也这样啊。得,跟着学吧。

一般同学过生日时,会发个邀请信,说好时间、地点,孩子们还要认认真真写个回折,答应参加,到时准备好礼物和贺卡就去了。要是“化妆舞会”,还得打扮成妖里妖气的仙女,或是缺胳膊断腿的海盗去赴会。像我们两个孩子小时候每年都有无数次派对,老爸接接送送就像出租车司机。有在快餐店举行的、有在游乐场举行的、还有在公园里举行的,在住家举行的生日派对会更多一点。有次一位家长还在家里请了一个动物表演专业户,表演魔术和小狗,蛇,兔子,变色龙,蜘蛛等动物的杂耍,还让孩子们抱抱大蟒蛇,激动得儿子回来晚上做梦都抱着蟒蛇玩。


我敢保证他们晚上一定做梦
一朋友为了招待孩子们的同学,还特地买个野营帐篷,搭在院子里,算是“居家野营”了,半夜起来还装狼嚎,吓唬孩子们,孩子们很激动,好像真正到了荒山野地露宿。我的大儿子比较老实,我有点担心几个孩子在一起,谁知道在干什么?一般我都不同意,好像中学6年一共只同意两次在同学家过夜。可是这个小的就不那么卖我的帐,每年都有很多次。

男孩子最爱看电影
那朋友会问,去同学家派对,有什么好可怕的?以前我也是那么想的,甚至有朋友吓我,我胆子大,一直也以为没什么了不起的。可是到了后来,我还真的是一听到“Party”和“Sleep Over”就有一种恐惧感。
那年小儿子读12年级,也就是高中的最后一年——高考年。澳洲没有全国统一高考,各州有自己州的“高中证书考试”,我们维州就是VCE。这个考试的成绩就是进大学的入学成绩,相当于高考成绩。有孩子的家长,无论在大陆还是香港新加坡,或是美国英国,绝对明白这一年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说得重一点甚至可以影响到一生。老一辈有个比喻叫“穿草鞋还是穿皮鞋的分界线”,一点不假。
这一年是很重要,可是要命还不在这里。在澳洲要是按照常规入学受教育的孩子,到了高中12年,刚好18岁。而18岁在澳州的孩子里有个大庆典——成人礼。18岁之后有选举权,可以开车,可以喝酒,可以把大人的管教甩在脑后在外面发疯,什么成年人可以做的事情都可以做。升级了,不疯狂庆祝一番,待到何时?
那朋友可能又会问,班里几个好同学庆祝一下,不就行了?让孩子高兴高兴嘛。可是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哪里是“几个人”而已?我一想到这个数字心里就发麻。澳洲中学的课程就像中国大学,是自选的。也就是说不像中国一个小班从中学开始到毕业就是那么一二十个同学。他们因为各个课程的组合,一门课有一帮人,换了课又是一帮人,同学满天下。我注意他带回来的同学,不同时期不一样,很少有几个是老面孔。你想一个年级有两百多号人,各种组合,还要外加以前的朋友,社会上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我能不怕吗?近几年每年小儿子生日时,光在Facebook(脸书)上都有一两百个“生日快乐!”,数量之多非常可怕,谁知道是什么人?开始我想大概我孩子特别,好交友,结果和家长朋友一交流,乖乖,都在诉苦。而且平时做作业都打开手机和电脑,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进入“高考年”我提醒小儿子,今年对你很重要,不是说不让你参加派对,轻重缓急挑几个最好朋友的生日,别的就不要去啦,他说我会好好安排。可是次日告诉我,大概40多位吧,还是一再精简的,吓得我一夜睡不着觉。你想11月就高考,从年初开始扣除学校放假,也就是那么30周都不到,平均每周一个到两个派对,你读什么书?他倒安慰我,很多人会联合举办,两三个人一起办,我会节省好多时间。
好,那是别人的派对,自己的呢?我说我不会把家里让出来,给你办上百人的生日舞会。他的生日是九月,离高考10月底不久,我就哄他:要么等你高考完了,我给你在墨尔本市中心租个有海景的公寓?你放一百人也没有问题,这一晚再贵我也帮你出。他斩钉截铁地说,考试好我们同学就像成语说的“树倒猢狲散”,都到外地疯狂啦(连他也去国外),我找谁?不行。
过了两天,他给我一个方案,在他生日的时候,他去租一个新仓库,可以容纳两百人,租用乐队和音响,钱他自己出,也不会吵你,时间还是九月生日的时候。还说这是“Once a life time”,我一生中就那么一次18岁生日。我还和他辩论,谁今年的生日不是“Once a life time”?可是他不听。你想:在高考前几周,租一个带音响的大仓库,开一个容纳两百人的生日派对!你现在知道我这题目说的“胆战心惊”的意思吧?接着连续失眠很多天。

每天晚上我脑袋里就是这幅图画
可是后来形势急转直下,这是我完全没有料到的。有天他告诉我:不办生日派对了。我怕中他圈套,小心翼翼地问:缩小规模?往后推?他说都不是,彻底不办啦,原因是他要亏本。他经过仔细计算,场地费,乐队费,饮料费,糕点费等开支巨大。我问道:不是朋友们会送钱送礼物吗?他说不会送钱,大部分人送一个贺卡,要么一盒巧克力,我收很多糖果又不能卖钱,我只能亏本贴钱,亏本生意我是不做的。
老爸当时那个高兴啊,心里就想到:这就是我在你们小孩子的时候让他们玩“大富豪” (Monopoly) 游戏的缘故。我在前篇“益智游戏的趣闻”一文里,深有感触地号召各位一定要让孩子们在小时候玩“大富豪”,从小建立经济头脑,这次歪打正着帮了我的大忙。

尽管他取消了办自己生日派对的计划,可还是继续参加同学的派对,有时是我深夜等在办派对同学家门口(一大排家长的车子在等候,特别是女孩子的家长最多)接他的,有时在朋友家过夜的,有时凌晨和一帮子同学走后门悄悄回家。直到10月份离考试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才停止所有生日派对活动,这下我才完全松了一口气。
这样到了高考开始的前一周,学校开了一个毕业典礼和一个庆祝晚宴。学生、老师和家长差不多有一千多人欢度美好时光。照相,三道正宗套餐,点心,酒水连连不断,祝贺不断,喜气洋洋。可是到了最后校长讲话,他一脸的不快,给大家讲了当天倒霉的遭遇。就在同一天大清早刚起床,警局来电话叫他赶快去报到,原来应届毕业生中有学生参加生日派对喝酒过度打人,要校长出来保。校长说这个私校是墨尔本最好的学校,风纪最严,有史以来还没有这种先例,出了这种事情让他无地自容,特别是一周后就要全面进人高考这个时刻。接着他拿起手机告诉大家,他收到另一个脸书上生日派对的邀请,他相信很多同学都收到,这个周末就在学校附近举办的一个几百人规模的大型派对。你们学生怎么办?你们家长怎么办?说得眼泪都要流下来,大家看了心情都很沉重。我一看同桌的家长都低头不语,我一边吃着牛扒,一边心里在想:“胆战心惊”的还不止是我一个,连别的家长、老师和校长都一样啊!

看着台上黑压压一片脑袋,心想:还好没有个个都办生日派对,不然我失眠一年

毕业典礼的宴会厅的打扮有点压抑,老校长的一席话更让大家伤感
所以要是你家有个乖孩子,从来不外出过夜睡觉什么的,我恭喜你,你很省心,但要注意适当地让他们有个社交圈子。
要是你家孩子时不时外出派对或是过夜睡觉,还是以劝说为主,让他们明白学生的本分是什么,不要拿前途开玩笑。
要是你家孩子已经中学毕业过了18岁大庆,我相信你一定曾经也有过如此揪心的经历,我们堪称难兄难弟。
要是你孩子还小,还是教他们从小多玩玩“大富豪”Monopoly的玩具,说不定关键时刻像我一样歪打正着排上用场。不过不管你如何做好准备,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多强,孩子到了12年,你必定还会有意外的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