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谷区(Visitaction Valley) 是旧金山东南部的一个社区,人口约3.1万人。我刚来美国时,曾在那里生活了两年。
2004年底,我们从亲戚家搬到访谷区。当时是在报纸上找的出租房,两房一厅,每月$650
住了几个月后,我才发现我们租住的MacDonald街不是出租广告上的访谷区,甚至不属于旧金山的范围。它实际上是处在Daly City (戴利市)的牛宫区,离旧金山地界有一百多米。

这里补充一下,牛宫Cow Palace 是一座位于附近戴利市的室内体育馆(1941年完工);在上世纪中后期,曾举办过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也曾作为NBA金州勇士队、职业冰球圣荷西鲨鱼队的主场,以及芝麻街现场与冰上冠军花式溜冰表演的场馆。当然到了二十一世纪,这座体育馆已经落伍了,偶尔看到它举办枪展(Gun Show)。
虽然居住地属于戴利市Daly City牛宫区,但由于戴利市公共交通并不发达,而我上学、上班的地方基本上是在旧金山,所以没有开车的我一般是步行前往旧金山访谷区,再从那里搭乘班次密集的公交车前往旧金山各地。
出了家门口左转,沿着Bayshore大道向北走,过了美国邮政信件处理中心,就来到旧金山地界;再走上五分钟,来到车站,向北可以坐车去旧金山市中心、中国城;向西则前往社区大学CCSF上学。
时间一长,我发现车站附近除了有商业区外,还有一个非营利的社区中心,有中文资料拿。于是,有一次我趁着它还开门的时候进去看看。

这间非营利机构名叫APACC(亚太裔社区中心),位于66号Raymond 街,其使命为“通过提供适合语言和文化的计划和服务,帮助加强生活在访谷区的亚太裔美国家庭的实力”。APACC的客户大多是英语水平有限或没有英语水平的中低收入移民家庭;目标是确保他们获得适应和自给自足所需的教育、资源和推荐形式的支持,让家庭蓬勃发展,让社区充满自信、健康、强大、和安全。
简单来说,亚太裔社区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为不懂英文的亚裔(主要是华裔)移民翻译信件、填写文件;开办兴趣班,让华裔移民有一个可以进行社交活动的场所;定期举办社区讲座,作为市府、警察局与移民社区之间的桥梁。
后来我才知道,附近的老人公寓是亚太裔社区中心得以设立的主要原因。道理很简单,每到举选时,市议员等候选人会来此拉票;而亚太裔社区中心的运作经费基本上来自市府(理论上是由市议员们批举,但是谁会去得罪选民呢?),这也是美国政治的一个特色。
这也和访谷区的历史变迁有关。访谷区过去是爱尔兰与意大利移民聚集区,其在附近的海军造船厂与工厂工作。二战结束后,非裔美国人逐渐搬入此区。1980年代后期,华裔新移民搬入访谷区,到本世纪初已达到一定规模。2024年,华裔占访谷区人口的55%,拉丁裔占25%,黑人和白人各占10%
访谷区居民以中下阶层为主,2024年家庭收入中位数为5.9万美元,不及旧金山水平的一半;房价中位数为95万美元,比旧金山平均水平低35万美元。
随着华裔移民的增加,亚太裔社区中心也开始大展拳脚。2005年初,亚太裔社区中心开展定期的周末补习班,面向当地的小学生。我被请为助教,辅导他们的数学;有时家长会迟点来接小孩,我则负责看管。这也是我在美国的第二份有薪工作。(第一份是在2004年夏天帮家长看管自闭儿童)
此外,市立社区大学在访谷区分校开设ESL英语班帮助新移民“扫盲”。区内有一间旧金山图书馆的分馆,我不时会去看书、看报纸、借书。Leland街上有一间小小的“惠信华人浸信会”,负责人是一对华裔传道人;如果我周末不去中国城华人教会的话,一般会去那里参加礼拜。
访谷区内有几大民生问题需要解决。
其一,访谷区被美国农业部指定为“食品沙漠”,几乎没有新鲜食品零售选择。几十年来,这里一直没有食品超市;直到我搬离访谷区十几年后的2024年,这里才有Grocery Outlet超市进驻。当地社区领?表示,附近的餐馆通常不会吸引外人来到该地区。他们认为Schlage锁????重建计划是振兴访谷区的关键
其二,旧金山安置低收入户的公民住宅“森尼戴尔计划”(Sunnydale Projects) 设在访谷区西面。该区最初是二战期间为军队建造的临时住房,战后成为低收入居民的永久住所。该住房项目处于破旧状态,并以犯罪猖獗和危险而闻名。

我搭乘15号巴士向西走时,曾多次经过那里,与好莱坞电影中的“贫民窟”无异。
2023年,非营利性机构与市府合作,重新开发Sunnydale 住房项目。现在部分街区已经得以拆除、重建。
访谷区的最大问题是治安。无论是暴力犯罪还是财产犯罪,都比旧金山平均水平更差。
晚上,我经常听到附近的警笛声。偶尔还可能有枪声(不确定)
2005年圣诞节前夜,我坐15号公交车回家。从访谷区的车站下车后不久,就在路上被一个疑似黑人小哥打劫。我没有受伤,仅损失了一个钱包和里面的几十块钱。
天亮后,我在APACC(亚太裔社区中心)负责人的帮助下,报了案。当时我英文不好,对方还帮我作翻译。过了约半小时,有两位在附近巡逻的警察向我录案,问了一些劫匪的基本情况(如身高、体重、年龄、外貌特征、有无武器等),还有事发经过,以及我的损失状况。问话外加翻译,花了半小时填完了报案表。离开前,巡警表示:如抓获疑犯就会通知我。但直到多年后也没有任何进展,估计也不了了之。唯一的变化是在犯罪地图上多了一个犯罪记录。也许这类案件发生得太多,警察也没什么精力去调查吧。
我刚在美国刚考上驾照后,曾在开车时遇上车祸;由于保险很贵,加上心理阴影,很长时间都不敢开车。此次遭遇抢劫后,晚上更不敢出门了。可惜学校有些课是在晚上上,有时不得不很晚回家;每次下车后走回家,都一步三回头,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就在这个时候,房东突然无预警卖房,并要求租客在交易完成前搬走。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房东。她是上海人,当时大概六十多岁。上世纪末,她带着女儿过来旧金山嫁给了一位老伯、并照顾对方十几年;老伯去世后,把这幢两层楼房作为遗产留给她(尽管老伯的亲生儿女有不同意见)。现在,房东表示要卖房回上海养老了。
我们急忙看中文报纸上的租房广告,最后锁定了日落区27街地下出租的一房一厅。虽然月租要$750,且空间较小;但胜在治安好、交通方便,离我即将就读的旧金山州立大学(SFSU)也不远。
2006年三月,我们就搬到了新住址。半个月后,旧房东以72万美元把原来我们租住的房子卖出;最近上网看了一下,那栋房子的市值已经升至120万美元了。
我又在访谷区的亚太裔社区中心工作了几个月。后来受不了通勤三小时才工作三小时的状况,介绍了一位大学同学来接替我的工作。就此离开了这片让我百感交集的访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