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狄更斯《荒凉山庄》人物埃丝特·萨莫森小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埃丝特·萨莫森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52-1853年间发表的长篇小说《荒凉山庄》的女主人公。 《荒凉山庄》过于冗长,有些考验读者的耐心,不过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埃丝特·萨莫森是这部小说中最成功的部份,是个有特色和深度的文学人物。

埃丝特·萨莫森是个一出生就被遗弃了的女孩子,由冷膜、刻薄的教母巴巴莉小姐以非常严酷的方式养大。 在她的童年,唯一可以讲述心事的对象,就是她的洋娃娃。 她忘不了小时候巴巴莉小姐狠狠地对她说: “埃丝特,你母亲是你的耻辱,你也是她的耻辱”。 她的出生就是原罪。 小时候的她很自卑,常常说: “我知道自己并不聪明。我向来就知道这一点”。 也很自责, 说自己不好,不爱她的教母。她说教母是非常好的人,是因为她自己是个坏孩子,才对这么好的教母爱不起来。 幼小的她没能明白的是,事实上,她不是个坏孩子,她没有罪,她只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孩子,一个被父母遗弃了的私生子。尽管幼小的她不理解那一切,但还是明白无误地感受到了她在巴巴莉小姐家里是个不被任何人爱的孩子。 这个可怜的孩子含着泪立志长大后要勤奋、知足、善良、对别人好,去赢得别人的爱。

埃丝特大约十四岁时,巴巴莉小姐死了。 一位年长的单身绅士约翰·贾迪斯先生出于慈善作了埃丝特的监护人, 委托了一位律师把埃丝特送进了一家很好的女子寄宿学校。在那所女子寄宿学校,埃丝特的谦卑和善良,赢得了周围人们的爱,埃丝特也非常感激那些人。 也就是说埃丝特在离开了巴巴莉小姐家以后,幸运地生活、成长在一个健康的环境。

在埃丝特大约二十岁时, 贾迪斯先生把她接进了他的家 - 荒凉山庄 - 作他的管家,与他的另外两个跟埃丝特年相若的被监护人少女婀达和少男理查德作伴。 埃丝特跟婀达成为了亲密的朋友,也从贾迪斯先生那里感受到了长者的爱。

狄更斯通过青年时代的埃丝特如何面对人生中的一次巨大灾难, 展现出埃丝特非凡的品质:坚韧、善良、自省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一天,因为埃丝特收留了一个生病的流浪孩子,她的侍女查理在照顾那个孩子时染上了病,埃丝特又在照顾查理时染上了病(天花)。埃丝特病得几乎死去,但还是活了下来。当她能坐起来时,觉得四周有点不对劲:

“可是,查理,”我往四下看了看说,“我经常用的那些东西,好像缺了点什么似的。”

可怜的小查理也学着我往四下看了看,可是,她装着摇摇头,好像什么东西都不缺似的。

“那些画都挂在原来的地方吗?”我问她。

“都挂在原来的地方,小姐,”查理说。

“家具呢,查理?”

“也摆在原来的地方,我只搬动了一两件,好让屋子更宽敞一点,小姐。”

“可是,”我说,“我总觉得身边缺点什么东西。啊,我知道了,查理,原来是镜子没有了。”

查理从桌子旁边站起来,装着好像忘了拿什么东西,跑到隔壁屋子去了。我听见她在那里低声哭着。

她明白了,是天花毁了她的容颜,为怕她看见了痛苦,她的侍女查理把镜子都藏起来了。对她这样一个还没有结婚的年轻女人,那是个非常巨大的打击。 狄更斯的这一段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埃丝特的勇气与坚韧:

后来,我…早早就打发查理去睡觉,跟她说那天晚上我用不着她侍候了。

因为我一直还没照过镜子,也从来没有让人把我的镜子拿来还我。我知道这是一个必须克服的弱点;可是在此之前,我总是暗自说,等我来到这个地方,再从头做起。因此,我一直希望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待一会儿,而现在既然这屋里就只有我一个人,我就说:“埃丝特啊,如果你想要过得快活,想要祷告上帝,做一个诚实的人,那你就得遵守诺言,小乖乖。”我是决定要遵守诺言的;不过,我先坐下来歇一会儿,回忆着上帝赐给我的种种幸福。接着,我就做了祷告,又想了一会儿。

我的头发并没有剪掉,虽然有好几次差点就剪掉了。我的头发又密又长。我把它放下来抖开,走到梳妆台的镜子前。镜子上蒙着一小块布帘。我把布帘拉开,透过耷拉下来的头发,照了一会儿,所以什么也没有看见。后来,我把头发撩开,望着镜子里的影子,发现那个影子在沉着地望着我,我也就鼓起了勇气。我的样子改变得多么厉害——噢,改变得多么厉害啊。起初,我觉得我的脸孔太陌生了,要不是刚才鼓起了勇气,我真想用手捂着脸退回来。过了一会儿,我对自己的脸孔就比较熟悉,那时候我才看清到底变了多少。我的脸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不过,我也想象不出所以然来,而且我相信,我就是想象出所以然来,也会大吃一惊的。

我从来就不是美人儿,也从来没认为自己是美人儿;可是,我从前决不是这个样子。我原来的样子完全消失了。感谢上帝啊,我现在也不用感到痛苦,只消洒下几滴眼泪,就不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了,我也能够怀着感激的心情,梳理头发,准备就寝。

紧接着的下面这段则表现了埃丝特的通情达理。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医生,伍德科特先生,钟情于埃丝特。这时埃丝特觉得自己已经毁了容颜,不该再带累伍德科特先生了:

有一件事情使我很为难,我在睡觉以前想了好长时间。原来我还留着伍德科特先生送的花哩。那些花凋谢以后,我就拿去晒干,夹在我喜欢的一本书里。这件事情没有人知道,甚至婀达都不知道。他当初送花给我的时候,我还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权保留他的礼物,也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对他太自私了。甚至在我的心灵深处(那是他永远不会知道的),我也不想对他太自私,因为我本来是可以爱他的,甚至可以为他牺牲自己。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我只把花当作一件纪念那无法挽回的往事的东西,而不把它当作别的什么东西,那么,我是可以保留它的。我希望没有人觉得这太无聊了,因为我当时是很认真的。

埃丝特这样做,并非出于自卑和对生活的绝望。恰恰相反,埃丝特始终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也始终对自己充满了自尊。不久后的这段遭遇,表现了埃丝特的自尊 —— 对内在的自我价值感的坚信。

另一位年轻人,律师事务所的职员格皮先生也曾钟情于埃丝特并向她求婚。埃丝特对格皮先生没有特别的感情,于是拒绝了他的求婚。但格皮先生曾表示无论如何愿意为她效劳,去调查她的出生。埃丝特毁容后不久,因为别的原因,发觉格皮先生的调查会对别人有不好的影响,于是去请求格皮先生不要继续调查了。格皮先生在接待埃丝特时,看见了她容貌的巨大变化,非常恐慌,害怕埃丝特在这样的情况下回头来纠缠他(也说明他对埃丝特的了解非常肤浅),面对这令人尴尬的处境,埃丝特的表现非常落落大方,也没有对格皮先生怀有任何仇恨。这段对话有点长,但对埃丝特和格皮先生的描写都很生动而且有深度,我把它全文抄录如下:

当我把面纱撩起,我很难相信,真有人会像格皮先生那样,转眼间就满脸通红,神色变得那么厉害。

“我写信请您允许我到这里来找您谈一谈,”我说,“而不愿上肯吉先生的事务所去,因为我想起了您有一次在私下跟我谈话时曾经提到这一点,我恐怕,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可能会使您感到不安,格皮先生。”

我相信,尽管如此,我实际上还是使他很不安。我从来也没见过有人这样吞吞吐吐、这样狼狈不堪、这样张惶失措。

“萨默森小姐,”格皮先生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请您原谅,可是就我们这一行来说——我们——我们——觉得有必要说清楚。您刚才提到某一次的谈话,小姐,当时我——当时我的确表示——”

他喉咙里好像堵着块什么东西,怎么也咽不下去。他用手按着那里,一边咳嗽,一边装出难受的样子;他又试着把那块东西咽下去,又咳嗽,又装出难受的样子;他东张西望,并翻弄着法律文件。

“我忽然觉得有点头晕,小姐,”他解释说,“差一点就支持不住了。我——唔——常犯这种病——唔——我的天!”

我等了他一会,让他定下神来。就在这个时候,他把手放在脑门上,然后又放下来,然后又把椅子拉到他身后的那个角落里。

“我刚才的意思是,小姐,”格皮先生说,“——哎哟——我看一定是支气管有毛病——嗯!我的意思是,您那一次对我的表示拒绝得很好。您——您大概不否认这一点吧?虽然现在没有证人在场,不过——您要是承认这一点的话,那您心里也就觉得舒坦一些。”

“我当时拒绝您的建议,”我说,“是没有提出任何保留和条件的,这一点完全可以肯定,格皮先生。”

“谢谢您,小姐,”他答道,一边不安地用他那双手量着桌子的长度。“您这样说很好,我很佩服您。唔——我一定是得支气管炎了!——一定是支气管有毛病——唔——如果我说,我当时的表示是最后的表示,这件事已经完结了,您大概不会生气吧?——其实我也不必多此一问,因为像您这样一位通情达理的人,或者任何一个通情达理的人,都会了解当初的情形。”

“我很了解当初的情形,”我说。

“也许——也许您不否认当初曾经拒绝我吧——唔——拘泥形式可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可是,这对您来说,心里可能舒坦一些,小姐。”格皮先生说。

“我绝不否认这一点,”我说。

“谢谢您,”格皮先生答道。“我实在佩服您。由于我在生活上已经作了安排,再加上那个我无法控制的环境,我很抱歉我没有办法恢复我那个建议,或者以任何形式把它重新提出;但是将来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唔——我一定是永远感到亲切的。”格皮先生的支气管炎帮了他很大的忙,他那双手也不再量桌子的长度了。

“我现在就把我想说的话对您谈谈好吗?”

“非常荣幸,”格皮先生说。“我相信您是个通情达理和很有见识的人,小姐,您一定——一定是光明正大的;同时,不论您想说什么,我都愿意洗耳恭听。”

“那一回,您很客气地对我暗示说——”

“对不起,小姐,”格皮先生说,“我们最好不要脱离当初的谈话而去谈什么暗示。我不承认我当时作了任何暗示。”

“您那一回说,”我重新开始,“您将来调查清楚我的身世以后,就可能改善我的地位和增进我的幸福。我想,您是因为大致了解我过去是个孤儿,而我所得的一切东西,又都是贾迪斯先生恩赐的,所以才产生这种想法。现在,格皮先生,我来求您的唯一目的是,请您放弃您打算通过这种方法为我效劳的一切想法。自从上次生病以来,我就常常想这件事情,尤其是最近,我想得更多。因为不知您什么时候又会想起这件事,又会在某一方面采取行动,所以我终于决定来见您;我可以肯定说,您的想法全都错了。关于我的身世,您不可能调查出任何足以使我幸福和给我快乐的事情。我很了解我自己的身世;我完全有资格向您保证,您这样做绝不可能增进我的幸福。也许,您早就放弃这个想法了。如果是这样,那就请您原谅,我这次来给您添了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不是这样,那我求您相信我刚才给您作的保证,从此放弃这个想法。为了让我平平静静过日子,我请您这样做。”

“我必须坦白说,小姐,”格皮先生说,“您这番话的确表明您是通情达理和很有见识的,这我刚才已经表示过钦佩了。您这样有见识实在叫人高兴;如果我刚才对您的意图有任何误解的话,那我准备向您道歉。不过,我这里虽然向您道歉,但也希望您能了解我的意思——我只是就今天谈的事情向您道歉,关于这一点,像您这样一个通情达理和极有见识的人自然明白有必要这样说。”

我必须替格皮先生说明,他刚才那种不停咳嗽的情况已经大大好转了。他似乎很高兴能答应我要他做的事情,他还感到惭愧呢。

“如果您能让我一次把话说完,不再打断我的话,”我看到他正要说话,便接着说,“那我一定很感谢您。先生。我今天来见您是尽可能不让人知道的,因为您那次把您的这种意见说给我听的时候是信任我的,对于您的信任,我确实表示过要尊重——而且,您一定也记得,我一直就是尊重的。我刚才已经说过我生了一场病,所以我确实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很了解,我现在就是求您帮个什么忙的话,也用不着不好意思开口了。这就是我现在提出这个请求的原因;我希望您能对我多加体谅,答应我的请求。”

我必须替格皮先生再说一句公道话:他似乎越来越感到惭愧了,而且当他红着脸回答的时候,他那样子一方面是惭愧到了极点,一方面却非常诚恳:

“我以我的名誉、我的生命、我的灵魂来担保,萨默森小姐,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一定按照您的愿望去做!我以后绝不再做任何违背您的愿望的事情。如果您觉得有必要的话,我可以为这个发誓。关于这次所谈的事,”格皮先生接着往下说,他说得很快,仿佛他在背一段很熟的话似的,“我答应您的都是实话,千真万确,绝无虚假,所以——”

“我很满意,”这时候我站起来说,“我很感谢您。”

狄更斯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女性斯多葛主义者。 她知道人生就是这样,有得有失。当有所得的时侯,最好是感谢自己的运气,感谢帮助了你的人; 而当遭遇损失甚至灾难时,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你只能咬紧牙关隐忍。埃丝特不幸的童年,成就了她的善良、通情达理、知足、坚韧、和豁达, 拥有内在的力量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对别人的善意和帮助充满感激,也能宽容像格皮先生那样有些缺陷的一般人。

现代社会似乎过于强调社会正义,以至人们都觉得社会和他人亏欠了他们很多;毫无个人责任感,不是自己去努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是一味要求社会和他人无限完满,并美其名曰“追求社会正义”。这实际上是在鼓励一种极端贪婪的人格,也造成了一个极端贪婪的社会。

觉晓 发表评论于
谢谢,想起来了。那个法国女人曾经是贴身女仆,为了报复。刚才还特意看了中文版,快速。
浮世文心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Mademoiselle Hortense. Chapter 54.

“Because I take you into custody on a charge of murder, and you
don’t need to be told it. Now, I want to be polite to one of your sex and
a foreigner if I can. If I can’t, I must be rough, and there’s rougher ones
outside. What I am to be depends on you. So I recommend you, as a
friend, afore another half a blessed moment has passed over your head,
to go and sit down upon that sofy.”

……

“I went home, Sir Leicester Dedlock, Baronet, at night and found
this young woman having supper with my wife, Mrs. Bucket. She had
made a mighty show of being fond of Mrs. Bucket from her first offering
herself as our lodger, but that night she made more than ever—in
fact, overdid it. Likewise she overdid her respect, and all that, for the
lamented memory of the deceased Mr. Tulkinghorn. By the living Lord
it flashed upon me, as I sat opposite to her at the table and saw her
with a knife in her hand, that she had done it!”

觉晓 发表评论于
请教,小说里那位被杀律师,Mr.Tulkingorn,到底被谁杀?我读完,时间拖得长,这个忘记了。
浮世文心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谢谢!初到贵地,请多关照。
觉晓 发表评论于
“主要是指Mrs. Jellyby吧”是的,我想Alice Munro继承了…
欢迎来到文学城!
如果早几年,有不少博友写书评。可惜离开了。
祝写博愉快!(“搬家”愉快)
浮世文心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查字典是对的。中英对照有利有弊:利是如果自己对英文理解错了,看看别人的不同理解能给自己提个醒儿;但如果翻译的水平不高,就得不到这样的帮助;最大的弊是要花双倍的时间。我觉得最有帮助的是: 1. 查字典 2. 字义都理解后还有疑难的,借助ChatGPT弄明白句子结构。我从前在英语语法上下过功夫,对英语语法和句子分析方面的(英文)词汇比较熟悉。有了ChatGPT后感觉这样使用专门的句子分析术语跟它交流,结果极好,可以说没有什么句子弄不明白了。还有,跟ChatGPT交流要用英文,不要用中文,因为它主要是用英文训练的。

“然而,我总觉得狄更斯的man gaze ,在她的婚姻上。” 没看明白是什么意思。

“对慈善事业钟情的男女讽刺”, 主要是指Mrs. Jellyby吧。我也很欣赏这个人物塑造。一直想写篇有关帖子。
觉晓 发表评论于
这本我开始都是对照网上中译读,后来找不到中译或读着读着读进去了。也查字典。
埃丝特·萨莫森可圈可点的品质你写到了。
然而,我总觉得狄更斯的man gaze ,在她的婚姻上。
小说吸引我的,包括对慈善事业钟情的男女讽刺,世态,对那个讲“风度”的绅士暗讽。
我第一次读狄更斯,竟是这本长篇。本来不爱读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太老。可是读着当作维多利亚社会历史课外书,有益。
浮世文心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新桃换旧符168' 的评论 : 谢谢阅读及赞同。
浮世文心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那就是已经读了一千页了!只剩10%就到马拉松终点了。加油!能读英文原著是个人生活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新桃换旧符168 发表评论于
说的有理。。。

现代社会似乎过于强调社会正义,以至人们都觉得社会和他人亏欠了他们很多;毫无个人责任感,不是自己去努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是一味要求社会和他人无限完满,并美其名曰“追求社会正义”。这实际上是在鼓励一种极端贪婪的人格,也造成了一个极端贪婪的社会。
觉晓 发表评论于
我在读英文版,半年了,断断续续坚持,还剩一百多页。有次和西人邻居聊起,她大意说狄更斯小说里有苦难,但是总有希望。
再坏的时代,环境,能坚持下去,狄更斯笔下的女性,仍然传统,但没有垮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