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各种尝试,手忙脚乱,突然发现已经到了期中,必须有一个考试成绩在成绩单上的时间了。赶紧抓着徐老师再问一遍要怎么考试。前面徐老师已经给我讲了无数遍,我就是没想通。很幸运这次我听懂了!
我们一直以为考试是一个尺子,测量每个孩子懂什么不懂什么,哪个孩子知道得比另一个孩子多。如果一个单元教纲要求理解的东西他只知道50%,那他就是不及格。可这样对孩子的打击是无比巨大的。估计第一次考试下来半个班级就没有动力再学了。在徐老师的引导下我决定把考试从一个测量谁懂百分几教纲要求的工具变成一个激励学生的工具,换句话说不管他们考多好只要认真做题了,那就能得一个好分数。如果他们考试之后还能够跟别人学些东西,进步了,就能拿A!考试的重点不在于他们已经掌握了多少,而在于他们成长多少。当然这个评判有很多主观成分,过程肯定会有一些不够精准的地方,那么一两个孩子孩子偷奸耍滑,混过去拿了一个假的好分数,这个害处远远少于打击了半个班的积极性。这次考下来,除了极个别闹情绪的犯困的都很认真地回答问题了,全部及格!等周一再给他们一些机会互相学习,估计大半个班级能拿A。
我也很感激徐老师的方法就是题目多到几乎没有人能做完,参杂着低中高各种难度级别。这样学生可以在题目里挑选适合自己做的来展现他们技,最强的孩子也能够看到自己还不会的内容,因为压根还没教,最弱的学生也能够找到自己学会的内容去展示,大家都很有积极性,而老师也能很精准地了解到孩子的水平。孩子们考得很开心,完全不需要去作弊什么的。
徐老师的考试还有一个非常反主流的地方就是要限制时间,要让学生体会到数指头比会加法慢,而会乘法就更快到能飞起来,这样孩子们才有动力不断去学更有效率的方法。
我今天一边改考卷,一边享受着孩子们的用心,而不像以前那么烦躁孩子们怎么还没学会!我能感受到他们离我的要求还差在哪个地方。特别享受的是我放开让孩子们去思考之后,孩子们八仙过海的各种神奇思路。我们的孩子太聪明了!我真心相信在这套系统里,孩子们每天都能沉下心来练数学,又能享受自创方法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哪怕我啥内容也不教,一年下来他们使劲练互相学,那进步都会非常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