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字之辨:到底有没有贬义?

supercs88 (2024-08-29 16:22:10) 评论 (21)

今天和江天云月的争执是从“夷”字引起的。他认为有贬义,我认为没有。

我对“夷”字的解释是指中国古代的东方族群,即东夷;后泛指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明清以后用来指外国人。

查查字典:夷,平也。古代东方部族多以弓箭为武器,故以夷指东方部族。

《说文 大部》:“夷,东方之人也。”

这里没有说它有贬义的意思。

江老哥提出,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里孔子是夸夷狄的,意思是说诸夏竞于僭篡而无君臣之道,反不如夷狄之有君,说华夏不如夷狄。更证明了“夷”字没有贬义。

维基百科上对“夷”的解释是:

“夷在古代并没有野蛮的贬义,还是意指“仁者”,如孔子曾抱怨若中国不能待还不如去夷人的地方。”

维基上没说孔子的原话,孔子是这样说的: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刘禹锡的《陋室铭》很多人都读过,最后一句:“子曰:何陋之有?”就是从这里来的。

我使用证据时,很少使用维基百科,基本上不用百度,太流野。维基上说的“夷”指“仁者”,我不太认同,但贬义是肯定没有的。

不打不相识,拙诗一首赠江老哥。

七绝 -《赠江天云月老哥》
江风剪剪拂江洲,
天水相连一色秋。
云下冯夷空自舞,
月中仙子可知愁?

冯夷是中国古代神话里的河神,如果“夷”有贬义,岂不是对神的不敬?

如果认为在这里“夷”不作“外族”解,那么读者可以了解一下唐代诗人戎昱的故事(注意他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