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读边聊《翻身》记(五)

打印 (被阅读 次)

什么是帝国主义压迫,现在的中国人都没有体会了,他们感受最强烈的是新三座大山,对老的三座大山没有感觉了。这说明从前压在中国人身上的三座大山不存在了,可在旧中国,这三座大山是实实在在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

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制造了无数苦难。其中帝国主义制造的苦难最为强烈,让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深受其害。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就通过战争,战争赔款和宗教来压迫和分裂中国。这个战争压迫,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达到顶峰。除了西北和西南偏远地区外,大多数中国人都沦为亡国奴。在华北共产党敌后根据地的人民虽然没有沦为亡国奴,但遭受的是更为残酷的战争。日本鬼子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对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所到之处,皆为瓦砾。

因为张庄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属于沦陷区,所以没有遭受三光政策的残害,但亡国奴的滋味是尝到了。鬼子占领张庄的头一天就踩死了胡雪贞六岁的儿子,之后的张庄人就活在日本鬼子的恐怖统治中。因为潞城处在沦陷区与太行上抗日根据地交错地区,张庄也属于日军占领区的前线地区,而日军对沦陷区百姓的压榨是及其残酷的。

“他们日益压榨沦陷区的村庄,抢走饥民的最后一点粮食,把老百姓的牲口宰了吃掉,房上的橼檩、门板被拆去烧火。由于日军迫切需要驻军和修筑工事,村里的青、壮劳力都被拉入伪军和劳工队里。如果把游击区的痛苦比作阴间煎熬的话,那沦陷区里受的就是炼狱里的炮烙了。”(P103)

在艰苦危险的形势逼迫下,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潮流:一个是抗战的潮流,一个是投敌的潮流。在张庄就有人选择抗战,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组织,也有人选择投敌,为日寇效劳。

日军打过来时,张庄的地主乡绅们一开始摸不清形势,不知道日军会占领多久,所以都隐退了,不敢公开投敌,当时张庄的敌伪政权由天主教徒地主樊朴之牵头成立,所有行政人员都由张庄的天主徒担任。中农周梅生被指派为文书,周梅生又推举贫农尚石头当了村长。

伪政权虽然和以前一样也是征税征粮、摊派劳役、征兵和维持治安,但比过去更为严酷,手段更为野蛮。伪村吏征粮不是根据农民粮食的多少,而是根据日军的需要。他们挨家挨户征粮,后面跟着日军和伪军,谁家粮食给的不够就会遭受毒打。很多家里没有有余粮的都吓跑了。

劳役也十分繁重,除了地主和伪官吏外,其余人不管什么理由都不能免除。1943年,日军在无人地带修炮楼,全村男劳力都被派去干活,有一个叫武魁的贫农,因为正在给家里的房子换屋顶,没法停工,就雇了个孩子去顶替,结果他被逮捕,并被打断了一只胳膊一条腿。在全村老乡的哀告下,他在被活着抬回家。

日军的残酷手法不仅没有吓倒中国人民,反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正是日本的残酷压迫,才为共产党敌赢得了人心。毛泽东后来为啥说要感谢日本军国主义,当然不是欢迎日本侵华,而是感谢日本这个反面教员,教育了中国人民,让那些国民党反动派们暴露出了汉奸的面目,为日后的中国革命扫清了道路。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军当伪军的基本都是国军。在四十二万五千伪军中,60%都来自国民党军队。而国民政府不仅出了个汪精卫,连老蒋也是曲线救国的设计师,把投敌美其名曰为“曲线救国”。

 

为人父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mithmaella' 的评论 : 抗日期间没有土地革命,只有减租减息运动。这个后面会写到。
smithmaella 发表评论于
抗日的时候就有了地主富农中农等成分划分了?还以为是土改发明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