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months ago 最感动的是鲁迅先生的遗嘱:忘了我—他在当时是格旧创新的启蒙家,但当他的人生走到尽头,他却怕自己成了国人未来思想文化继续向前迈进的阻碍,这是他的大爱,终其一生追求真理,一旦自己可能成了时代进步的绊脚石,那就应该舍弃、忘却,深深致敬,小乌老师深入了他的思想和内心,让我看到有血有肉的鲁迅先生 []
@howiechang3225
4 months ago
台灣的小、中、高學生教科書是不讀魯迅的文章,接觸魯迅的作品是當兵退伍後,跟朋友的父親聊天時他極力推薦的,朋友父親是某大學中文系畢業,當年的高級知識份子,我買不到全集,書攤只有短篇小說選集,買回閱畢,帶給我蠻大的衝擊!那是從我沒想過的另一面看人性,當年會覺得醜陋,但隨著年紀越大再多看幾遍,把自己丟在那個年代,思索文化、教育、地方風俗....民智未開、當故事看吧!
但長久以來還是有很多人拿魯迅的文章做文章!這是不可避免的!而令我感到費解的是,幾乎中國人都讀過魯迅,卻逃不出小說中人物的宿命。
@chenluting9093
4 months ago
鲁迅先生生活的时间犹如一段人民觉醒的年代也是一段混沌的年代,鲁迅先生说得话与写得字仿佛一把手术刀毫不留情割裂那个社会黑与脏,当得起民族魂的分量。
TJKCB 发表评论于
@andylee5103
1 month ago
另一位大家的名言. 「深入研究一個民族,你會發現,他們的思想配得上他們的苦難。」- 巴金
@savannah4584
4 months ago
太爱小乌这期节目,让人几次泪目!鲁迅先生是真的称得起“先生“的,他的为人,他的才华,他的气节,鲜有人能与之比肩!他和藤野先生的故事从小就读,今日才了解两人之间隽永的师生之情,既温暖又透着东方人的克制和含蓄,像看了一部老电影。他和许广平的爱情,只一句话就倒出来他们之间互为知己的美好和对现实的无奈,不得不说小乌的文稿真是太棒啦!能看到这样的节目很幸运
@user-hv7be6nc4s
@user-hv7be6nc4s
4 months ago
鲁迅是那个别人都在麻木沉睡,而他却早早醒来的人,但放眼四周虽极力呐喊却无人应答而且漆黑一片,若不向这黑暗低头重新睡去,那就只有痛苦的清醒,鲁迅若是依然健在,我想他也不会快乐,这夜并未散去,只不过让人们沉睡着的床铺条件改善了而已罢
2
Reply
@YS-wx5hs
@YS-wx5hs
4 months ago
之前,我总会把小乌与老高做比较。经过这一期,小乌在我心里比老高要高。谢谢你,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力所能及地勇敢地做出贡献。100年后的中国其实还在鲁迅的时代打转,可惜像鲁迅先生那么纯粹,勇敢和精进的中国人寥寥无几。我也为自己的懦弱,懒惰感到羞愧。 我会像鲁迅先生好好学习,从今以后,勇敢勤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那一份。
4
Reply
@SKubric
@SKubric
2 months ago
鲁迅在中国大陆不仅是现代作家神坛第一人,也超越一般作家成为一门学问。中国大陆有鲁迅研究所。一个人能有一个专门研究他的学术机构可以想像鲁迅在中国人重新崛起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藤野先生等文章也是课本上大家记忆最深刻的课文之一。现在呼唤鲁迅的声音更加强烈了
TJKCB 发表评论于
@virginiashi1262
4 months ago
鲁迅的文章就是十五六岁时从你耳边擦过的一支箭,十数年后你猛然回头,这支箭正中你胸口。中学教材剔除鲁迅先生的文章绝对是学生们的损失。学的时候可能并不能体会到鲁迅先生的精神,甚至觉得文章晦涩难懂,但是很多年后有一天,脑子里突然就闪现出曾经背诵过的句子。
@fu666yuet
10 days ago (edited)
魯迅之所以出名,主要是他寫很多批判人性的文章,人性千古不變,無論處在哪一個時代都好,他寫的東西好像剛剛發生一樣。
@user-lu3lk4bo2x
4 months ago
從魯迅先生的一生,學到了: 人生不在乎活得多久,只在乎其思想能否影響後輩子孫; 生命的精髓: 縱使活得歲數短,其質精,造福世人,不枉此生; 活得歲數長,其質劣,拖垮所有人,此生=0
4 months ago 最感动的是鲁迅先生的遗嘱:忘了我—他在当时是格旧创新的启蒙家,但当他的人生走到尽头,他却怕自己成了国人未来思想文化继续向前迈进的阻碍,这是他的大爱,终其一生追求真理,一旦自己可能成了时代进步的绊脚石,那就应该舍弃、忘却,深深致敬,小乌老师深入了他的思想和内心,让我看到有血有肉的鲁迅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