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页
新闻
读图
财经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时尚
旅游
影视
博客
群吧
论坛
电台
热点
原创
时政
旅游
美食
家居
健康
财经
教育
情感
星座
时尚
娱乐
历史
文化
社区
帮助
advertisement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放大古人的画,看到了意外的东西
放大古人的画,看到了意外的东西
2023-04-05 06:50:30
尹思泉
学者,诗人,书画家,一级美术师。职业认证网球教练。现任“北美中红书院”主席,”中华文化交流大使“等职。号白水道人,老泉,画泉(多用于画款),西邑翁...
首页
文章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放大古人的画,看到了意外的东西
书法欣赏
2023-04-02 07:29
Posted on
江苏
古人的画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你想不到的东西,细看真的是很有意思
其实,古人创作的国画里
还有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的东西
用心考究起来简直乐趣无穷
不信?那这次咱们就来看看
古画里的细节之趣
你一定会惊呼
原来古人这么时髦
往画面里塞了好多东西
此物叫枕凳
可以算作一种枕头
中医也经常请患者把手搭在上面
按听脉象
▼
枕凳面板微凹
长不及尺,高三寸许
凳上常备特制棉垫
用带和四足系牢
唐代张萱的《捣练图》
大名鼎鼎的传世名画
里面居然有一把熨斗
▼
虽然造型和现在不太一样
但熨斗确实是很早就被发明出来了
唐诗《捣衣曲》里写道
重烧熨斗帖两头
与郎裁作迎寒裘
说的就是用熨斗烫衣服
古人的智慧真厉害
说起古人的智慧
在山西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中
有一个算命先生
腰间居然佩带着一个罗盘
▼
这是罗盘最晚在宋代就产生的明证
比西方早了好多年
下面这张古画
是清代姚文翰作品的局部图
仿的是宋代《茗园赌市图》
▼
图中用来加热茶水的小炭炉
非常精致小巧
可以随手携带
可见古人很会享受呢
同样是宋代的画作
《五百罗汉图》里有人踩着双拖鞋
还是“人字拖”哦
▼
明代的《童戏图》里
有一只推车
是古代的幼儿学步车
▼
都说了古人很有智慧
也很懂享受
那当然要把好东西给孩子嘛
在《清明上河图》里
虹桥的四角立有四根木杆
每根木杆顶上都有一个鸟形之物
▼
这东西叫“五两”
以五两重的鸡毛制成
它不是用来装饰的
而是古代的测风仪
只要看鸟头朝向哪个方向
便可知道风向
是现在风向标的老前辈
还是《清明上河图》
一个路边摊挂着“香饮子”的招牌
卖的是宋朝人的饮料
可谓奶茶店的先驱
▼
《东京梦华录》说
六月时节,汴梁到处都在卖饮料
冰雪凉水、荔枝膏
皆是消暑佳品
不必奶茶味道差,还更自然哦
此物为隐几
一种供休息用的躺坐器具
▼
隐几最早在《孟子》一书就有记载
几千年的历史
如果你试着在家里把腿搭在凳上
会发现这种姿势躺着非常舒服
啊,又一个故人会享受的证明
从明代的《南都繁会图》里
我们可以找到好几个戴眼镜的老人
▼
显然,对于明朝人来说
老花镜已是市井间的寻常之物了
同样,墨镜在我国也不算新鲜事物
看,这幅画里有间眼镜铺
一名顾客正在试戴墨镜
真时髦呢
▼
都说时尚是个圈
很多现在流行的东西
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要不是古画里记录下来
后人还以为老前辈们什么都不懂呢
可见中国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
也是一种历史的传承工具
这更激励我们要学习国画,画好国画
不忘根本,方得始终
登录
后才可评论.
今日热点
UCLA教授陶哲轩帮助美国拨乱反正
雅美之途
Let Trump Be Xi For One Day
danubeB
敬畏生命——我友人与阿尔茨海默症
加拿大姥姥
人到半百换条道
玉兰树
上海人学做西安美食:甑糕
joycewu12
第六颗翠玉白菜
龙华六月雪
我的一点饮食做“减法”的体会
码农白兰度
阿拉斯加的美比任何地方都宏大
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
中国应和美国一起痛揍印度?
朱头山
马克谈天下(523) 转:强制全民社保,对比台湾看看
markyang
中国MEMS领域几个创业神人| 美国企业纷纷躺平?
硅谷工匠
除了南京照相馆,中国还有哪些照相馆。
蒋公子
特斯拉投资的宏观看法。。。。
三心三意
大千还有多少个人记得这个当年的热门话题人物?
snowboy128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一周热点
回国感受之三:东西太便宜了
彩叶
为什么说上了60岁需要注意调整资产结构?
袋鼠国Bob
名校凤凰男背负重担, 婚变
BeijingGirl1
退休后选择平层房Ramble House的不利之处
如山
两段触动人心的台词
多伦多橄榄树
医路心语(65)医生挣多少?
南山无言
帮人之前先想因果 路终须自己走
康赛欧
回国杂谈----医疗的优劣(一)
布鲁司
中国的西歺之都一哈尔滨
世界在我心中
退休后又摔了
帕格尼尼
退休金缴税公平吗?
我生活着
更年期,发量增加,减重十斤,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巷草
滥用信用卡争议程序,夫妇锒铛入狱(图)
菲儿天地
开通博客-回忆被离婚的那一瞬间
NinaLin23
advertisement
放大古人的画,看到了意外的东西
切换到网页版
尹思泉
名博
给我悄悄话
博文列表
放大古人的画,看到了意外的东西
尹思泉
(2023-04-05 06:50:30)
评论
(0)
放大古人的画,看到了意外的东西
书法欣赏
2023-04-02 07:29
Posted on
江苏
古人的画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你想不到的东西,细看真的是很有意思
其实,古人创作的国画里
还有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的东西
用心考究起来简直乐趣无穷
不信?那这次咱们就来看看
古画里的细节之趣
你一定会惊呼
原来古人这么时髦
往画面里塞了好多东西
此物叫枕凳
可以算作一种枕头
中医也经常请患者把手搭在上面
按听脉象
▼
枕凳面板微凹
长不及尺,高三寸许
凳上常备特制棉垫
用带和四足系牢
唐代张萱的《捣练图》
大名鼎鼎的传世名画
里面居然有一把熨斗
▼
虽然造型和现在不太一样
但熨斗确实是很早就被发明出来了
唐诗《捣衣曲》里写道
重烧熨斗帖两头
与郎裁作迎寒裘
说的就是用熨斗烫衣服
古人的智慧真厉害
说起古人的智慧
在山西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中
有一个算命先生
腰间居然佩带着一个罗盘
▼
这是罗盘最晚在宋代就产生的明证
比西方早了好多年
下面这张古画
是清代姚文翰作品的局部图
仿的是宋代《茗园赌市图》
▼
图中用来加热茶水的小炭炉
非常精致小巧
可以随手携带
可见古人很会享受呢
同样是宋代的画作
《五百罗汉图》里有人踩着双拖鞋
还是“人字拖”哦
▼
明代的《童戏图》里
有一只推车
是古代的幼儿学步车
▼
都说了古人很有智慧
也很懂享受
那当然要把好东西给孩子嘛
在《清明上河图》里
虹桥的四角立有四根木杆
每根木杆顶上都有一个鸟形之物
▼
这东西叫“五两”
以五两重的鸡毛制成
它不是用来装饰的
而是古代的测风仪
只要看鸟头朝向哪个方向
便可知道风向
是现在风向标的老前辈
还是《清明上河图》
一个路边摊挂着“香饮子”的招牌
卖的是宋朝人的饮料
可谓奶茶店的先驱
▼
《东京梦华录》说
六月时节,汴梁到处都在卖饮料
冰雪凉水、荔枝膏
皆是消暑佳品
不必奶茶味道差,还更自然哦
此物为隐几
一种供休息用的躺坐器具
▼
隐几最早在《孟子》一书就有记载
几千年的历史
如果你试着在家里把腿搭在凳上
会发现这种姿势躺着非常舒服
啊,又一个故人会享受的证明
从明代的《南都繁会图》里
我们可以找到好几个戴眼镜的老人
▼
显然,对于明朝人来说
老花镜已是市井间的寻常之物了
同样,墨镜在我国也不算新鲜事物
看,这幅画里有间眼镜铺
一名顾客正在试戴墨镜
真时髦呢
▼
都说时尚是个圈
很多现在流行的东西
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要不是古画里记录下来
后人还以为老前辈们什么都不懂呢
可见中国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
也是一种历史的传承工具
这更激励我们要学习国画,画好国画
不忘根本,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