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电影“The Power of the Dog”

打印 (被阅读 次)

在看完这部电影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太太和我都禁不住回头讨论这部电影。最近看到陈默博主的影评 “我看‘The Power of the Dog’”( https://bbs.wenxuecity.com/bbs/myhouse/11265334.html ),不禁拍案叫好。搏主对于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内心的理解准确,到位,而且有深度。尤其难得的是,博主对导演明里暗里设下的重重叠叠的坑(隐喻)都能洞察把握,或者像博主自己说的没有被导演“难倒”,确实令人佩服。博主的新片介绍既引人入胜又恰到好处,体现了博主很高的水平。好文章。

不过尽管如此,对于电影本身仍然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因此想顺着陈默博主的新片介绍接着点评几句,算是观后感吧。当然,如果您打算将来要看这部电影,为了躲开剧透,请就此打住。

这是一部另类的西部片,里面荒野,牧场,牛仔,客栈,友情,仇恨,死亡,一样都不少。所不同的,是它从性别,性取向和性格三个层面对两个主角,Phil 和 Peter,的复杂心理和人格作了一个细致而完整的展示。导演Jane Campion 对这三个层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把握,可圈可点。

Phil 高挑挺拔,眼神犀利,同时也手段高强,是一众牛仔的受尊敬的老板和崇拜偶像。但同时他又为人冷峻孤傲,甚至阴损刻薄。在餐馆里对其他客人盛气凌人,对Peter的娘炮举止肆意羞辱,对Rose的欺凌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靠着一幅硬汉做派,Phil展示了他男人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导演又细腻地刻画了他深藏的内心。随着他曾经的好友兼恩师Bronco 名字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及,随着我们看到他远离牛仔和妓女的舞会独自回到漆黑的旅店,随着他在一处不为人知的溪边的私密的举止,人们终于明白,Phil是一个同性恋。得知了Phil的性取向,他的看似矛盾而复杂的性格就有了一个顺理成章的新解。还记得电影 “断背山”吗?那是讲1963年的怀俄明,而Phil生活的时空,是1925年的蒙大拿,早了40年。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于将同性恋视为少数人的自然选择,但同性恋在那时却被看成是堕落的社会病甚至是变态的性犯罪。因此,Phil的硬汉的宣示,只不过是保护自己隐秘的性取向的一层外壳。他那看似冷血的性格和粗暴的待人接物方式,是对他内心感受到的来自各方面的敌意和歧视的反弹。导演并没有刻意地表现Phil所受的伤害,但她确实给出了一些蛛丝马迹。当州长来访两兄弟的父母对Phil的态度明显比对George的态度冷淡,显得怪异。而在Phil的葬礼上老母亲塞给Rose的首饰以及老父亲答应来过圣诞节都似乎表明,Phil的死使得父母一家和George 一家有了正常的家庭关系。George的态度更耐人寻味。电影开头不久,Phil 和George 连镳并驾,Phil 热切地建议弟弟一起进山像Bronco那样打鹿烤鹿肝吃,George却拉长了脸一言不发。导演花了很多篇幅来展示两兄弟的亲密:两个成年人仍然合睡一张小床;Phil每逢喝酒就寝都要招呼弟弟,等等。然而奇怪的是,当Rose带着George在山头跳舞,George留着泪说,不再孤身一人真是太好了。这样看来,George对那个无微不至的哥哥并没有多少家人的温情。所以,尽管外表光鲜亮丽,Phil的命运其实更加悲催:真实的自我和内心的欲望都必须压抑,年轻时的恋人的离去久久不得释怀,家人对他私生活的抗拒和抵制。有了这多重的压力,应该不难解释Phil 对Rose不近人情的心理折磨,以及对Peter跳跃的极端激情:先是厌恶后来依恋。

Peter是一个在外形和行为举止上都很女性化的角色,他白皙修长,有灵巧的手指和会说话的大眼睛。然而所有的人都被他纤细的外表迷惑了,没有看出他强大的内心。那么什么是真实的Peter呢?导演给了他两次机会来说明。一次是影片的第一句旁白, “我爸死后,我只想要我妈开心。如果我做不到这一点,我算什么男人?” 另一次是Peter 和 Rose 打网球的时候,Rose说以后不让他在室内解剖小动物,Peter的回答是,“一个男人如果总是听妈妈的能有什么出息?”所以,男人是他的性自我定位。Peter也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无助而软弱。电影有很多场合都展示了他内心的强硬。在餐馆里受到Phil和牛仔们的嘲弄和羞辱之后,Peter愤然摔门而去。他会躲在角落里哭泣吗?No! 他在屋外若无其事地玩起了呼啦圈。他泰然自若地穿过嘲笑他的人群,自顾自欣赏树上的鸟窝,全然没有把那些人放在眼里。和许多人一样,Phil从一开始就看错了Peter, 先是以为娘娘腔代表了软弱,后来认识了他的强硬却没有发现他的决绝,而这个错误对Phil是致命的。要给Peter的人格做一个界定是一件有挑战性的事:如果他的性别和他的性认同一致的话,他应该不是同性恋。他应该也不是双性恋或有变性倾向,至少电影没有暗示这一点。所以,用当今进步左派提出的酷儿(queer)概念来定义Peter也许是最恰当的,就是指那种介于传统的男女范畴之外或者之间的某种性认同。我想导演或许没有想到,她创造的这个银幕形象会为一个模糊不清的关于性的社会学概念提供一个具体的例证。

最后再说说Peter的动机。请注意导演的处理:电影以Peter的独白开头:“我爸死后,我只想要我妈开心。如果我做不到这一点,我算什么男人?”也是由Peter用圣经诗篇结尾:“求你救我的灵魂脱离刀剑,救我的亲人脱离犬害”。帮助Rose摆脱Phil的霸凌,肯定是一个足够强大的理由。但也许理由还不止于此。可以说,Phil代表的是一种牧场和牛仔文化;而另一方面,Peter的父亲生前是医生,当Rose接他到牧场的时候,一身城市学生装的Peter特地带了一大摞医学书。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牛仔文化和城市文化之间的碰撞。George虽然身在牛仔文化圈,但他向往由西服,夜宴,钢琴,交际舞所代表的城市文化。所以,在影片结尾,当Peter看到Rose和George温情相拥时,脸上闪过一丝笑意。

canhe 发表评论于
谢谢博主分享好影评!学习了。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发表评论于
终于可以有时间细细地读您的大作,您不仅原文评得细致到位,连对博友的回复也有深入独到的分析和见解,佩服!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翦一休' 的评论 : 感谢博主的细致回复和中肯点评。
非常同意您对 Peter 视角的阐释补充,我想回头在博文里补上。
无论有意无意,我承认我写博时回避了对 Peter 的剖析。大概是潜意识里觉得太难太黑暗,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居然如此心思深沉,睚呲必报 (或是防卫过当?),令人齿寒。您对 Peter 的分析有点有面,非常精准,大赞!
敬祝新春愉快!
翦一休 发表评论于
回复“augustsun”,谢谢到访。

小说中Peter的父亲是因为受到一个牛仔的羞辱后精神崩溃而上吊自杀的,用的是客栈楼上固定消防工具的绳子。电影把他父亲的死整个隐去了,却给了他父亲上吊用的绳子一个特写镜头。至于逼死他父亲的牛仔是谁,已及Peter是否知道那是谁,小说作者没有明说,电影导演也秉承原作者的风格,留给观众自己去发现。
翦一休 发表评论于
回复“追忆21”。谢谢您的肯定。

我也找到了您对这部电影发表的评论。必须说评论非常精彩,水平极高。您对电影细节的把握是出类拔萃的,对电影的主题和意义的理解精准到位,人物的分析很生动,对导演的艺术风格也有很具启发的评论。不知何故当时为何错过了。谢谢您的分享。

您的评论中有一点我特别有共鸣,就是导演对镜头的运用。您用了两个段落来讨论“偷窥”。我也注意到两处不同寻常的镜头运用。一次是在树林中Phil改变对Peter态度的那场戏。Peter到达时用的是Phil的视角:虚化的Phil的后脑在镜头左下角,远景是Peter, 焦点在Peter身上。二是Phil中毒去医院踯躅前行的镜头,摄影机置于楼上的几扇窗户后面,随着Phil前行。这时用的是Peter的视角。您对运用这种拍摄手法的目的,解释得很贴切:这是要表现Phil的人物设定。我想补充的是,这种解释也适用于Peter,因为这时的镜头,就是两人的眼睛,而他们那时所看到的,都在他们不愿为人知的内心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augustsun 发表评论于
这部影片看到最后感觉有些毛骨悚然,没想到Peter会如此残忍,Phil无疑是被他巧妙的不留痕迹的杀死。 影片中Peter提到父亲对母亲不好,父亲说Peter的内心冷酷强硬,Peter把上吊的父亲放下来, 不禁想问是否Peter也用诡计杀了父亲呢?
augustsun 发表评论于
这部影片看到最后感觉有些毛骨悚然,没想到Peter会如此残忍,Phil无疑是被他巧妙的不留痕迹的杀死。 影片中Peter提到父亲对母亲不好,父亲说Peter的内心冷酷强硬,Peter把上吊的父亲放下来, 不禁想问是否Peter也用诡计杀了父亲呢?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难得一见的精彩影评,一定要赞!
尤其赞同对 Peter 的剖析,精细全面。
我也写过一篇观后感,《性格,命运和时代的悲剧:我看》,在我的博客里可以看到。本着以文会友的目的,不怕寒碜也特来献宝。
长岛阿美 发表评论于
评的好
陈默 发表评论于
谢谢鼓励我的小文。

您也看得细致,评得到位。鼓掌。

您提到《断背山》,我是先看了小说再看电影的。小说很短(20多页而已),最后的结尾让我痛不可当,非常感动。当然李安的电影也非常好。但原著那么短却充满张力,我很佩服。巧的是,《断背山》的作者Annie Proulx就是看了”The Power of the Dog"的原著得到启发,从而创作了她的“断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 收录在Proulx的《Close Range》短篇集中。推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