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从空白到空白》(Fr484)

舒啸 (2021-08-07 07:21:24) 评论 (16)

(Emily Dickinson,1830 – 1886)

0484. 从空白到空白

(美)狄金森

舒啸 译

从空白到空白 - 

没有线绳的路径

我推动机械的脚步 - 

或停 - 或毁灭 - 或前行 - 

一般地无足轻重 -

 

如果我抵达尽头

它的穷尽远逾

无休无止的磨砺 -

我眼睛紧闭 - 摸索依旧

盲目 - 而更明晰 - 

 

(J761 / Fr484)

 


译记: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是在第二行:“没有线绳的路径”。这引用了希腊神话中忒修斯的故事。

 

克里特国王米诺斯的迷宫错综曲折、复杂迂回,里面更有专门吃人的牛首人身怪物米诺陶洛斯(米诺斯的一个儿子),进入迷宫的人均不能生还。这即是“Labyrinth”一词的由来。

 

雅典为了避免瘟疫,每年送7对童男童女供奉米诺陶洛斯。雅典王子忒修斯自愿作为贡品,去到迷宫。

 

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对这位少年英雄一见钟情。赠给他一个线团和一把魔剑,教他把线团一端系在迷宫入口,然后一路放着线绳进入迷宫深处。忒修斯在迷宫里用魔剑杀死了米诺陶洛斯后,得以循着线绳原路走出。

 

(爱德华·伯恩·琼斯爵士:《米诺斯迷宫中的忒修斯》)

 

这个典故一下子让我们置身于迷宫之中。而且我们不是忒修斯那样幸运,没有阿里阿德涅的线绳。

 

于是,我们从一个空白之处到有一个空白之处,从一个虚无时刻到下一个虚无时刻,机械地脉动着脚步。由于没有任何走出去的希望,无论是哪个方向,每一步都无关紧要,没有意义。

 

在第二节第一行,诗人还是禁不住想象了一下能够摆脱现在的困境的“假如”。不过,诗人立即意识到,没有线绳的引导,这样的摸索需要先经过无穷无尽的遭遇。当然,这也就否定了那个想象中的“假如”。

 

诗人尽管仍在迷宫中机械地迈步摸索,然而闭上了眼睛,因为她觉得顾盼张望尚不及盲目碰撞。这是在极写无望无助。

 

Fr372中,诗人也使用了“机械的脚步”这一意象。

(西贝柳斯《第二交响曲》第2乐章)

 


Dickinson 原诗:

From Blank to Blank

From Blank to Blank —

A Threadless Way

I pushed Mechanic feet —

To stop — or perish — or advance —

Alike indifferent —

 

If end I gained

It ends beyond

Indefinite disclosed —

I shut my eyes — and groped as well

'Twas lighter — to be Blind —

 

(J761 / Fr484)

 

---------------------------------------------------------------------------------------------

英文诗歌选译

----------------------------------------------------------------------------------------------

 

拜伦(Byron)《西庸的囚徒》(片段)

雪莱(Shelley)《一朵枯萎的紫罗兰》

丁尼生(Tennyson)《航过沙洲》

惠特曼(Whitman)《大路之歌》(片段)

惠特曼(Whitman)《哦,生命啊!》(-- 纪念 Robin Williams)

惠特曼(Whitman)《致冬天的火车头》

狄金森(Dickinson)105 首

叶芝(Yeats)《茵尼斯夫里的湖岛》

艾略特(T.S.Eliot)《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奥登(Auden)《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

康明斯(e e cummings)《有一个地方我从未去过》

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死亡也不会占得上风》

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不要温和地步入那永恒的黑夜》

史蒂文斯(Stevens)《罐子轶事》

比利·柯林斯(Billy Collins)《致我最爱的17岁高中女孩》

遵老同学独舞先生命,玩笑译“Someone Like You”

----------------------------------------

【改译】叶芝(Yeats)《当你老了》

【改译】叶芝(Yeats)《一九一六年复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