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去哪儿了?

qiqispore (2014-09-27 07:06:41) 评论 (39)
可怜的身处中层的玛蒂尔德,为了参加一场上流社会的舞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却不幸将它丢失了。于是她借款购买了同款的项链还给主人,并用十年艰苦生活的代价偿还了债务。当债务还清时,她已由一个年轻貌美、娇气任性的美少妇,变成了样貌憔悴、双手粗糙的下层社会的穷妇人。但同时她被告知,她偿还的项链其实是一件仿制品。极具讽刺意味。

写下此文的题目后,我的脑中就出现了莫泊桑的经典小说《项链》。显然,项链,对爱美的女人是多么重要。

我不是一个爱佩戴首饰的人,在我细长的脖子上永远挂着一条可以百搭的白金钻石项链;我也不会为了美而付出被刺痛的代价,所以没有耳洞,也略去了耳环的搭配。但是,有一年生日,我的在伦敦的朋友执意为我购买了两款水晶项链,并通过DHL快递给我,以给我惊喜。据说,一款是紫色的,一款是粉红色的。可是我至今没有收到。朋友问起时,我会强作高兴地说着“谢谢”,并对那未曾见过的项链,大表满意。“我精挑细选,很适合小资的你的。那你怎么不戴呀?”朋友问。“我不换项链的呀。收藏意义。”以此混过。

那么,我的那两款被快递的项链去哪儿了呢?

快递公司第一次上门时,我不在家,他们便留了张“快递通知单”,塞在我门缝下,那通知单是双份的,一份原件给我,一份蓝色复印件他们留底。我打去电话再约递送时间后,第二天,他们就又上门了。

看着来自伦敦的薄薄轻轻的快递和熟悉的字迹,我明白了大半。快件外写着,物品:项链;价值:1英镑。我笑着收下礼物,心想:这家伙,是担心我还情吗?去哪里买一元的项链呀。

垫着这份礼物的大大的硬板纸信封,我签收后,向快递员道了谢,便进屋拆礼物了。但是,打开一看,不由惊呆了。那硬板纸信封里,除了一只精美的空空的首饰盒子外,就是一张复印的“快递通知单”,还有撕破的包装纸。别无它物。项链呢?项链去哪儿了?

我急忙给快递公司打电话,唤回刚刚送货的快递员,然后,我所收到的一切被领了回去。对方说需要调查。

调查结果和处理方法是:一可能我不实报案;二可能是伦敦方盗货的;三是对我进行原价赔偿。可我坚持的是收货方的责任,因为信封里有那张“快递通知单”的复印件啊。“我们的员工是不可能拆开快递件的外包装的,因为拆了以后,是粘不回去的。”这算什么歪理!我没有能力调查这粘住的信封是用什么胶水再粘封的,一切物证已经回到了快递公司。他们坚决置那张“快递通知单”不理,甚至否认有那张通知单的存在。我当然只能作罢。

最后,快递公司问我要怎么处理:是赔款?还是算了?赔款也是赔给送我礼物的朋友,需要我朋友的帐号姓名等等。赔款额是照价赔偿:1英镑。

好搞笑啊。如此折腾,为了那1英镑。我当然选择放弃。可是,这个悬案在我心里憋了两年,很不是滋味。为了不让朋友失望和扫兴,我还需继续隐瞒着这个真相。

由此我发现,在我们日常收到快件时,都是先签名送“客”(快递员)再打开包装的,很少当面检查物品才签名的。一旦货不对半,是有口难辩的;当然,即使当场检查,但你和快递员一对一,没有其他证人,也是说不清真相的。

唉,碰上这样的事只能自叹倒霉吧。只是我依然会时不时想起那两款水晶项链:若戴上它,会不会让脖子显得更白皙啊。

人们常常说,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这两款项链,在我的心里似乎就是如此。但,它们到底去哪儿了呢?

什么时候再去伦敦,我是不是该去首饰店,让这份缺憾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