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说几句,西说几句

艾丽思笔记 (2008-08-21 06:06:14) 评论 (13)

好好想了一下关于“主流媒体”的现象。 

我一直觉得有两种“主流媒体”,一种是民间的,主要是发表在网络上的自由见解,另一种是政府发出的以及被政府所控制的声音。 

刘翔退赛,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看到的民间声音比较繁杂,有支持理解的,也有谩骂甚至说到站着死跪着亡什么的。这两种看法好像彼此不相上下,目前还难以看出哪一方有压倒性多数来。 

政府的声音对此事倾向于支持理解,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的,否则更说不过去。以前吹捧刘翔本来也是政府和民间齐齐上阵,多少还是源于我们喜欢造神的传统。 

我想,民间的声音不妨广大,任何意见都可以发出来,正的,反的,哪怕很偏激都挺好。 

政府的声音,自有它的许多限制,我当然也最希望出了什么事情之后,不是咱们在各自揣测,而是透明度公开,让大家看到事实,才是最好的办法。 

不过我觉得seaborn说得对,在不甚了解内情的时候,不妨宽厚一些,或者我的意思是更耐心些,多给些余地还是比较好。 

在任何领域奋斗的人,谁也不希望看到的一种现象是,今天你成功了,争光了,你被歌颂为英雄,明天你忽然失败了,不行了,一下子就被骂为狗熊。 

即使是在一个“成王败寇”的传统下,事实依然是“胜败乃兵家常事”。接受这个现象,其实就是接受一个正常的生活方式。 

奇怪的不是没有批评,而是没有正常的批评。 

而正常的批评,首先要经过一条正常的了解事实真相的通道。 

这就是我很理解网友陈中浅所说的,“始终不能轻易相信”的感觉。赛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的确都看到了表面,但总觉得在赛场下面,还发生着一些我们没有看到的事情。 

信任,已经是一个艰难的话题。 

几乎所有的猜测都是源于我们被搞糊涂了,感觉在某些地方说不通,有漏洞,有些人的愤怒就这个原因。 

我想先说一点的是,刘翔退赛应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无论是新伤旧伤,他就是受伤了,而这个伤使他无法参赛。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不简单的只是他,还有他身后的体委,田联,领导等等,怎么看待处理这件事。 

为什么要把一件体育运动中极其常见的事情,弄得如此复杂呢? 

问题是真的按照体育标准来做的话,比如受伤了----感觉不行了----跑不动了----退出比赛了,我们就真的都能接受了? 

很难说,真的很难说啊。 

信任,是关乎彼此的,从这个角度讲,广大观众也没有被信任。 

我们想过为什么不被别人信任吗? 

虽然不想把话题扯远了,但这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结果,还是出于我们首先没有把体育比赛本身还原到它本应所在的位置。 

如果回到大家关于开幕式上两个小女孩的“合作”话题,我们其实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刘翔几乎承载了一个国家的体育荣誉,为什么他的压力如此巨大,也许巨大到象某些人猜测的那样,他明知自己不能跑了,还必须进场试试。 

假设他在赛场的表现真是一场秀的话,我相信是被逼迫的,没有比这种感觉更糟糕的了。 

还有一个现象也很有趣,当外国媒体猜测或者批评我们的某些事情时,几乎一致口径都是反驳,无外乎是让他们不要无事生非,不许恶意诽谤,请他们专注体育比赛本身,不要把北京奥运的某件事上纲上线到政治问题...... 

有道理呀,那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同样这么做呢? 

成功的结果大概只有一个,但失败的原因有很多。 

也许因为没有足够的天时地利,也许自己准备不够充分,也许伤病太严重,也许勇气力量欠缺...... 

如果能通过刘翔的退赛,对于我们所固有的关于成功和失败,希望和失望,体育和政治等等观念多少反省一下,那还是有意义的。 

我看体育比赛,最佩服的还不是运动员们的实力,而是他们超强的心理承受力。这种能力多半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经过无数的刺激和考验的结果。 

这本事人人都需要,我们每天都面临各种大大小小的刺激和考验,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成功和失败,真是终身的学问。 

体育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它的精彩性和残酷性,也是人生的一个缩影。

现在我最希望的未来,是把体育所有的归于体育。 

我会失望吗?

失望就失望吧,有的梦想还是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