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页
新闻
读图
财经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时尚
旅游
影视
博客
群吧
论坛
电台
热点
原创
时政
旅游
美食
家居
健康
财经
教育
情感
星座
时尚
娱乐
历史
文化
社区
帮助
advertisement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门德尔松的《芬加尔岩洞》
门德尔松的《芬加尔岩洞》
2007-05-01 07:20:10
首页
文章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Felix Mendelssohn Bartoldy: Ouverture The Fingal’s Cave Op.26
门德尔松的《芬加尔岩洞》 转帖
一位二十岁的年轻艺术家漫步在苏格兰的西海岸.
一片宁静、湛蓝的海,遥与天接。微风送来银色浪花的微笑。当波涛与礁岩亲切拥抱时,那进溅的飞沫,发出欢腾的呼唤……
壮美的海景吸引着艺术家。但是,斯塔法小岛上的芬加尔大山洞更拨动了他的心弦。
芬加尔山洞宏伟高大,象巨人张开的大口吞吐着碧蓝的海水。在它那高达三十米、宽约七十米的洞穴里,耸立着根根大理石一般的岩石柱,它们象卫士一样,守护着这个被漫无涯际海水包围的宫殿。在宫殿里,晶亮着珍珠的水,温柔地落下,发出美妙的口声;宫殿外,惊涛涌至,与石岩撞击,发出震撼天地的雷鸣……
这壮观的气象,与芬加尔这个命名又是结合得那样贴切。芬加尔是西欧克勒特民间传说中的一位英雄。据说,他的)L子奥西安,是爱尔兰南部传奇式的英雄,同时又是吟唱诗人。他的作品记述了苏格兰的历史、自然和关于他的父亲芬加尔的传说。奥西安对大海变幻奇景的描写,以及对战斗中阵亡英雄的汇歌与悼念。曾经吸引过不少艺术家。歌德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奥西安的崇仰者。
歌德与年轻的音乐家门德尔松有着密切的往来。作曲家在魏玛写信给父亲,说过;“每天晚上我都要给他(歌德)一弹奏巴赫、海顿、莫扎特,一直到我们现代音乐家的音乐。”关手苏格兰的美妙风光和芬加尔的传说,以及奥西安的诗作,也成为他们的话题,这些与门德尔松的漫游及新作诞生。不无关系。
1829年8月,门德尔松漫游了苏格兰,并留连于通造闻名的赫布里底群岛。
在美丽奇妙的海岛上,他漫步、沉思。碧澄纯净的水的世界,使他想起自己刚刚游览过的令人惊异的岩洞,耳畔溢出一段段描画着他的无限畅快心境的旋律……
用二十一小节的曲谱记述下他漫游的感受,作为信件寄给了姐姐。这段旋律,后来成为门德尔松以芬加尔山洞为题的一首新的交响序曲的第一主题。
1830一年,初冬。门德尔松在罗马写完一首题为《为一个孤寂的小岛面写的序曲》,简称《孤岛》。后来,这首序曲又多次修改、易名。直至1835年出版时,才定名为《芬加尔岩洞》序曲,“赫布里底”的名称也依然保留下来。《芬加尔岩洞》序曲是门德尔松用细腻的诗的笔触写的一篇。“音乐游记”。
翻开序曲总谱,那起伏的主题旋律,犹如苏格兰海岸汹汹的碧波,奏响了序曲的第一主题。芬加尔岩洞回响的海涛声灌耳扑来:
这支波荡起伏的旋律,由大管、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它固定地、有律动地起落,模进。它的形态和音响,与海浪涌退的景象,与潮水拍击礁岩的景象,多么相象!这不断高涨的充满生命力的音响,不也是二十岁年轻艺术家激荡心潮的美妙回声么?
壮观响海景,雄峙的巨岩!那么。赫布里底群岛中的孤岛斯塔法又在哪里?……
远处,传来木管轻微的声波。它飘手在跌宕起落的浪潮之中,孤寂、空旷、荒漠而略带部色。
登录
后才可评论.
今日热点
提前退休之职场反思
徐徐道来
我吃故我在:厦门vs迈阿密海鲜大PK
北美_原乡人
你爱上的爱情...
BeijingGirl1
触目惊心:美国医疗业诈骗案有多疯狂?
earth2029
炫吧,我的朋友圈!
眸影摇红
玻璃缸里的孙凤 (122)
南瓜苏
孙中山其实是个loser
硅谷工匠
遭遇“零元购”
laoyangdelp
小黄姑娘, 高跟鞋和其他
铃兰听风
来个谬论:不重仓,不算投资
BrightLine
西方如今要向天朝社会学习吗?兼谈理想主义的危机
我心依旧2008
Arc’teryx 冲锋衣尺码选择求建议…
云燕假日
加拿大华人智库报告:东北亚战略新构想
多伦多老兵
普罗旺斯的小镇们~有河有水车的小镇
安娜晴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一周热点
我家后院子的花草瓜菜都长疯了!
mychina
又参观了一个老人公寓
帕格尼尼
中年丈夫失业的唏嘘
BeijingGirl1
人间清醒与人间糊涂
多伦多橄榄树
国内的美好生活 - 高铁和滴滴打车
匆匆走过
在美国坐火车的体会
net422003
德州神秘营悲剧,应让我们明白什么
老键
勿忘国耻,参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一游龙江(4)
世界在我心中
人生不是拼爹游戏,认知才是王牌
康赛欧
2025回国 年轻人躺平(图)
菲儿天地
举国震惊:一场家宴,竟是一次生死劫!
麦姐
以色列——被逐出欧洲家园犹太人的无奈归宿(二)
橡溪
等待已久的Costco福利终于来了
GoBucks!
“南京红姐”之事件,全民狂欢毁三观
雅酷原创
advertisement
门德尔松的《芬加尔岩洞》
切换到网页版
给我悄悄话
博文列表
门德尔松的《芬加尔岩洞》
(2007-05-01 07:20:10)
评论
(0)
Felix Mendelssohn Bartoldy: Ouverture The Fingal’s Cave Op.26
门德尔松的《芬加尔岩洞》 转帖
一位二十岁的年轻艺术家漫步在苏格兰的西海岸.
一片宁静、湛蓝的海,遥与天接。微风送来银色浪花的微笑。当波涛与礁岩亲切拥抱时,那进溅的飞沫,发出欢腾的呼唤……
壮美的海景吸引着艺术家。但是,斯塔法小岛上的芬加尔大山洞更拨动了他的心弦。
芬加尔山洞宏伟高大,象巨人张开的大口吞吐着碧蓝的海水。在它那高达三十米、宽约七十米的洞穴里,耸立着根根大理石一般的岩石柱,它们象卫士一样,守护着这个被漫无涯际海水包围的宫殿。在宫殿里,晶亮着珍珠的水,温柔地落下,发出美妙的口声;宫殿外,惊涛涌至,与石岩撞击,发出震撼天地的雷鸣……
这壮观的气象,与芬加尔这个命名又是结合得那样贴切。芬加尔是西欧克勒特民间传说中的一位英雄。据说,他的)L子奥西安,是爱尔兰南部传奇式的英雄,同时又是吟唱诗人。他的作品记述了苏格兰的历史、自然和关于他的父亲芬加尔的传说。奥西安对大海变幻奇景的描写,以及对战斗中阵亡英雄的汇歌与悼念。曾经吸引过不少艺术家。歌德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奥西安的崇仰者。
歌德与年轻的音乐家门德尔松有着密切的往来。作曲家在魏玛写信给父亲,说过;“每天晚上我都要给他(歌德)一弹奏巴赫、海顿、莫扎特,一直到我们现代音乐家的音乐。”关手苏格兰的美妙风光和芬加尔的传说,以及奥西安的诗作,也成为他们的话题,这些与门德尔松的漫游及新作诞生。不无关系。
1829年8月,门德尔松漫游了苏格兰,并留连于通造闻名的赫布里底群岛。
在美丽奇妙的海岛上,他漫步、沉思。碧澄纯净的水的世界,使他想起自己刚刚游览过的令人惊异的岩洞,耳畔溢出一段段描画着他的无限畅快心境的旋律……
用二十一小节的曲谱记述下他漫游的感受,作为信件寄给了姐姐。这段旋律,后来成为门德尔松以芬加尔山洞为题的一首新的交响序曲的第一主题。
1830一年,初冬。门德尔松在罗马写完一首题为《为一个孤寂的小岛面写的序曲》,简称《孤岛》。后来,这首序曲又多次修改、易名。直至1835年出版时,才定名为《芬加尔岩洞》序曲,“赫布里底”的名称也依然保留下来。《芬加尔岩洞》序曲是门德尔松用细腻的诗的笔触写的一篇。“音乐游记”。
翻开序曲总谱,那起伏的主题旋律,犹如苏格兰海岸汹汹的碧波,奏响了序曲的第一主题。芬加尔岩洞回响的海涛声灌耳扑来:
这支波荡起伏的旋律,由大管、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它固定地、有律动地起落,模进。它的形态和音响,与海浪涌退的景象,与潮水拍击礁岩的景象,多么相象!这不断高涨的充满生命力的音响,不也是二十岁年轻艺术家激荡心潮的美妙回声么?
壮观响海景,雄峙的巨岩!那么。赫布里底群岛中的孤岛斯塔法又在哪里?……
远处,传来木管轻微的声波。它飘手在跌宕起落的浪潮之中,孤寂、空旷、荒漠而略带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