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曾致力研发电磁炮,但历经多年昂贵的研发后据说已放弃,图为美国海军测试电磁炮原型的资料照。(美国海军/美联社)
中方已发出讯号,计划建造下一代能部署高能雷射武器和电磁轨道炮的核动力航母。而美国曾经追求过电磁轨道炮技术,但在历经多年昂贵的研发后放弃了。
《有趣的工程》(Interesting Engineering)报导,中国国防大学教授兼军事评论员梁芳稍早在中方官媒央视(CCTV)的节目中说,未来这艘航母可能配备“更先进的防御性武器,例如高能雷射武器和电磁轨道炮”等。
此外,梁芳还说,这艘规划中的新航母不仅会搭载未来武器,还将搭载6代舰载机。她并指出,舰载无人机将在未来航母航空联队中佔更大比例,显示北京有意将人工智能(AI)与自主系统整合进海军前线作战体系中。
电磁轨道炮利用磁力而非火药,以极高速射出金属弹体。它靠产生强大的磁场,将导电弹体沿著双轨加速到超音速,以发挥更高的砲口初速、更远的射程,还有更低的发射噪音,但这需要庞大的电能。
而梁芳的说法呼应了中方海军顶尖科学家、解放军电磁技术专案核心人物马伟明先前的规划。马伟明在2023年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1艘核动力“超级战舰”,能将电磁轨道炮、线圈炮与雷射武器等,都整合到统一的电网内。
他写道,这艘超级战舰将“彻底颠覆一百多年来一直沿用的海军舰队作战编队”,暗示这类战舰的先进电力架构将把推进、发电与武器系统融为一体。
而一旦实现,这艘中方新型航母将大幅超越目前正在海试,并採传统动力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核动力反应炉能提供持续稳定的庞大电力,足以驱动轨道炮与导能(directed energy)武器系统,并支援下一代舰载机与电战装备。
中方海军071型综合登陆舰“四明山”舰正负责测试导能新武器
中方正在研发核动力超级航母,而这可能彻底改变海战样貌。这艘超级巨舰将拥有强大发电力、先进电磁武器及新型舰载机,以改变现代舰队在海上作战的方式。儘管北京尚未公布下水时间,但官媒与军事专家都说,相关计划是中国长期挑战美国在印太海上军力的关键目标。
另一方面,美国海军曾对电磁武器抱持相同的期待,斥资超过5亿美元(近156亿台币),研发能以超过6马赫发射金属弹体的轨道炮。
然而,在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RS)报告证实,相关经费已撤销后,计划在2022年喊停。分析家指出,导致计划搁置的主因在于,电力需求太大、发射轨道快速耗损,还有海上部署遭遇后勤障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