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人口数据出炉,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人口数据出炉,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文章来源: 凤羽财经 于 2025-11-13 19:15:3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人口数据出炉,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东北又“赢”了。随着2024年东北三省的最新人口数据公布,一句戏谑的话语迅速冲上热搜:“东北又要少一个班级的学生了!”

黑龙江减少了33万人,辽宁减少了27万人,吉林减少了22.1万人。三省合计一年流失超过82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消失。辽宁的死亡人数比出生人数多出整整22万,吉林的出生人口甚至不足10万。

出生率垫底、离婚率封顶、死亡率爆表,人口“三杀”,一场无声的社会实验。网友调侃说:不生了、不过了、不活了。好像一个段子,但其实是中国最早交卷的一次考试。

东北人坐在早市的小板凳上,喝豆腐脑、磕茶叶蛋,看全国还在鸡娃、还在996、还在争当“优质劳动力”。他们已经在终点等我们。



所以别嘲笑东北。东北不是落后,而是提前——提前老,提前悟,提前把现代社会的剧本演完了。

东北是最“体制”的地方

东北的体制,一直是“以国企为主”的。大厂、大矿、大厂长、党委书记、调度室,所有命运,都能从“红头文件”上找到影子。

这种结构在历史上,是计划经济的荣耀;在现实中,是“利出一孔”的体制复刻:一切听命,一切归口,一切审批。也正因为此,东北最早进入工业化、最早城市化、最早老龄化、最早低生育化。

东北是未来样本,只是大家还没意识到——你现在羡慕的“管理精细化”“全流程审批”“网格化治理”“智慧城市”,都是东北式的延伸。

你笑东北“厕所都得找人”,可现在的孩子上个兴趣班、挂个号、报个志愿、加个群,不也都得找人?找工作呢?家里没有过硬背景,萝卜坑轮得到你?去磕头吧,磕破再说。

东北不是落后,是我们未来的样子,只不过他们先冻上了。

“东北病”不是病,是环境进化

2024年黑龙江出生率3.35‰,每千人只有三个新生儿。听起来惨,其实精准。人干啥不都要讲讲“值不值”?房子不好卖、教育没出口、工作不稳定,那就不生。

别的地方在算早教班的钱,东北人算明白账:既然起跑线都塌了,不跑了。

离婚率更狠,辽宁有一年离婚率是结婚率的两倍。东北女人的劳动参与率64%,全国最高。她们从厂里、矿里、医院、学校走出来,发现男人那套“我养你”已经过时,“我自己养我”更稳。

于是,“爷们天下”崩塌,家里变成“女主外,爷们歇着”,婚姻成了工业时代最后一个倒下的铁锈厂。

死亡率爆表?那不是病多,是老得早。辽宁60岁以上人口超25%,但人均寿命78岁。

他们不是活不下去,是活得太明白——机器停了,烟囱凉了,心气散了,人也老了。

东北的“铁锈”,是遥遥领先

全球铁锈区都有同一个循环:经济不振→人才外溢→生育下降→老龄化加剧→经济更不振。美国底特律、日本东北、西欧矿区,哪一个不是从辉煌坠入寂静?东北只是快了点,用40年走完别人200年的路,再次遥遥领先。

东北的“三杀”,只是完成了一次时代的交接仪式。他们亲手送走了旧工业时代、送走了“多子多福”、送走了“凑合过日子”,也送走了“奋斗即救赎”的幻觉。

你笑他们摆烂,其实他们只是比你更早看透了题:努力不一定有结果,生育不一定有回报,婚姻不一定有意义。于是,他们交了白卷,顺手还折成了纸飞机。



多管管,就都东北了

今天的年轻人动不动就喊“要有人管管”。这话听着像是秩序的呼唤,其实是对控制的渴望。这种“规训人格”,正是一种东北味——需要确定性,害怕出错,害怕违规,害怕被孤立。合群,明白吗?就是合群。

上学听老师,工作听领导,生活听算法,情绪听流量。“会多管的”,成了新的优等生。而“多被管的”,成了新的顺民,而这就是东北化。

嘲笑东北,理解东北,成为东北,超越东北。

东北,提前走完了这条路。他们没有被时代抛弃,他们是时代的领跑者,他们只是提前到达了终点。

其实挺好的,人少是非少,地大物博活着不难。人,不就图个松快嘛,我挺想去东北生活的,天天泡澡,不香吗?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女子搭火车睡着 醒来崩溃了:正在被性侵…
中国游客在著名景点当众脱裤大便?网络又炸锅了
中国向美国举起稀土屠刀后,俄罗斯为什么慌了?
邓聿文:我所了解的何卫东、苗华案内情
汪小菲麻六记LA门店开业即关门 食客上吐下泻集体投诉




24小时讨论排行

有川普“撑腰”? 高市早苗不再避讳台海问题
中美贸易休战,但工厂“去中国化”已难逆转
停摆结束即爆爱泼斯坦内幕 民主党连环拳 川普难逃跛脚?
鲁比奥下达新指示:肥胖者或遭美国拒签
中媒:吴石朱枫后,台湾还有一批同志“战斗”至今
纽时:强国幻象之下 中国人活在一种巨大的反差里
泽连斯基亲信涉贪$1亿逃海外 能源司法部长双双下台
血腥且残酷,库尔斯克之战重演了
川普不是走向孤立 是重新选择与谁结盟
国土安全部长到机场发$1万奖金支票 TSA员工惊呆
知名记者爆猛料:我知道爱泼斯坦为何不揭露川普!
李连杰“返老还童”事件,走向越来越玄乎了
下周美众院表决 要求公开所有淫魔档案
对,我就是不喜欢取个钱还要被盘问!
震惊!伯克利大学爆发冲突 血迹满地 多人被捕!
一条狗被摔死后,引发的一起邻里血案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人口数据出炉,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凤羽财经 2025-11-13 19:15:32
人口数据出炉,东北老铁遥遥领先

东北又“赢”了。随着2024年东北三省的最新人口数据公布,一句戏谑的话语迅速冲上热搜:“东北又要少一个班级的学生了!”

黑龙江减少了33万人,辽宁减少了27万人,吉林减少了22.1万人。三省合计一年流失超过82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消失。辽宁的死亡人数比出生人数多出整整22万,吉林的出生人口甚至不足10万。

出生率垫底、离婚率封顶、死亡率爆表,人口“三杀”,一场无声的社会实验。网友调侃说:不生了、不过了、不活了。好像一个段子,但其实是中国最早交卷的一次考试。

东北人坐在早市的小板凳上,喝豆腐脑、磕茶叶蛋,看全国还在鸡娃、还在996、还在争当“优质劳动力”。他们已经在终点等我们。



所以别嘲笑东北。东北不是落后,而是提前——提前老,提前悟,提前把现代社会的剧本演完了。

东北是最“体制”的地方

东北的体制,一直是“以国企为主”的。大厂、大矿、大厂长、党委书记、调度室,所有命运,都能从“红头文件”上找到影子。

这种结构在历史上,是计划经济的荣耀;在现实中,是“利出一孔”的体制复刻:一切听命,一切归口,一切审批。也正因为此,东北最早进入工业化、最早城市化、最早老龄化、最早低生育化。

东北是未来样本,只是大家还没意识到——你现在羡慕的“管理精细化”“全流程审批”“网格化治理”“智慧城市”,都是东北式的延伸。

你笑东北“厕所都得找人”,可现在的孩子上个兴趣班、挂个号、报个志愿、加个群,不也都得找人?找工作呢?家里没有过硬背景,萝卜坑轮得到你?去磕头吧,磕破再说。

东北不是落后,是我们未来的样子,只不过他们先冻上了。

“东北病”不是病,是环境进化

2024年黑龙江出生率3.35‰,每千人只有三个新生儿。听起来惨,其实精准。人干啥不都要讲讲“值不值”?房子不好卖、教育没出口、工作不稳定,那就不生。

别的地方在算早教班的钱,东北人算明白账:既然起跑线都塌了,不跑了。

离婚率更狠,辽宁有一年离婚率是结婚率的两倍。东北女人的劳动参与率64%,全国最高。她们从厂里、矿里、医院、学校走出来,发现男人那套“我养你”已经过时,“我自己养我”更稳。

于是,“爷们天下”崩塌,家里变成“女主外,爷们歇着”,婚姻成了工业时代最后一个倒下的铁锈厂。

死亡率爆表?那不是病多,是老得早。辽宁60岁以上人口超25%,但人均寿命78岁。

他们不是活不下去,是活得太明白——机器停了,烟囱凉了,心气散了,人也老了。

东北的“铁锈”,是遥遥领先

全球铁锈区都有同一个循环:经济不振→人才外溢→生育下降→老龄化加剧→经济更不振。美国底特律、日本东北、西欧矿区,哪一个不是从辉煌坠入寂静?东北只是快了点,用40年走完别人200年的路,再次遥遥领先。

东北的“三杀”,只是完成了一次时代的交接仪式。他们亲手送走了旧工业时代、送走了“多子多福”、送走了“凑合过日子”,也送走了“奋斗即救赎”的幻觉。

你笑他们摆烂,其实他们只是比你更早看透了题:努力不一定有结果,生育不一定有回报,婚姻不一定有意义。于是,他们交了白卷,顺手还折成了纸飞机。



多管管,就都东北了

今天的年轻人动不动就喊“要有人管管”。这话听着像是秩序的呼唤,其实是对控制的渴望。这种“规训人格”,正是一种东北味——需要确定性,害怕出错,害怕违规,害怕被孤立。合群,明白吗?就是合群。

上学听老师,工作听领导,生活听算法,情绪听流量。“会多管的”,成了新的优等生。而“多被管的”,成了新的顺民,而这就是东北化。

嘲笑东北,理解东北,成为东北,超越东北。

东北,提前走完了这条路。他们没有被时代抛弃,他们是时代的领跑者,他们只是提前到达了终点。

其实挺好的,人少是非少,地大物博活着不难。人,不就图个松快嘛,我挺想去东北生活的,天天泡澡,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