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大佐回来了?日本考虑在自卫队恢复“军衔”与“兵种”

大佐回来了?日本考虑在自卫队恢复“军衔”与“兵种”

文章来源: 观察者网 于 2025-11-14 08:34:5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大佐回来了?日本考虑在自卫队恢复“军衔”与“兵种”

(资料图)抗战剧中,常常可以见到日军98式军服右胸口袋上方“M”字标识,该标识就是以颜色区分的兵种识别符号

在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的第80个年头之际,曾经号称“专守防卫”的自卫队即将再次向“军队化”迈进一大步。当地时间11月12日晚间21时(北京时间20时)许,《产经新闻》发表独家消息,称日本政府正在考虑更改自卫队特有的等级名称,公开目的是“与各外国军队保持一致”。

报道称,当天有多名相关消息人士透露,日本政府开始考虑修改自卫队衔级称呼。于战后“再武装化”中建立的日本自卫队为“淡化军事色彩”,使用了一套与旧日军有所区别的衔级称呼,例如旧日军中相当于外军上校、中校、少校的“大佐”、“中佐”和“少佐”,在自卫队中就改称“1佐”、“2佐”和“3佐”(进一步具体到队种,例如航空自卫队的“1佐”则称呼为“1等空佐”),但另一方面,在翻译外国军队军衔时,仍以与旧日军军衔类似的方式翻译,如将驻日美军司令的上将军衔翻译成“在日米军司令官某某大将”。因此报道表示,采用其他国家军衔一致的称呼,有助于提升“民众对自卫队的认知”、“改善自卫队人员的地位和士气”,政府方面的计划是在2026财年(2026年4月1日至2027年3月31日)内修订《自卫队法》。

在自民党和日本维新会于今年10月签署的联合执政协议书中,就包含了“在2026财年前实施军衔称呼变更”的内容,其理由是在“日本周边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改变此前“不必要地回避军事术语”的做法,明确强化自卫队“作为国防组织”的地位。

根据目前《自卫队法》的规定,自卫队从最高的“将”到最低的“2士”现有总共17个衔级,分别为“将”(海、陆、空、统合幕僚长、统合司令官五人专属,相当于上将)“将”(相当于中将)、“将补”(少将)、“1佐”(上校)、“2佐”(中校)、“3佐”(少校)、“1尉”(上尉)、“2尉”(中尉)、“3尉”(少尉),以及“准尉”、“曹长”、“1曹”、“2曹”、“3曹”、“士长”、“1士”和“2士”,调整之后这些衔级的日文称呼将变更为更加类似旧日军的“大/中/少将”、“大/中/少佐”、“大/中/少尉”,“曹长”则变更为“上级曹长”,“1/2/3曹”则改为“曹长”、“军曹”、“伍长”,“士长”、“1/2士”则改为“上等兵”、“1等兵”、“2等兵”,只有“准尉”一衔不变。报道表示,这一体系的问题在于,相应的英文翻译基本与外军相同,但在日语表述中却长期有所区别,因此日本国内公众经常出现难以分辨高低的情况,特别是美日联合演习和行动的情况。



自卫队等级更改前后示意图 产经新闻

除自卫队员等级名称“军衔化”外,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达成的执政协议中还包含另一项政策,就是把目前自卫队的“职种”改为与外国其他合法军队一致的“兵种”(日语报道原文写作“兵科”),如将一般作战人员从“普通科”改为“步兵科”,将操作火炮的单位从“特科”改为“炮兵科”,将负责工程的“施设科”改为“工兵科”。



(资料图)旧日军的不同颜色兵科符号所代表的兵种

不过,报道也表示,防卫省内部仍存在以“现有名称是长期固定下来的结果”为由,反对这一更改的声音。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则在今天的记者会上证实,基于自民党和维新会的联合执政协议内容,日本政府宣布将研究更改自卫队人员等级名称,他还表示,尽管目前尚无法就具体内容回答记者提问,但将“以紧迫感”为驱动,与执政党协商推进相关的研究工作。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李连杰“返老还童”事件,走向越来越玄乎了
爱泼斯坦前女友的狱中生活揭秘:无限量卫生纸…
芝加哥多名华人被ICE带走,全是因为这个原因
知名记者爆猛料:我知道爱泼斯坦为何不揭露川普!
国土安全部长到机场发$1万奖金支票 TSA员工惊呆




24小时讨论排行

停摆结束即爆爱泼斯坦内幕 民主党连环拳 川普难逃跛脚?
鲁比奥下达新指示:肥胖者或遭美国拒签
冲突升温!中国外交部突发“暂勿前往日本”通告
中媒:吴石朱枫后,台湾还有一批同志“战斗”至今
纽时:强国幻象之下 中国人活在一种巨大的反差里
耶伦严厉警告:美国政治制度面临“致命危险”
有川普“撑腰”? 高市早苗不再避讳台海问题
一条狗被摔死后,引发的一起邻里血案
泽连斯基亲信涉贪$1亿逃海外 能源司法部长双双下台
对,我就是不喜欢取个钱还要被盘问!
血腥且残酷,库尔斯克之战重演了
大佐回来了?日本考虑在自卫队恢复“军衔”与“兵种”
中国游客在著名景点当众脱裤大便?网络又炸锅了
中国最大城市群,正在拼命建机场
神舟21号成功降落内蒙 神舟20号3名太空人顺利回家
他们不是懒 而是美国太贵了 华人贫困线下的真实生活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大佐回来了?日本考虑在自卫队恢复“军衔”与“兵种”

观察者网 2025-11-14 08:34:54
大佐回来了?日本考虑在自卫队恢复“军衔”与“兵种”

(资料图)抗战剧中,常常可以见到日军98式军服右胸口袋上方“M”字标识,该标识就是以颜色区分的兵种识别符号

在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的第80个年头之际,曾经号称“专守防卫”的自卫队即将再次向“军队化”迈进一大步。当地时间11月12日晚间21时(北京时间20时)许,《产经新闻》发表独家消息,称日本政府正在考虑更改自卫队特有的等级名称,公开目的是“与各外国军队保持一致”。

报道称,当天有多名相关消息人士透露,日本政府开始考虑修改自卫队衔级称呼。于战后“再武装化”中建立的日本自卫队为“淡化军事色彩”,使用了一套与旧日军有所区别的衔级称呼,例如旧日军中相当于外军上校、中校、少校的“大佐”、“中佐”和“少佐”,在自卫队中就改称“1佐”、“2佐”和“3佐”(进一步具体到队种,例如航空自卫队的“1佐”则称呼为“1等空佐”),但另一方面,在翻译外国军队军衔时,仍以与旧日军军衔类似的方式翻译,如将驻日美军司令的上将军衔翻译成“在日米军司令官某某大将”。因此报道表示,采用其他国家军衔一致的称呼,有助于提升“民众对自卫队的认知”、“改善自卫队人员的地位和士气”,政府方面的计划是在2026财年(2026年4月1日至2027年3月31日)内修订《自卫队法》。

在自民党和日本维新会于今年10月签署的联合执政协议书中,就包含了“在2026财年前实施军衔称呼变更”的内容,其理由是在“日本周边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改变此前“不必要地回避军事术语”的做法,明确强化自卫队“作为国防组织”的地位。

根据目前《自卫队法》的规定,自卫队从最高的“将”到最低的“2士”现有总共17个衔级,分别为“将”(海、陆、空、统合幕僚长、统合司令官五人专属,相当于上将)“将”(相当于中将)、“将补”(少将)、“1佐”(上校)、“2佐”(中校)、“3佐”(少校)、“1尉”(上尉)、“2尉”(中尉)、“3尉”(少尉),以及“准尉”、“曹长”、“1曹”、“2曹”、“3曹”、“士长”、“1士”和“2士”,调整之后这些衔级的日文称呼将变更为更加类似旧日军的“大/中/少将”、“大/中/少佐”、“大/中/少尉”,“曹长”则变更为“上级曹长”,“1/2/3曹”则改为“曹长”、“军曹”、“伍长”,“士长”、“1/2士”则改为“上等兵”、“1等兵”、“2等兵”,只有“准尉”一衔不变。报道表示,这一体系的问题在于,相应的英文翻译基本与外军相同,但在日语表述中却长期有所区别,因此日本国内公众经常出现难以分辨高低的情况,特别是美日联合演习和行动的情况。



自卫队等级更改前后示意图 产经新闻

除自卫队员等级名称“军衔化”外,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达成的执政协议中还包含另一项政策,就是把目前自卫队的“职种”改为与外国其他合法军队一致的“兵种”(日语报道原文写作“兵科”),如将一般作战人员从“普通科”改为“步兵科”,将操作火炮的单位从“特科”改为“炮兵科”,将负责工程的“施设科”改为“工兵科”。



(资料图)旧日军的不同颜色兵科符号所代表的兵种

不过,报道也表示,防卫省内部仍存在以“现有名称是长期固定下来的结果”为由,反对这一更改的声音。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则在今天的记者会上证实,基于自民党和维新会的联合执政协议内容,日本政府宣布将研究更改自卫队人员等级名称,他还表示,尽管目前尚无法就具体内容回答记者提问,但将“以紧迫感”为驱动,与执政党协商推进相关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