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K字签证”抢人才?时机恰好 对谁有吸引力?

中国“K字签证”抢人才?时机恰好 对谁有吸引力?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于 2025-09-29 13:49:1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德才 (路透社)

中国“K字签证”抢人才?时机恰好 对谁有吸引力?

(德国之声中文网)尽管中国并不缺少技术熟练的本土工程师,但北京在通过K签证计划进一步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欢迎外国投资和人才的国家,因为美国关税导致的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给中国的经济前景蒙上了阴影。

中国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外商投资和旅游业发展,向海外投资者开放更多领域,并为大多数欧洲国家、日本和韩国等国公民提供免签证待遇。

“这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美国在提高门槛,而中国则在降低门槛,”爱荷华州移民律师蒙特尔-梅迪奇(Matt Mauntel-Medici)在谈到中国​​新的K签证时说道。该签证将于10月1日启动。

  时机恰好

今年8月宣布的K签证针对的是外国年轻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毕业生,承诺允许他们入境、居留和就业,而无需提供工作邀请。这可能会吸引那些正在寻找美国以外工作机会的外国人。

本月初,川普政府表示,将要求企业每年支付10万美元用于H-1B工作签证。这种签证被科技公司广泛用于招聘技术熟练的外国雇员。

“美国在H-1B签证问题上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中国推出K签证的时机恰到好处,”咨询公司“地缘政治战略”(Geopolitical Strategy)的首席策略师迈克尔·费勒(Michael Feller)对路透社表示。

包括韩国、德国和新西兰在内的其他国家也在放宽签证规定,以吸引技术移民。

移民专家表示,中国K签证的主要吸引力在于无需提供雇主担保,而这一直被认为是申请美国H-1B 签证的最大障碍之一。

H-1B 签证需要雇主担保,并且采用抽签制度,每年仅有 8.5 万个名额。新的10万美元费用可能会进一步阻碍首次申请者。

四川大学的印度留学生卡利·达斯 (Bikash Kali Das) 表示:“对于寻求灵活、简便签证方案的印度STEM专业人士来说,这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选择。”

印度是去年美国 H-1B 签证的最大受益国,印度人佔获批者的 71%。

  语言障碍和其他问题

尽管K签证相当被看好,但它仍面临诸多障碍。中国政府公布的信息中对申请者年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要求较为模糊。也缺乏关于财政激励、就业便利、永久居留权或家庭担保的详细信息。

语言是另一个障碍:大多数中国科技公司的工作语言都是中文,不暗中文的人机会因此受限。

专家表示,德裡和北京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也可能成为限制印度K签证申请人数量的一个因素。“中国需要确保印度公民感到受欢迎,”费勒说。“而且即便不会说中文也能从事有意义的工作。”

  对谁有吸引力?

中国在人才招募方面传统上侧重于在中国出生、到海外求学或工作的科学家和华侨华人。近期的举措包括购房补贴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签约奖金。这些举措吸引了在美中国STEM人才的回流,尤其是在华盛顿对这些人才中国背景的审查日益严格的情况下。

印度留学生卡利达斯表示:“中国针对印度科技人才的招募力度正在加大,但与旨在吸引中国 STEM人才回国的更密集、更成熟、资金更充足的举措相比,仍然显得不温不火。”

一位最近被硅谷一家科技公司录用的中国STEM专业毕业生也对K签证的前景表示怀疑。“像中国这样的亚洲国家不愿依赖移民,”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士说道,“而且中国地方政府有很多方法吸引国内人才。”

美国有超过5100万移民,佔其人口的15%,而中国只有100万外国人,不到人口的1%。

尽管中国不太可能大幅改变其移民政策,允许大量外国劳工入境,但分析人士表示,K签证仍可能在北京与华盛顿的地缘政治竞争中提升其优势。“如果中国能够吸引哪怕是一小部分的全球科技人才,那么它在尖端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就会更强,”费勒说道。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第一批丁克夫妻离世,遗产留给谁?
史上最大离职潮!美10万公务员明将集体辞职
全世界都发现,灰姑娘是一个恐怖故事
嫁入豪门的尽头,是直播带货?
三个月裁员11000+人!CEO给全球70+万员工下最后通牒




24小时讨论排行

万斯:政府宁愿关门 绝不给非法移民免费医疗
清华大学爆重大丑闻!多名师生带游客入校牟利被逮
川普政策促人才流失 85位美国顶尖科学家转向中国
中国“世界最高桥”正式通车 悬空于625米
美抛“美台芯片五五分”震撼弹!台湾的时间到了
故宫拒绝身着女装汉服的男生入内,"穿衣自由"还有多远
心态已经崩了!在中国,逆市房东不如狗
川普召集全球800位将领讲话 美媒:不能线上办吗
24小时内美国发生两起伊拉克退伍军人枪击案,致7人死
H-1B签证费暴涨,中国推出K字签证和美国抢人才
美国教堂枪击纵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川普炫耀24K纯金装饰 网吐槽:根本平价卖场货喷漆
1次是悲剧 4次是模式…于朦胧非首例 这人被反复提及
黄仁勋质疑“对中鹰派”不爱国!川普前国师怒批
黄仁勋“中国只差美国几纳秒” 他是中共影响代理人?
美商务部长:台湾晶片制造占全球95%,应变成美台各50%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K字签证”抢人才?时机恰好 对谁有吸引力?

德国之声 2025-09-29 13:49:17



德才 (路透社)

中国“K字签证”抢人才?时机恰好 对谁有吸引力?

(德国之声中文网)尽管中国并不缺少技术熟练的本土工程师,但北京在通过K签证计划进一步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欢迎外国投资和人才的国家,因为美国关税导致的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给中国的经济前景蒙上了阴影。

中国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外商投资和旅游业发展,向海外投资者开放更多领域,并为大多数欧洲国家、日本和韩国等国公民提供免签证待遇。

“这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美国在提高门槛,而中国则在降低门槛,”爱荷华州移民律师蒙特尔-梅迪奇(Matt Mauntel-Medici)在谈到中国​​新的K签证时说道。该签证将于10月1日启动。

  时机恰好

今年8月宣布的K签证针对的是外国年轻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毕业生,承诺允许他们入境、居留和就业,而无需提供工作邀请。这可能会吸引那些正在寻找美国以外工作机会的外国人。

本月初,川普政府表示,将要求企业每年支付10万美元用于H-1B工作签证。这种签证被科技公司广泛用于招聘技术熟练的外国雇员。

“美国在H-1B签证问题上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中国推出K签证的时机恰到好处,”咨询公司“地缘政治战略”(Geopolitical Strategy)的首席策略师迈克尔·费勒(Michael Feller)对路透社表示。

包括韩国、德国和新西兰在内的其他国家也在放宽签证规定,以吸引技术移民。

移民专家表示,中国K签证的主要吸引力在于无需提供雇主担保,而这一直被认为是申请美国H-1B 签证的最大障碍之一。

H-1B 签证需要雇主担保,并且采用抽签制度,每年仅有 8.5 万个名额。新的10万美元费用可能会进一步阻碍首次申请者。

四川大学的印度留学生卡利·达斯 (Bikash Kali Das) 表示:“对于寻求灵活、简便签证方案的印度STEM专业人士来说,这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选择。”

印度是去年美国 H-1B 签证的最大受益国,印度人佔获批者的 71%。

  语言障碍和其他问题

尽管K签证相当被看好,但它仍面临诸多障碍。中国政府公布的信息中对申请者年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要求较为模糊。也缺乏关于财政激励、就业便利、永久居留权或家庭担保的详细信息。

语言是另一个障碍:大多数中国科技公司的工作语言都是中文,不暗中文的人机会因此受限。

专家表示,德裡和北京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也可能成为限制印度K签证申请人数量的一个因素。“中国需要确保印度公民感到受欢迎,”费勒说。“而且即便不会说中文也能从事有意义的工作。”

  对谁有吸引力?

中国在人才招募方面传统上侧重于在中国出生、到海外求学或工作的科学家和华侨华人。近期的举措包括购房补贴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签约奖金。这些举措吸引了在美中国STEM人才的回流,尤其是在华盛顿对这些人才中国背景的审查日益严格的情况下。

印度留学生卡利达斯表示:“中国针对印度科技人才的招募力度正在加大,但与旨在吸引中国 STEM人才回国的更密集、更成熟、资金更充足的举措相比,仍然显得不温不火。”

一位最近被硅谷一家科技公司录用的中国STEM专业毕业生也对K签证的前景表示怀疑。“像中国这样的亚洲国家不愿依赖移民,”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士说道,“而且中国地方政府有很多方法吸引国内人才。”

美国有超过5100万移民,佔其人口的15%,而中国只有100万外国人,不到人口的1%。

尽管中国不太可能大幅改变其移民政策,允许大量外国劳工入境,但分析人士表示,K签证仍可能在北京与华盛顿的地缘政治竞争中提升其优势。“如果中国能够吸引哪怕是一小部分的全球科技人才,那么它在尖端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就会更强,”费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