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是不是不想做了?西贝再一次上演史诗级灾难公关

是不是不想做了?西贝再一次上演史诗级灾难公关

文章来源: 凤羽财经 于 2025-09-25 19:01:4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灾难啊,我真在怀疑,西贝是不是不想做了,真不想做了….

9月23日,西贝公众号发布文章《7岁的毛毛:我以为自己再也吃不到西贝了》。文章以7岁儿童毛毛的视角,讲述了毛毛从2岁起开始吃西贝,妈妈因为最近的新闻不让毛毛光顾西贝,毛毛哭着、闹着,哪怕妈妈用玩具“诱惑”,也要遵守与西贝的“约定”,最后妈妈想通了的故事。

灾难啊,真是灾难…

如果用凤学九艺去衡量,这是什么学?这是嘤嘤学….

就是委屈了之后不直说,就在那嘤嘤嘤,还是借一个”七岁小孩“的口,还有诸多的夸张动作,比如抱着服务员阿姨的大腿哭…

我在这里建议一下贾老板,如果这是配合不想做的”意图“,那就没问题,如果这是想继续做生意而进行的公关,建议你把西贝所有的公关,全部开除….

是不是不想做了?西贝再一次上演史诗级灾难公关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这样的公关,会引发群嘲。

首先,这场公关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敷衍的 “无诚意”,像一张没填任何有效信息的空白支票,根本无法回应公众的质疑,更别提拿出解决问题的实际措施。

公众之所以对西贝产生顾虑,大概率是此前的新闻触及了消费者关心的核心问题 —— 可能是食品安全、服务争议,或是其他关乎权益的隐患。可这篇以 7 岁孩子为主角的文章,对这些关键质疑避而不谈,既没有解释问题的来龙去脉,也没有承诺会采取哪些改进措施,比如加强食材管控、优化服务流程,甚至连一句真诚的“抱歉,让大家担心了”都没有。

它只是沉浸在自己构建的 “委屈叙事” 里,试图用孩子的哭闹转移焦点,可消费者要的不是情绪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感与知情权。这种避重就轻、毫无担当的公关,就像面对考题只会交白卷的学生,除了让人失望,只剩反感。

更让人不适的是,这篇公关文里满是 “乡愿” 的虚伪和道德绑架的气息,硬生生把一家餐饮店的存在感抬到了不该有的高度,搞得好像没了西贝,小朋友们的味觉就无处安放,生活都要少一块似的。

“乡愿” 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表面迎合大众情感,实则违背常识,西贝这波操作正是如此。它刻意塑造 “毛毛从 2 岁吃到 7 岁,没西贝就哭闹” 的形象,暗示自己早已成为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潜台词仿佛是 “质疑西贝,就是在剥夺孩子的快乐”。

可现实是,市场上的儿童友好餐厅、美味餐食数不胜数,一家餐饮店的暂时争议,绝不会让孩子陷入 “味觉无依” 的困境。这种强行绑定 “孩子情感” 的做法,本质上就是道德绑架 —— 用孩子的纯真当挡箭牌,逼迫公众放下质疑,甚至产生 “是不是我太苛刻” 的自我怀疑。可大众又不全是傻x,这种刻意煽情的绑架,只会让人觉得虚伪又傲慢,加戏加成这样我也是醉了。

最后,这场公关里的虚假成分,简直像农村职业哭丧的妇女,声嘶力竭地嚎啕,没有半分发自内心的悲痛,只剩刺耳的吵闹。7 岁孩子的视角本应是天真、直白的,可文中 “抱着服务员阿姨大腿哭”“非西贝不吃”“坚守与西贝的约定” 等情节,夸张得脱离了正常儿童的行为逻辑。



哪个7岁孩子会对一家餐厅有如此强烈的 “执念”,甚至为了吃一顿饭和妈妈激烈对抗,还能说出 “遵守约定” 这种成人化的表述?这些情节更像是公关团队为了煽情刻意编造的剧本,每一个细节都透着 “人工雕琢” 的痕迹。

就像哭丧者只在乎哭声够不够大,却不在乎是否真的悲伤,西贝的公关也只在乎情绪够不够浓烈,却不在乎故事是否真实可信。这种没有 “心” 的表演,没有真情实感的支撑,只会让公众觉得荒诞又可笑 —— 明明是想挽回口碑,却用虚假的故事把自己推向了更尴尬的境地。

无诚意、搞绑架、满是虚假,西贝这场公关从头到尾都踩在了大众的反感点上。它既没解决问题,也没传递真诚,只靠编造的情绪故事试图蒙混过关。这样的公关,不引发群嘲才怪。

这就是所谓的凤学九艺之嘤嘤学,本质是一种撒娇。可你是个餐饮企业卖吃喝的,你撒什么骄啊?

大公司经常发生史诗级公关灾难,让人奇怪他们的公关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吗?

建议西贝开掉所有公关团队,退一万步实在不会公关,来问问我也行啊。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68页PPT曝光在读博士与人妻同居 华南理工大学回应
预制菜?这里的人吃了五十年
被丈夫推下悬崖6年后,她只想离婚
北大教授俞孔坚空难调查:飞机违规夜飞,曾被吊销许可证
全长超108米,美国将打造“全球最大运输机”




24小时讨论排行

鸡毛秀复播走红 靠川普 播放量翻了数十倍
加州惊现“蒙面抢掠团”25贼光天化日洗劫珠宝店
经济学人“战狼指数”:中国外交官为何减少咆哮?
特斯拉又出事?华人连撞6车1死7伤 坚称车辆自动加速
印度拟购140架俄苏-57隐身战机 彻底升级作战能力
FT:川普乐观是假象 想将乌克兰战败责任甩锅欧洲
政府关门倒数7天 白宫警告或永久裁员 历史罕见!
马斯克跨性别女儿纽约时装周连走4场 一夜爆红
震惊视频!车祸担心赔不起 他竟从高架桥一跃而下
川普:10.1起向进口厨柜征关税50% 软垫30% 浴室柜…
达拉斯枪案:枪手目标是ICE人员 称他们领肮脏薪水
诱骗办会员 亚马逊认栽!25亿天价和解 每用户可赔…
习公布中国减排目标:首次承诺未来十年减排7至10%
“巴菲特指标”预告美股将崩盘?这数字才更让人害怕
韩总理:签证问题不解决 对美3500亿投资悬而未决
是不是不想做了?西贝再一次上演史诗级灾难公关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是不是不想做了?西贝再一次上演史诗级灾难公关

凤羽财经 2025-09-25 19:01:41

灾难啊,我真在怀疑,西贝是不是不想做了,真不想做了….

9月23日,西贝公众号发布文章《7岁的毛毛:我以为自己再也吃不到西贝了》。文章以7岁儿童毛毛的视角,讲述了毛毛从2岁起开始吃西贝,妈妈因为最近的新闻不让毛毛光顾西贝,毛毛哭着、闹着,哪怕妈妈用玩具“诱惑”,也要遵守与西贝的“约定”,最后妈妈想通了的故事。

灾难啊,真是灾难…

如果用凤学九艺去衡量,这是什么学?这是嘤嘤学….

就是委屈了之后不直说,就在那嘤嘤嘤,还是借一个”七岁小孩“的口,还有诸多的夸张动作,比如抱着服务员阿姨的大腿哭…

我在这里建议一下贾老板,如果这是配合不想做的”意图“,那就没问题,如果这是想继续做生意而进行的公关,建议你把西贝所有的公关,全部开除….

是不是不想做了?西贝再一次上演史诗级灾难公关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这样的公关,会引发群嘲。

首先,这场公关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敷衍的 “无诚意”,像一张没填任何有效信息的空白支票,根本无法回应公众的质疑,更别提拿出解决问题的实际措施。

公众之所以对西贝产生顾虑,大概率是此前的新闻触及了消费者关心的核心问题 —— 可能是食品安全、服务争议,或是其他关乎权益的隐患。可这篇以 7 岁孩子为主角的文章,对这些关键质疑避而不谈,既没有解释问题的来龙去脉,也没有承诺会采取哪些改进措施,比如加强食材管控、优化服务流程,甚至连一句真诚的“抱歉,让大家担心了”都没有。

它只是沉浸在自己构建的 “委屈叙事” 里,试图用孩子的哭闹转移焦点,可消费者要的不是情绪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感与知情权。这种避重就轻、毫无担当的公关,就像面对考题只会交白卷的学生,除了让人失望,只剩反感。

更让人不适的是,这篇公关文里满是 “乡愿” 的虚伪和道德绑架的气息,硬生生把一家餐饮店的存在感抬到了不该有的高度,搞得好像没了西贝,小朋友们的味觉就无处安放,生活都要少一块似的。

“乡愿” 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表面迎合大众情感,实则违背常识,西贝这波操作正是如此。它刻意塑造 “毛毛从 2 岁吃到 7 岁,没西贝就哭闹” 的形象,暗示自己早已成为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潜台词仿佛是 “质疑西贝,就是在剥夺孩子的快乐”。

可现实是,市场上的儿童友好餐厅、美味餐食数不胜数,一家餐饮店的暂时争议,绝不会让孩子陷入 “味觉无依” 的困境。这种强行绑定 “孩子情感” 的做法,本质上就是道德绑架 —— 用孩子的纯真当挡箭牌,逼迫公众放下质疑,甚至产生 “是不是我太苛刻” 的自我怀疑。可大众又不全是傻x,这种刻意煽情的绑架,只会让人觉得虚伪又傲慢,加戏加成这样我也是醉了。

最后,这场公关里的虚假成分,简直像农村职业哭丧的妇女,声嘶力竭地嚎啕,没有半分发自内心的悲痛,只剩刺耳的吵闹。7 岁孩子的视角本应是天真、直白的,可文中 “抱着服务员阿姨大腿哭”“非西贝不吃”“坚守与西贝的约定” 等情节,夸张得脱离了正常儿童的行为逻辑。



哪个7岁孩子会对一家餐厅有如此强烈的 “执念”,甚至为了吃一顿饭和妈妈激烈对抗,还能说出 “遵守约定” 这种成人化的表述?这些情节更像是公关团队为了煽情刻意编造的剧本,每一个细节都透着 “人工雕琢” 的痕迹。

就像哭丧者只在乎哭声够不够大,却不在乎是否真的悲伤,西贝的公关也只在乎情绪够不够浓烈,却不在乎故事是否真实可信。这种没有 “心” 的表演,没有真情实感的支撑,只会让公众觉得荒诞又可笑 —— 明明是想挽回口碑,却用虚假的故事把自己推向了更尴尬的境地。

无诚意、搞绑架、满是虚假,西贝这场公关从头到尾都踩在了大众的反感点上。它既没解决问题,也没传递真诚,只靠编造的情绪故事试图蒙混过关。这样的公关,不引发群嘲才怪。

这就是所谓的凤学九艺之嘤嘤学,本质是一种撒娇。可你是个餐饮企业卖吃喝的,你撒什么骄啊?

大公司经常发生史诗级公关灾难,让人奇怪他们的公关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吗?

建议西贝开掉所有公关团队,退一万步实在不会公关,来问问我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