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上海的变化令外国记者撰文直呼意外:惊人的进步!

上海的变化令外国记者撰文直呼意外:惊人的进步!

文章来源: 环球网 于 2025-09-19 07:05:5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北京时间9月19日,澳大利亚媒体人贾斯汀.科斯蒂根(Justine Costigan)在该国媒体《悉尼先驱晨报》的旅游版上撰文,称赞了上海在过去10多年来在城市治理上取得的惊人进步。

在文章的开篇部分,来上海旅游的科斯蒂根,便通过她在森林繁茂的城市公园的所见所闻,以及附近每2-3分钟一趟的地铁,生动地展现了上海美丽的市容、干净的空气和便捷的交通。

“低污染、交通顺畅、公共交通便捷,还有干净安静且适合步行的城市街道:我正身处上海的核心区域,却完全没有感受到这座超大城市本应有的喧嚣、污染与那种普遍的紧凑感,”科斯蒂根写道。

上海的变化令外国记者撰文直呼意外:惊人的进步!

在上海采取的一系列令这座城市出现惊人变化的环保措施中,科斯蒂根认为电动汽车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她说,这一切其实是令她感到意外的。因为在全世界那些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中,除了日本的东京和大阪,其他城市大多会因为人口过多而存在诸如污染等影响宜居感受的问题,而上海也曾面临过这样的问题。

“要是你没关注过这里的变化,或许会轻易以为一切和过去都没什么不同。但自 2013 年起,上海已采取重大举措治理污染:关停或迁移发电厂与工厂、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城市地铁网络规模也几乎翻倍,如今每日客流量接近 1400 万人次”,科斯蒂根写道。

列出的一项来自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中国政府刚开始通过一系列政策推动公交车、出租车和私家车向电动车过渡时,其全年的销量只有不到500辆,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600万辆。同时,自行车这一“曾是中国工业相对落后时期的交通符号”,如今也成为了流行的绿色出行选择。

科斯蒂根认为,这给上海的空气质量与宜居性带来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

在为期一周的上海之行中,科斯蒂根还表示她在当地多个历史街区和热门地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为清洁和绿色的城市空间而投入的力量。在她看来,这些投入不仅极大程度消除了污染,还令上海的一些历史地标散发出了更为迷人的魅力。

“十年前,上海还是一座交通拥堵、污染喧嚣且节奏紧绷的特大城市。如今,在我探访的城区里,这些问题已不复存在”,她写道,“基础设施或许不是什么热门旅行话题,但上海的这些变化,已将其打造成一座令人愉悦的旅游城市。”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拜登“寒酸日常”:坐经济舱 百岁背房贷 演讲无人问津…
9月30日起,中国签证可在线申请办理
“我32岁,海归硕士,现已流浪街头”
可怕!华人男子遭AI"洗脑"到崩溃 被送精神病房
裁员的HR,当场把自己搞崩溃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裔女生赞毛泽东:全美哗然 校方切割 本人道歉
上海的变化令外国记者撰文直呼意外:惊人的进步!
美议员出馊主意:不给稀土,就不让中国航班落地
苏享茂哥哥:8年来总算有结果 只想安安静静的 累了
翟欣欣犯敲诈勒索罪一审获刑12年,苏享茂哥哥回应
电影《731》首日票房3.45亿 预测总票房将超15亿
高校集体涨学费,我的大学还有“性价比”吗
中国抗战电影“731”票房破纪录 恐加剧中日紧张
希腊船王女继承人香消玉殒,战胜癌症死于虫咬
起底翟欣欣:大学“院花”、北交大硕士,两次闪婚
律师谈翟欣欣获刑12年:属较高量刑 体现司法严惩
美农业州共和党人:好好和中国谈吧 我们需要协议
美呆!凯特与梅拉尼娅穿搭对比 英伦玫瑰V美式经典
女教师在三人微信群聊天因诽谤被行拘,这合理吗?
释永信案又有多人被带走协查 全力侦查多名私生子女
俄外长在联合国大楼吸烟 被提醒后反呛安南指手画脚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上海的变化令外国记者撰文直呼意外:惊人的进步!

环球网 2025-09-19 07:05:57



北京时间9月19日,澳大利亚媒体人贾斯汀.科斯蒂根(Justine Costigan)在该国媒体《悉尼先驱晨报》的旅游版上撰文,称赞了上海在过去10多年来在城市治理上取得的惊人进步。

在文章的开篇部分,来上海旅游的科斯蒂根,便通过她在森林繁茂的城市公园的所见所闻,以及附近每2-3分钟一趟的地铁,生动地展现了上海美丽的市容、干净的空气和便捷的交通。

“低污染、交通顺畅、公共交通便捷,还有干净安静且适合步行的城市街道:我正身处上海的核心区域,却完全没有感受到这座超大城市本应有的喧嚣、污染与那种普遍的紧凑感,”科斯蒂根写道。

上海的变化令外国记者撰文直呼意外:惊人的进步!

在上海采取的一系列令这座城市出现惊人变化的环保措施中,科斯蒂根认为电动汽车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她说,这一切其实是令她感到意外的。因为在全世界那些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中,除了日本的东京和大阪,其他城市大多会因为人口过多而存在诸如污染等影响宜居感受的问题,而上海也曾面临过这样的问题。

“要是你没关注过这里的变化,或许会轻易以为一切和过去都没什么不同。但自 2013 年起,上海已采取重大举措治理污染:关停或迁移发电厂与工厂、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城市地铁网络规模也几乎翻倍,如今每日客流量接近 1400 万人次”,科斯蒂根写道。

列出的一项来自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中国政府刚开始通过一系列政策推动公交车、出租车和私家车向电动车过渡时,其全年的销量只有不到500辆,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600万辆。同时,自行车这一“曾是中国工业相对落后时期的交通符号”,如今也成为了流行的绿色出行选择。

科斯蒂根认为,这给上海的空气质量与宜居性带来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

在为期一周的上海之行中,科斯蒂根还表示她在当地多个历史街区和热门地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为清洁和绿色的城市空间而投入的力量。在她看来,这些投入不仅极大程度消除了污染,还令上海的一些历史地标散发出了更为迷人的魅力。

“十年前,上海还是一座交通拥堵、污染喧嚣且节奏紧绷的特大城市。如今,在我探访的城区里,这些问题已不复存在”,她写道,“基础设施或许不是什么热门旅行话题,但上海的这些变化,已将其打造成一座令人愉悦的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