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金正恩3日在北京天安门阅兵时亲密交谈。
中国今(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阅兵,北韩(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罕见现身,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丁同台,尤其金正恩站在习近平左侧,显示北韩地位提升。专家认为,仅凭这张画面,金正恩就达成战略性外交目标,不仅展现超越祖父金日成,也让外界解读中国在事实上承认北韩「拥核国」地位。
根据《韩联社》,金正恩此行格外受到关注,他与习近平在阅兵观礼台上比肩而立,普丁则站在习近平右侧,呈现中国、俄国、北韩三国领导人同框画面。期间,金正恩与习近平还数度侧身交谈,身后有随行翻译陪同,显示双方交流密切。对比1959年金日成参加新中国建国10周年阅兵时,仅能与毛泽东保持一定距离,如今金正恩的位置更显突出。

专家也指出,这张照片本身就是政治成果。梨花女子大学北韩学科教授朴元坤直言,「仅凭一张照片,金正恩就能对内外宣示成功,这是他祖父当年都难以达到的政治胜利。」他认为,金正恩此次成功取得中国最高领导人身边的「黄金位置」,足以在北韩内部强化政权威信。

▲北韩最高领导人金正恩3日出席北京天安门阅兵。
韩国国家战略研究院的杜镇浩(音译)则分析,金正恩此行已带来象征性突破。中国透过邀请并给予如此待遇,等于在某种程度上承认北韩的拥核国地位,而非仅仅视其为对话对象。他进一步指出,这或许代表中国愿意在美国推动的「无核化」框架之外,容许北韩继续保有核武能力。
专家同时强调,金正恩不仅仅是在舞台上展示存在感,更在外交上「调整地位」。过去两年,北韩过于倾向俄罗斯,提供兵力与武器支援俄乌战争,但此次藉由参加中国阅兵,有意平衡对外关系,拉近与北京当局的距离。分析认为,这不仅能在战后局势中提高谈判筹码,也能为北韩体制稳固寻求更强的后盾。


报导指出,这样的三角互动背后,也有俄罗斯的影子。杜镇浩表示,俄方或许默许中国拉近与北韩的距离,因为美日韩的安保合作在地缘政治上威胁到俄罗斯利益,因此俄国更希望维持与北韩、中国的战略联系。他强调,俄罗斯可能在幕后推动金正恩的北京之行。

▲普丁可能默许金正恩、习近平恢复关系。
对中国而言,则不会明显与北韩、俄罗斯形成「问题国家联盟」,但藉由适度展现三国同台,能够在国际场合上营造「美日韩对抗中俄朝」的框架,作为制衡美国的战略工具。
南韩统一研究院研究委员洪敏(音译)甚至指出,下月北韩将举行劳动党建党80周年阅兵,不排除习近平「回访平壤」的可能,若成行将成为对中朝关系的高调展示。
洪敏分析,若习近平以「回礼」形式访问北韩,不仅能在10月下旬APEC峰会前提升中国的外交筹码,也能向国际社会释放中朝关系密切的讯号。他强调,这样的互动将对东北亚局势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