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高校关停、就业率骤降……赴美留学迎来"至暗时刻"?

高校关停、就业率骤降……赴美留学迎来"至暗时刻"?

文章来源: 腾讯教育 于 2025-08-26 02:34:5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025秋季开学在即,美国留学可能正迎来显著“降温”态势。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NAFSA)在今年7月发布的最新预测,今年秋季美国国际学生入学人数可能下降30%至40%,这可能导致总入学人数下降15%。1

高校关停、就业率骤降……赴美留学迎来"至暗时刻"?

报告称,这一下降将导致美国大学招收 1,007,956 名国际学生,比新冠疫情结束时的 2022 至 2023 学年减少 5 万名,仅比 2021 至 2022 年多 6 万名,当时国际学生入学人数因疫情而大幅减少。

图源:美国国际教育协会(NAFSA)

与此同时,全球高等教育机构关停潮愈演愈烈,美国也难以幸免。当美国大学采用扩大招生、大规模裁员计划、多次裁撤人文社科专业等一系列行为自救时,特朗普政府“削减科研经费”如大山压顶之势,令美国高校徒增了巨大冲击。浪潮之下,文科生难有出路,理科生也在劫难逃。

01 平均每周关停一所美国大学,美国大学的生存危机进一步蔓延

进入2025年,美国大学的生存危机进一步蔓延,即便是世界排名前100的院校也难独善其身。

7月14日,美国排名TOP30的私立研究性大学南加州大学代理校长金秉洙宣布:因学校收支的结构性不平衡,本财年的预算赤字已突破2亿美元(远高于2024财年的1.58亿美元赤字)。



图源:美国南加州大学(USC)官网

而常春藤盟校之一的布朗大学,也公开通报了该校正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教务长Francis Doyle在2024年12月的一封公开信中透露,学校目前面临4600万美元的预算赤字。雪上加霜的是,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冻结布朗大学5.1亿美元的联邦资金。2

无独有偶。美国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之一的芝加哥大学也债台高筑。去年12月,芝加哥大学在一场预算说明会上表示,因同期来自拨款、合同、学费等渠道的收入增长,已跟不上服务、物资及员工薪资等成本的上涨速度,该校正深陷成本膨胀与预算赤字加剧的困境。该校教授Clifford Ando曾公开透露,学校浮动利率债务已高达4.81亿美元。3



2023-2024 学年至 2024-2025 学年,芝加哥大学收入增长了 6.8%,成本增长了 4.2%。相比之下,2022-2023 学年至 2023-2024 学年,收入增长了 4.3%,成本增长了 5.6%。

图源:《芝加栗色报》The Chicago Maroon

尽管南加大、布朗、芝大等顶尖名校尚未走到“破产”绝境,其触目惊心的财政赤字已拉响警报,也透露出美国延续百年的精英教育体系,正遭遇生存挑战。

《华尔街日报》在2024年8月19日一篇文章中报道的数据也让人揪心4:近十年间(2014-2024年),美国已有超过500所私立非营利四年制高等教育机构停办,这个数字是前十年的3倍。至于营利性学校的停办数量,更是远超这个规模。

据高等教育执行官员协会(SHEEO)向赫钦格报告提供的联邦数据分析,在2024年的前九个月里,有28所授予学位的机构关闭,而2023年一整年只有15所。5



2008 年至今美国高校停办统计 图源:《赫辛格报告》The Hechinger Report Analysis5

美国大学因运营成本飙升、生源萎缩及捐款短缺,已经生存艰难了。而特朗普二进宫后出台的一系列针对美国大学的肃清行动,让更多学校陷入泥泞。

今年2月,创立于1855年、拥有众多分校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校长曾公开宣布未来几年将关闭部分联合校区。到今年5月,董事会投票决定将在2027年春季学期结束后,关闭杜波依斯、费耶特、蒙阿尔托和约克等7个分校区。6



将关停的7个分校区图 图源:CBS News6

近两年内,有超30所大学关停。爱荷华卫斯理大学、圣约翰大学斯塔顿岛校区、卡布里尼大学等百年名校未能逃过一劫;公立大学系统如威斯康星大学系统也不得不相继关停3个校区,其绿湾分校将终止其马里内特校区的面授课程;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突然宣布关闭其卡塔尔教育城分校。



2023年12月21日,美国高等教育媒体Inside Higher Ed发布了《回顾美国大学的关闭与合并》一文。文中指出,关闭的非营利性学院和大学大多属于同一类型:都具有规模较小、私立、依赖学费和捐赠较少等特点。7

据非营利新闻机构“赫辛格报告”统计,2024年以来,美国平均每周就有1所高校停办;美国费城联邦储备银行在最新研究中预测,未来5年,美国将有80所大学被迫关闭。8

更令人担忧的是,曾经被视为高等教育标杆的美国大学,如今正集体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特朗普政府的经费削减不仅加剧了高校的财务困境、助推了这场关停潮,更让本就依赖科研经费的STEM专业及理科生首当其冲,成为这场危机中受冲击最直接的群体。

02 站在危机前线的理科生,成为新政下的“牺牲品”

如果说危机是从高校的财政赤字开始,现在,理科毕业生也端不住他们的“金饭碗”了。

近日,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一份数据揭露了残酷现实:被誉为“理科之王”的计算机科学,其本科毕业生在2023年的失业率竟高达6.1%,这意味着每100名该专业毕业生中,大约有6人面临失业困境。而计算机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境况更为严峻,失业率达到了7.5%。

相比之下,艺术史毕业生的失业率仅为3%,营养科学毕业生的失业率更是低至0.4%,成为最低失业率的专业。



美国本科专业最高失业率榜单 图源:CNBC9

这种就业市场的寒意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直接击碎了许多理科生的学术职业梦想。《Science》2025年7月7日在报道中提到:马里兰大学教授安妮.西蒙的助理研究员应小宝(音译)在实验室工作五年后,突遭职位撤销。尽管美国农业部去年批准了该团队为期两年的柑橘黄龙病(危害重大的经济型作物病害)研究经费,这足以支付其未来两年的薪资,但特朗普政府执政后冻结了这笔资金。9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应小宝瞬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和科研平台。面对残酷的生计压力,他甚至考虑着开Uber来维持生活。

同样遭遇冲击的还有艾莉莎.康奈尔,原已获得MD-PhD项目全额资助的她,因学校突然撤销博士录取,不得不背负贷款进入医学院。9

这场冲击下,被击碎的不仅是理科生们的求职路,还有他们的学术梦。获得神经科学学士学位马修.萨尔蒂在导师的建议下,申请了12个博士项目。当时(今年2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尚未宣布削减对研究型大学的资金支持,但到了3月底,他收到一所大学的通知:因资金不确定性,其录取将被推迟一年。这让他深切体会到“哪怕拿到录取通知也不踏实”的焦虑。11

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艾萨克.洛克将于今年春季毕业,他认为这些削减导致自己收到的博士录取比预期少。这也让他一旦收到录取就立刻接受,生怕offer“得而复失”。这位原本立志进入学术界的学生坦言,“学术界似乎正受到攻击。美国的反智主义正在抬头。目前我仍计划走学术道路,但如果情况没有好转,我可能真的得考虑其他选择了。”11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比如: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因资金流不稳定,将已录取的研究生重新列入候补名单,让这些学生在期待与不安中徘徊;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健康行为研究博士项目,以往会录取15名研究生以组成10人团队,如今却只录取了6人。1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赫歇尔.L.塞德、研究与转化副主任乔丹.格林博士认为,即便博士生招生规模只是暂时缩减,也可能对研究和未来生物医学人才队伍产生连锁反应。11

即便是已入职的研究者,也难逃资金紧缩的压力。布朗大学的神经科学博士生们则目睹着领域内顶尖的博士后都面临“处处碰壁”,原本清晰的学术道路变得模糊,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是否还要坚持科研。10

也有人选择“另辟蹊径”,一边坚持着学术梦,一边向项目妥协。范德堡大学的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希纳.穆杜姆比作为助理教授,因经费的不稳定性而被迫放弃高风险的创新实验,转向易出成果的方向以满足终身教职评审,这种对创新的隐形压制正悄然改变着STEM领域的研究生态。11



资金紧缺影响的不仅是一位位学者的个人发展,科研项目的停滞,更是让无数理科生的心血付诸东流。康奈尔大学物理学教授娜塔莎.霍尔姆斯参与的130万美元物理教育研究项目,这本是一个每年能惠及 4.5 万名STEM学生,助力他们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探索前行的优质项目,却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金冻结,被迫无限期搁置。12

更深远的是,这场危机正加速理科人才的流失。当美国的科研环境持续恶化,澳大利亚的“全球人才吸引计划”、欧洲的“选择欧洲”项目纷纷用优厚条件吸引受挫的研究者,加拿大的大学甚至专门开设项目接纳被美国高校取消录取的博士生。这意味着,人才流失最终将动摇美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的竞争力。



03 双重打击下,中国留学生该何去何从?

在美国高校关停潮与特朗普政府一系列针对国际学生政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留学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2025年5月,特朗普政府以“纵容反犹主义”和“未配合联邦调查”为由,悍然撤销了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质。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直接波及到近6800名国际学生和学者,其中约1300名中国学生的学业规划被打乱。尽管随后联邦法院发布临时禁令暂停执行该政策,但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牵动着学生的心。

在签证方面,新的难题接踵而至。自2025年7月起,美国开始对非移民签证收取250美元的“签证诚信费”,学生签证也未能幸免。13与此同时,签证审查愈发严格,美国要求留学生公开社交媒体账号,并对其过去3-5年的帖子、评论和点赞记录进行详细审查。这无疑增加了签证申请的难度与不确定性,许多中国留学生担心因社交媒体上的某些内容而导致签证申请被拒。

特朗普政府以政治手段干预学术自治,切断科研经费、撤销国际招生资质、增设签证壁垒,不仅加剧了高校关停潮,更让理科生与留学生沦为政策博弈的牺牲品。然而,困局中仍有破局微光。如理科生转向产业界或海外实验室寻找新出路,留学生以多国联申、学分转移建立避险方案,在动荡中保持灵活、在危机中储备多元能力,才是每个身处时代漩涡的学生的核心生存法则。

查看评论(14)

24小时热点排行

大学恋爱,已经进化成这样了
高校关停、就业率骤降……赴美留学迎来"至暗时刻"?
巴菲特口中"不下蛋的鸡",连续三年跑赢全球资产
演员姚晨愤怒发文:无法无天,残忍至极
泰勒丝宣布结婚:你的英文老师和体育老师要结婚啰

24小时讨论排行

日本呼吁各国不要参加九三阅兵,中方回应
川普自爆有“足以毁灭中国”的王牌 北京高官会哭死
美印裔司机酿3死 “300万人求情” 当地人“反向请愿”
还不起学贷,美国年轻人跑路?
结婚仅1年 华人妻向丈夫泼硫酸锁门 白人丈夫惨死
川普白宫受访时遭电话铃声打断 要求机主“滚出去”
台法院审理偷渡案:大陆地区属于中华民国领土
紧急状态!剧毒中国农药流入加州 消防员都不敢靠近
以色列空袭加萨医院导致5名记者丧命,国际发声谴责
可毁天灭地!中国哪些“超级大杀器”或首登场阅兵?
川普自爆"手中握有王牌"足以毁灭中国!考虑出访北京
日本男子在台北举五星红旗被台当局驱逐出境
23岁乌克兰美女赴美国过新生活 遭流浪汉乱刀残杀
特朗普:没有中国留学生,美国大学很快就会崩溃
川普开除联准会理事"创111年来首例"!库克本人回应了
川普炒掉Fed理事 美元汇价齐跌 金价上升 背后意义重大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高校关停、就业率骤降……赴美留学迎来"至暗时刻"?

腾讯教育 2025-08-26 02:34:51



2025秋季开学在即,美国留学可能正迎来显著“降温”态势。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NAFSA)在今年7月发布的最新预测,今年秋季美国国际学生入学人数可能下降30%至40%,这可能导致总入学人数下降15%。1

高校关停、就业率骤降……赴美留学迎来"至暗时刻"?

报告称,这一下降将导致美国大学招收 1,007,956 名国际学生,比新冠疫情结束时的 2022 至 2023 学年减少 5 万名,仅比 2021 至 2022 年多 6 万名,当时国际学生入学人数因疫情而大幅减少。

图源:美国国际教育协会(NAFSA)

与此同时,全球高等教育机构关停潮愈演愈烈,美国也难以幸免。当美国大学采用扩大招生、大规模裁员计划、多次裁撤人文社科专业等一系列行为自救时,特朗普政府“削减科研经费”如大山压顶之势,令美国高校徒增了巨大冲击。浪潮之下,文科生难有出路,理科生也在劫难逃。

01 平均每周关停一所美国大学,美国大学的生存危机进一步蔓延

进入2025年,美国大学的生存危机进一步蔓延,即便是世界排名前100的院校也难独善其身。

7月14日,美国排名TOP30的私立研究性大学南加州大学代理校长金秉洙宣布:因学校收支的结构性不平衡,本财年的预算赤字已突破2亿美元(远高于2024财年的1.58亿美元赤字)。



图源:美国南加州大学(USC)官网

而常春藤盟校之一的布朗大学,也公开通报了该校正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教务长Francis Doyle在2024年12月的一封公开信中透露,学校目前面临4600万美元的预算赤字。雪上加霜的是,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冻结布朗大学5.1亿美元的联邦资金。2

无独有偶。美国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之一的芝加哥大学也债台高筑。去年12月,芝加哥大学在一场预算说明会上表示,因同期来自拨款、合同、学费等渠道的收入增长,已跟不上服务、物资及员工薪资等成本的上涨速度,该校正深陷成本膨胀与预算赤字加剧的困境。该校教授Clifford Ando曾公开透露,学校浮动利率债务已高达4.81亿美元。3



2023-2024 学年至 2024-2025 学年,芝加哥大学收入增长了 6.8%,成本增长了 4.2%。相比之下,2022-2023 学年至 2023-2024 学年,收入增长了 4.3%,成本增长了 5.6%。

图源:《芝加栗色报》The Chicago Maroon

尽管南加大、布朗、芝大等顶尖名校尚未走到“破产”绝境,其触目惊心的财政赤字已拉响警报,也透露出美国延续百年的精英教育体系,正遭遇生存挑战。

《华尔街日报》在2024年8月19日一篇文章中报道的数据也让人揪心4:近十年间(2014-2024年),美国已有超过500所私立非营利四年制高等教育机构停办,这个数字是前十年的3倍。至于营利性学校的停办数量,更是远超这个规模。

据高等教育执行官员协会(SHEEO)向赫钦格报告提供的联邦数据分析,在2024年的前九个月里,有28所授予学位的机构关闭,而2023年一整年只有15所。5



2008 年至今美国高校停办统计 图源:《赫辛格报告》The Hechinger Report Analysis5

美国大学因运营成本飙升、生源萎缩及捐款短缺,已经生存艰难了。而特朗普二进宫后出台的一系列针对美国大学的肃清行动,让更多学校陷入泥泞。

今年2月,创立于1855年、拥有众多分校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校长曾公开宣布未来几年将关闭部分联合校区。到今年5月,董事会投票决定将在2027年春季学期结束后,关闭杜波依斯、费耶特、蒙阿尔托和约克等7个分校区。6



将关停的7个分校区图 图源:CBS News6

近两年内,有超30所大学关停。爱荷华卫斯理大学、圣约翰大学斯塔顿岛校区、卡布里尼大学等百年名校未能逃过一劫;公立大学系统如威斯康星大学系统也不得不相继关停3个校区,其绿湾分校将终止其马里内特校区的面授课程;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突然宣布关闭其卡塔尔教育城分校。



2023年12月21日,美国高等教育媒体Inside Higher Ed发布了《回顾美国大学的关闭与合并》一文。文中指出,关闭的非营利性学院和大学大多属于同一类型:都具有规模较小、私立、依赖学费和捐赠较少等特点。7

据非营利新闻机构“赫辛格报告”统计,2024年以来,美国平均每周就有1所高校停办;美国费城联邦储备银行在最新研究中预测,未来5年,美国将有80所大学被迫关闭。8

更令人担忧的是,曾经被视为高等教育标杆的美国大学,如今正集体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特朗普政府的经费削减不仅加剧了高校的财务困境、助推了这场关停潮,更让本就依赖科研经费的STEM专业及理科生首当其冲,成为这场危机中受冲击最直接的群体。

02 站在危机前线的理科生,成为新政下的“牺牲品”

如果说危机是从高校的财政赤字开始,现在,理科毕业生也端不住他们的“金饭碗”了。

近日,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一份数据揭露了残酷现实:被誉为“理科之王”的计算机科学,其本科毕业生在2023年的失业率竟高达6.1%,这意味着每100名该专业毕业生中,大约有6人面临失业困境。而计算机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境况更为严峻,失业率达到了7.5%。

相比之下,艺术史毕业生的失业率仅为3%,营养科学毕业生的失业率更是低至0.4%,成为最低失业率的专业。



美国本科专业最高失业率榜单 图源:CNBC9

这种就业市场的寒意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直接击碎了许多理科生的学术职业梦想。《Science》2025年7月7日在报道中提到:马里兰大学教授安妮.西蒙的助理研究员应小宝(音译)在实验室工作五年后,突遭职位撤销。尽管美国农业部去年批准了该团队为期两年的柑橘黄龙病(危害重大的经济型作物病害)研究经费,这足以支付其未来两年的薪资,但特朗普政府执政后冻结了这笔资金。9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应小宝瞬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和科研平台。面对残酷的生计压力,他甚至考虑着开Uber来维持生活。

同样遭遇冲击的还有艾莉莎.康奈尔,原已获得MD-PhD项目全额资助的她,因学校突然撤销博士录取,不得不背负贷款进入医学院。9

这场冲击下,被击碎的不仅是理科生们的求职路,还有他们的学术梦。获得神经科学学士学位马修.萨尔蒂在导师的建议下,申请了12个博士项目。当时(今年2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尚未宣布削减对研究型大学的资金支持,但到了3月底,他收到一所大学的通知:因资金不确定性,其录取将被推迟一年。这让他深切体会到“哪怕拿到录取通知也不踏实”的焦虑。11

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艾萨克.洛克将于今年春季毕业,他认为这些削减导致自己收到的博士录取比预期少。这也让他一旦收到录取就立刻接受,生怕offer“得而复失”。这位原本立志进入学术界的学生坦言,“学术界似乎正受到攻击。美国的反智主义正在抬头。目前我仍计划走学术道路,但如果情况没有好转,我可能真的得考虑其他选择了。”11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比如: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因资金流不稳定,将已录取的研究生重新列入候补名单,让这些学生在期待与不安中徘徊;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健康行为研究博士项目,以往会录取15名研究生以组成10人团队,如今却只录取了6人。1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赫歇尔.L.塞德、研究与转化副主任乔丹.格林博士认为,即便博士生招生规模只是暂时缩减,也可能对研究和未来生物医学人才队伍产生连锁反应。11

即便是已入职的研究者,也难逃资金紧缩的压力。布朗大学的神经科学博士生们则目睹着领域内顶尖的博士后都面临“处处碰壁”,原本清晰的学术道路变得模糊,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是否还要坚持科研。10

也有人选择“另辟蹊径”,一边坚持着学术梦,一边向项目妥协。范德堡大学的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希纳.穆杜姆比作为助理教授,因经费的不稳定性而被迫放弃高风险的创新实验,转向易出成果的方向以满足终身教职评审,这种对创新的隐形压制正悄然改变着STEM领域的研究生态。11



资金紧缺影响的不仅是一位位学者的个人发展,科研项目的停滞,更是让无数理科生的心血付诸东流。康奈尔大学物理学教授娜塔莎.霍尔姆斯参与的130万美元物理教育研究项目,这本是一个每年能惠及 4.5 万名STEM学生,助力他们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探索前行的优质项目,却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金冻结,被迫无限期搁置。12

更深远的是,这场危机正加速理科人才的流失。当美国的科研环境持续恶化,澳大利亚的“全球人才吸引计划”、欧洲的“选择欧洲”项目纷纷用优厚条件吸引受挫的研究者,加拿大的大学甚至专门开设项目接纳被美国高校取消录取的博士生。这意味着,人才流失最终将动摇美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的竞争力。



03 双重打击下,中国留学生该何去何从?

在美国高校关停潮与特朗普政府一系列针对国际学生政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留学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2025年5月,特朗普政府以“纵容反犹主义”和“未配合联邦调查”为由,悍然撤销了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质。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直接波及到近6800名国际学生和学者,其中约1300名中国学生的学业规划被打乱。尽管随后联邦法院发布临时禁令暂停执行该政策,但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牵动着学生的心。

在签证方面,新的难题接踵而至。自2025年7月起,美国开始对非移民签证收取250美元的“签证诚信费”,学生签证也未能幸免。13与此同时,签证审查愈发严格,美国要求留学生公开社交媒体账号,并对其过去3-5年的帖子、评论和点赞记录进行详细审查。这无疑增加了签证申请的难度与不确定性,许多中国留学生担心因社交媒体上的某些内容而导致签证申请被拒。

特朗普政府以政治手段干预学术自治,切断科研经费、撤销国际招生资质、增设签证壁垒,不仅加剧了高校关停潮,更让理科生与留学生沦为政策博弈的牺牲品。然而,困局中仍有破局微光。如理科生转向产业界或海外实验室寻找新出路,留学生以多国联申、学分转移建立避险方案,在动荡中保持灵活、在危机中储备多元能力,才是每个身处时代漩涡的学生的核心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