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教授专家建议:10岁开始存养老钱最划算

教授专家建议:10岁开始存养老钱最划算

文章来源: 经济生活新闻 于 2025-08-07 01:35:2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严志鹏教授提出的“10岁开始存养老钱最划算”这一建议引发广泛讨论。该提议围绕养老规划中的“时间杠杆”原理展开,强调复利效应在长期财富积累中的重要作用。

建议背后的逻辑

严教授通过一组对比案例阐述观点:假设年化收益率为8%,若从10岁开始每年存1万元,连续存6年,到65岁时账户余额将达344万元;若16岁开始每年存1万元,连续存9年,最终余额为293万元;而25岁开始每年存1万元,连续存40年,最终仅280万元。由此可见,开始储蓄的时间越早,复利效应越显著。

针对不同年龄段,建议也有所侧重:20多岁人群可高比例配置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通过年化收益积累财富;30多岁人群可采用“30元法则”——每天消费前先存30元,一年可积累1万元,以8%复利计算,30年后累计财富可达137.2万元。

争议与质疑

然而,这一建议也引发诸多争议:

实际可行性存疑:10岁儿童无独立收入,储蓄依赖父母,这可能给普通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多数家庭需优先满足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提前规划养老难度较大。

收益假设脱离现实:8%的年化收益率假设看似过高。当前银行理财、存款利率普遍低于3%,股票等权益类投资要实现8%年化收益需承担高风险,且数十年保持稳定收益难度极大。此外,长期通胀可能稀释存款实际价值,高收益产品未必能跑赢物价上涨。

价值观念冲突:要求儿童为养老储蓄被质疑剥夺童年快乐、增加焦虑,也被认为是将社会养老压力转移给家庭和个人,忽视了政策与制度保障的缺失。

更务实的替代方案

针对这些问题,更具实操性的替代建议被提出:

青春期(10-20岁)应侧重金融教育,如零花钱管理、储蓄习惯培养,而非强制养老储蓄;

成年后(25岁起)可强制储蓄工资的10%-20%,优先选择货币基金、国债等低风险工具,逐步增加权益类投资并控制风险;

例如“咖啡钱模型”:每天固定投入30元,一年积累1万元,以更保守的4%复利计算,30年后可达56万元;

- 同时,可利用个人养老金账户(享受税收优惠)、商业养老保险等政策工具;投资健康(如坚持锻炼)也能减少老年医疗支出、延长收入周期;此外,预留3-6个月生活费作为应急资金,避免意外支出打乱养老计划。

综上,早储蓄养老的理念虽有理论依据,但起始时间需贴合个人与家庭实际能力。对普通家庭而言,成年后(如25-30岁)启动系统性储蓄计划,结合政策工具与健康管理,或许是更可行的路径,而非将压力转嫁给10岁孩童。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她妈妈是聋哑人,她爸爸是残疾人,他们说不出来,我们来说
博士生为国家项目葬身南海,学校以"非劳动关系"拒赔
回击特朗普?忍了3个月之后,印度宣布重大胜利
习近平如何为人类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川普中计了?欧盟协议"藏1高招"学者:布鲁塞尔在窃笑




24小时讨论排行

泽连斯基:不会为了换取和平向俄罗斯割让领土
普京与特朗普即将见面,乌克兰陷入困境
212人活活饿死"将近半数是儿童",加萨营养不良又夺11命
中国紧握勒索全世界的武器 代价怵目惊心
新美国骗局:特朗普正重新定义美国的腐败?
川普:她打败华尔街超级天才!“没人查一查吗”
杨兰兰"2700亿澳元存款"掀舆论狂潮 胡锡进:肯定假
又一个秦刚?下任外长热门人选 传刘建超被带走问话
纽约地铁:亚裔男遭人推下轨道 最后成功逃回月台
强制社保,饮鸩止渴
双普会,为迫使乌克兰割让领土做准备?
爆万斯生日划独木舟 令调整湖泊水位 引耍特权质疑
街头惊见“殭尸漫步” 居民痛批:这政策摧毁波士顿
川普15日晤普京 乌克兰用领土换停火势在必行?
川普奔波调停多地冲突 自诩和平缔造者能扬威诺奖?
以色列"接管加沙城":以色列的险棋和巴勒斯坦人的噩梦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教授专家建议:10岁开始存养老钱最划算

经济生活新闻 2025-08-07 01:35:24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严志鹏教授提出的“10岁开始存养老钱最划算”这一建议引发广泛讨论。该提议围绕养老规划中的“时间杠杆”原理展开,强调复利效应在长期财富积累中的重要作用。

建议背后的逻辑

严教授通过一组对比案例阐述观点:假设年化收益率为8%,若从10岁开始每年存1万元,连续存6年,到65岁时账户余额将达344万元;若16岁开始每年存1万元,连续存9年,最终余额为293万元;而25岁开始每年存1万元,连续存40年,最终仅280万元。由此可见,开始储蓄的时间越早,复利效应越显著。

针对不同年龄段,建议也有所侧重:20多岁人群可高比例配置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通过年化收益积累财富;30多岁人群可采用“30元法则”——每天消费前先存30元,一年可积累1万元,以8%复利计算,30年后累计财富可达137.2万元。

争议与质疑

然而,这一建议也引发诸多争议:

实际可行性存疑:10岁儿童无独立收入,储蓄依赖父母,这可能给普通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多数家庭需优先满足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提前规划养老难度较大。

收益假设脱离现实:8%的年化收益率假设看似过高。当前银行理财、存款利率普遍低于3%,股票等权益类投资要实现8%年化收益需承担高风险,且数十年保持稳定收益难度极大。此外,长期通胀可能稀释存款实际价值,高收益产品未必能跑赢物价上涨。

价值观念冲突:要求儿童为养老储蓄被质疑剥夺童年快乐、增加焦虑,也被认为是将社会养老压力转移给家庭和个人,忽视了政策与制度保障的缺失。

更务实的替代方案

针对这些问题,更具实操性的替代建议被提出:

青春期(10-20岁)应侧重金融教育,如零花钱管理、储蓄习惯培养,而非强制养老储蓄;

成年后(25岁起)可强制储蓄工资的10%-20%,优先选择货币基金、国债等低风险工具,逐步增加权益类投资并控制风险;

例如“咖啡钱模型”:每天固定投入30元,一年积累1万元,以更保守的4%复利计算,30年后可达56万元;

- 同时,可利用个人养老金账户(享受税收优惠)、商业养老保险等政策工具;投资健康(如坚持锻炼)也能减少老年医疗支出、延长收入周期;此外,预留3-6个月生活费作为应急资金,避免意外支出打乱养老计划。

综上,早储蓄养老的理念虽有理论依据,但起始时间需贴合个人与家庭实际能力。对普通家庭而言,成年后(如25-30岁)启动系统性储蓄计划,结合政策工具与健康管理,或许是更可行的路径,而非将压力转嫁给10岁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