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执行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
美国与欧盟近日在苏格兰(Scotland)达成关税协议,欧洲执行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这份协议「是在不确定年代里,为欧美带来确定性、稳定与可预测性」,强调虽然条件严苛,但已是「我们能谈到的最佳结果」。

综合外媒报导,这份协议的重点是美国对欧洲进口商品设定15%基准关税,适用范围包括汽车、半导体与药品。冯德莱恩坦言,「15%不是可以轻忽的数字,但这已经是我们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她也透露,双方同时针对部分战略性商品达成「零对零关税」(zero-for-zero),包含飞机及零件、特定化学品与特定学名药,至于葡萄酒与烈酒的税率目前仍在讨论。
冯德莱恩最后强调,「今天的协议在动荡时局中创造了确定性,让企业与市场都能更有预期地规划未来。」
根据协议,欧盟还承诺在三年内向美国采购7500亿美元(约新台币24.6兆元)的液化天然气(LNG)及核燃料。冯德莱恩指出,欧洲「仍有太多俄罗斯的LNG透过后门进来」,因此欧洲执委会已提议在2028年1月1日前全面淘汰俄罗斯天然气进口。
德国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对协议表示欢迎,直言这避免了「跨大西洋贸易关系不必要的升高」。他强调,对德国汽车业来说,这项协议特别令人松一口气,因为若谈不成,汽车业将面临高达27.5%的关税。
梅尔茨指出,德国的化学与机械产业同样高度依赖对美出口,对于欧盟执委会后续谈判「完全支持」。

义大利总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则在衣索比亚首都阿迪斯阿贝巴(Addis Ababa)出席会议时表示,对协议抱持正面看法,但仍须审视细节,「15%的税率可以承受,尤其如果这个百分比如原先计画所说,没有再额外加计既有税率的话。」
梅洛尼也补充,义大利作为欧洲对美国最大出口国之一、拥有超过400亿欧元(约新台币1.4兆元)贸易顺差,「已准备好在国家层级启动支援措施,同时也要求欧盟在层级上对受到冲击的产业提供协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