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人均500块的宫廷饭爆火,从不坑穷人

人均500块的宫廷饭爆火,从不坑穷人

文章来源: 新周刊 于 2025-07-25 09:26:4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席卷全国的宫宴热,以沉浸式国潮体验为卖点,精准戳中了年轻人的好奇心。除了卷演出、卷妆造,一些餐厅甚至设计出了五花八门的主题菜肴。只是,这场如造梦般包装出来的华丽大戏,是否真的值回票价?

推开雕花木门,国风音乐萦绕四周,遮面的侍女盈盈一礼,将来宾带入“宫廷盛宴”的世界。眼前不再是熟悉的餐厅,而是一座流光溢彩的“宫殿”。

近年来,新中式沉浸式体验餐饮在全国各地火起来了。食客们花费数百元赴宴,只为穿着古装化个全妆,化身“佳人”“才子”,在精心编排的剧目陪伴下,品尝一道道“御膳”。

沉浸式体验古代“夜宴”。(图/网页截图)

席卷全国的宫宴热,以沉浸式国潮体验为卖点,精准戳中了年轻人的好奇心。除了卷演出、卷妆造,一些餐厅甚至设计出了五花八门的主题菜肴。只是,这场如造梦般包装出来的华丽大戏,是否真的值回票价?

造梦式吃饭,仪式感拉满

如果误入这类盛宴现场,估计很难将此处与“餐厅”二字联系起来。

北京宫宴装潢古色古香;杭州宫宴环形剧场中央水澹澹,素纱如云幔般垂落;成都蜀宴赋几个舞台与食客座位穿插,好似真的还原了古代宫廷夜宴的场景。

各地都有类似的盛宴餐厅。(图/网页截图)

既然是来cos皇帝的,主打随心所欲,妆造做不做都行。但往往开宴前两小时,“妆造司”就已经热闹非凡。

妆造也有严格等级,以全国连锁的“宫宴”在上海的价格为例,基础妆造(汉服及古风发型)收取100元一位,高级妆造加上了古风妆面,为200元一位。更高阶的“花神妆造”高达400元一位,如果对出片要求高,还可以再花498元,请位摄影师拍照半小时。

“妆造司”坐满了正在做造型的人。(图/视觉中国)

虽说花费丰俭由人,但据网友总结,如果为了省钱只选基础配置,和同场宾客相比“很容易显得像一个误入现场的丫鬟”。

宫廷宴席,落座自然也有一定之规。所有席位都需要提前预订,但名额有限,一些餐厅的晚宴甚至可能需要提前一周预订。想要与朋友位置相连,或是坐上演出视觉效果更佳的中心位置,预约时间还要更早。

不同的座位价格也会不同,以成都蜀宴赋为例,坐席分为VIP区、普通区、特价区、夹层包间、二楼包间,收费由398元到1688元一位不等。如果想有较好的视野,加上妆造的费用,还没看见菜品之前,每人至少要花出去500多元。

如果提前一天预约,除了包间就仅剩零星几个特价区座位了。(图/网页截图)

一通折腾终于落座开饭,大多数人此时已经饥肠辘辘,而对于花钱买稀奇的打工人来说,菜好不好吃也是体验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穗穗就曾经在朋友的邀请下体验过当地的沉浸式盛宴,她总结为“吃也没吃好,看也没看好”。

首先是菜品分量小。或许是要参考古时参加宴席的皇亲国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宴席上饮食分量精致,“每道菜就给我们分一小块,像给你试试味,对于胃口大的人来说是不太够吃的”。

菜品口味并不难吃,但也没什么记忆点,“很多菜是一个味,让人怀疑是不是为了同时上菜,提前预制再分发的”。而且搭配上现场演出五颜六色的灯光、时不时冒出的烟雾特效,一些菜肴着实让人提不起食欲。

菜品都属于“一口没”的量级。(图/受访者供图)

虽说每上一道菜就会搭配一个不同的节目,但总体来说并没有想象中精彩。对于想要干饭的穗穗来说,特意选在舞台边的位置就显得有些鸡肋。演员旋转起舞时,她几次担心翻飞的裙摆会拂过自己面前的碟子。另外,还要时不时地放下手中的筷子,为表演鼓掌、和演员互动。

席间侍女温声软语上前侍茶上菜,吃着吃着,还会有演员突然从空中飞过。面对眼前这“昏君”体验,平时在公司唯唯诺诺做牛马的打工人,多少感到有些荒诞。

一部分人不习惯这样的服务形式,而这种“有人全心全意为你服务”的隆重仪式感,恰恰是另一部分人选择赴宴的主要原因。

杭州宫宴,为人上菜的服务员也换上了古装。(图/视觉中国)

盛宴之后,回归何处?

近年来,沉浸体验式餐厅在餐饮界的势头不容小觑。

根据《2024中国沉浸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沉浸餐饮市场项目数量为117项,消费市场规模为10.82亿元,从2019年到2023年,全国沉浸餐饮项目数量增长率为303.4%,消费市场规模增长率为266.8%。

如果说这类体验式餐饮以前只在用餐环境上做文章,呈现出宫廷夜宴、主题盛宴等表演形式,那么现在也有不少餐厅选择另辟蹊径,不比演出“人多势众”,主打花样百出的国潮主题菜品,让食客在用餐之前就有“参与感”。

比如在上海某餐厅火起来的“书法牛肉”,据说是根据李叔同书法造诣创作的“艺术美学菜”,服务员会用茭白蘸着墨鱼汁在牛肉片上题字,最后将“书法”包起来加工成小块。单看这个创意似乎还挺有趣,但得知其958元一份(一片)的价格,不由得让人两眼一黑。

最新消息,类似形式已经“推广”到大连。(图/网页截图)

在仪式感这个赛道,其他区域也不甘人后。被大家公认为“打工圣地”的深圳也已经“沦陷”:一盘“鸣沙山月牙泉”,服务员会亲自教食客如何用金黄的麦饼搭配牛肉和蓝色的白松露酱食用;埋单一看,568元一例,最顶饱的可能是作为配菜的炒黄豆。

半年售700份以上,到底都是谁在吃?(图/网页截图)

无论是沉浸式cos“才子佳人”,还是花费高昂价格追求菜品特色,遍布全国沉浸体验式餐饮确实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当今年轻人追求新奇、急需解压的心理。

但说到底,体验式餐饮本质是餐饮业,食物应该是重头戏。至少目前在完整体验整个用餐流程之前,食客基本是就着不甚清晰的菜单“开盲盒”。

有的商家的确将文化、历史与菜品完美融合,不但饭菜可口,演出也是赏心悦目。又或是体验全程用声、光、影等科技手段,为菜品呈现锦上添花。次一等的餐厅拥有不错的场景设置,菜品口味见仁见智,但至少能让部分以出片为目的的人尽兴而归。

人们愿意为优质的餐厅氛围付费。(图/视觉中国)

不幸的是,有一部分餐厅,只跟风“卷”形式,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仪式感虚有其表。吃饭也只被看作一种为新奇体验付费的行为,食物的色香味本身,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环节。

比如,据《新安全》报道,上海一家人均消费3888元的餐厅,以“生态融合料理”为噱头,将大象粪便、蚂蚁等非常规原料搬上餐桌,后来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涉事原料被封存,餐厅停止经营。

追求短暂抽离,寻求一些难得的仪式感本没有错。但当“情绪价值”的意义被无限放大,成为掩盖产品(食物)本身平庸甚至低质的高溢价借口时,体验式餐饮便失去了初心。

理想的沉浸体验式餐饮,应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验的深度和厚度不只应体现在布景、妆造上,更应体现在对食物本身的尊重和对文化精神的恰当传达上。

否则,当新鲜感退去,再华丽的盛宴都只是一场空。毕竟“穿越”终有尽头,而生活的滋味,终究要落在实处。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杀害查理·柯克枪手的“狙击点位”被曝光,疑有枪手痕迹
外国“水果贵族”,集体沦为中国土特产
今年爆火的网络热梗,竟然是“一碗丝瓜汤”?
甲骨文如何操作技术金融杠杆,炸翻华尔街
纽约时报:人们怀念互联网之前的1990年代美好时光




24小时讨论排行

柯克遇刺案嫌犯父为警官 双亲象党 曾扮川普过万圣
特朗普:柯克枪击案嫌疑人已被拘捕 希望他被判死刑
哈里斯一席话炸裂拜登圈子:暴露出她是多么浅薄
万斯长文悼好友柯克 将用空军二号运送灵柩回原居地
对话西贝前后厨员工:究竟用没用预制菜?
遭美拘留韩国工人返国亲人泪迎 民团讽“不是朋友吗”
解放军曾用电磁武器融化印军?美国议员语出惊人
人民日报整理采访内容成文署名“詹姆斯”引爆美舆论
吴京形象塌房了遭群嘲:可笑的“爹味老登”太自恋
印度欲弯道超车中国 抢先祭出“核动力航母”计划
以军72小时内袭击叙利亚、黎巴嫩等6国 胡赛武装回应
从“街车”到份额仅剩1%,韩系车在华销量一落千丈
重庆女生与博士老公比利时摆摊卖面 日入一千欧元
柯克被杀 阴谋论再度四起 这事儿和以色列有关?
韩海警为救中国老人殉职 李在明向其授勋 中使馆哀悼
高大帅气口若悬河 柯克被视为明日之星 川普接班人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人均500块的宫廷饭爆火,从不坑穷人

新周刊 2025-07-25 09:26:41


席卷全国的宫宴热,以沉浸式国潮体验为卖点,精准戳中了年轻人的好奇心。除了卷演出、卷妆造,一些餐厅甚至设计出了五花八门的主题菜肴。只是,这场如造梦般包装出来的华丽大戏,是否真的值回票价?

推开雕花木门,国风音乐萦绕四周,遮面的侍女盈盈一礼,将来宾带入“宫廷盛宴”的世界。眼前不再是熟悉的餐厅,而是一座流光溢彩的“宫殿”。

近年来,新中式沉浸式体验餐饮在全国各地火起来了。食客们花费数百元赴宴,只为穿着古装化个全妆,化身“佳人”“才子”,在精心编排的剧目陪伴下,品尝一道道“御膳”。

沉浸式体验古代“夜宴”。(图/网页截图)

席卷全国的宫宴热,以沉浸式国潮体验为卖点,精准戳中了年轻人的好奇心。除了卷演出、卷妆造,一些餐厅甚至设计出了五花八门的主题菜肴。只是,这场如造梦般包装出来的华丽大戏,是否真的值回票价?

造梦式吃饭,仪式感拉满

如果误入这类盛宴现场,估计很难将此处与“餐厅”二字联系起来。

北京宫宴装潢古色古香;杭州宫宴环形剧场中央水澹澹,素纱如云幔般垂落;成都蜀宴赋几个舞台与食客座位穿插,好似真的还原了古代宫廷夜宴的场景。

各地都有类似的盛宴餐厅。(图/网页截图)

既然是来cos皇帝的,主打随心所欲,妆造做不做都行。但往往开宴前两小时,“妆造司”就已经热闹非凡。

妆造也有严格等级,以全国连锁的“宫宴”在上海的价格为例,基础妆造(汉服及古风发型)收取100元一位,高级妆造加上了古风妆面,为200元一位。更高阶的“花神妆造”高达400元一位,如果对出片要求高,还可以再花498元,请位摄影师拍照半小时。

“妆造司”坐满了正在做造型的人。(图/视觉中国)

虽说花费丰俭由人,但据网友总结,如果为了省钱只选基础配置,和同场宾客相比“很容易显得像一个误入现场的丫鬟”。

宫廷宴席,落座自然也有一定之规。所有席位都需要提前预订,但名额有限,一些餐厅的晚宴甚至可能需要提前一周预订。想要与朋友位置相连,或是坐上演出视觉效果更佳的中心位置,预约时间还要更早。

不同的座位价格也会不同,以成都蜀宴赋为例,坐席分为VIP区、普通区、特价区、夹层包间、二楼包间,收费由398元到1688元一位不等。如果想有较好的视野,加上妆造的费用,还没看见菜品之前,每人至少要花出去500多元。

如果提前一天预约,除了包间就仅剩零星几个特价区座位了。(图/网页截图)

一通折腾终于落座开饭,大多数人此时已经饥肠辘辘,而对于花钱买稀奇的打工人来说,菜好不好吃也是体验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穗穗就曾经在朋友的邀请下体验过当地的沉浸式盛宴,她总结为“吃也没吃好,看也没看好”。

首先是菜品分量小。或许是要参考古时参加宴席的皇亲国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宴席上饮食分量精致,“每道菜就给我们分一小块,像给你试试味,对于胃口大的人来说是不太够吃的”。

菜品口味并不难吃,但也没什么记忆点,“很多菜是一个味,让人怀疑是不是为了同时上菜,提前预制再分发的”。而且搭配上现场演出五颜六色的灯光、时不时冒出的烟雾特效,一些菜肴着实让人提不起食欲。

菜品都属于“一口没”的量级。(图/受访者供图)

虽说每上一道菜就会搭配一个不同的节目,但总体来说并没有想象中精彩。对于想要干饭的穗穗来说,特意选在舞台边的位置就显得有些鸡肋。演员旋转起舞时,她几次担心翻飞的裙摆会拂过自己面前的碟子。另外,还要时不时地放下手中的筷子,为表演鼓掌、和演员互动。

席间侍女温声软语上前侍茶上菜,吃着吃着,还会有演员突然从空中飞过。面对眼前这“昏君”体验,平时在公司唯唯诺诺做牛马的打工人,多少感到有些荒诞。

一部分人不习惯这样的服务形式,而这种“有人全心全意为你服务”的隆重仪式感,恰恰是另一部分人选择赴宴的主要原因。

杭州宫宴,为人上菜的服务员也换上了古装。(图/视觉中国)

盛宴之后,回归何处?

近年来,沉浸体验式餐厅在餐饮界的势头不容小觑。

根据《2024中国沉浸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沉浸餐饮市场项目数量为117项,消费市场规模为10.82亿元,从2019年到2023年,全国沉浸餐饮项目数量增长率为303.4%,消费市场规模增长率为266.8%。

如果说这类体验式餐饮以前只在用餐环境上做文章,呈现出宫廷夜宴、主题盛宴等表演形式,那么现在也有不少餐厅选择另辟蹊径,不比演出“人多势众”,主打花样百出的国潮主题菜品,让食客在用餐之前就有“参与感”。

比如在上海某餐厅火起来的“书法牛肉”,据说是根据李叔同书法造诣创作的“艺术美学菜”,服务员会用茭白蘸着墨鱼汁在牛肉片上题字,最后将“书法”包起来加工成小块。单看这个创意似乎还挺有趣,但得知其958元一份(一片)的价格,不由得让人两眼一黑。

最新消息,类似形式已经“推广”到大连。(图/网页截图)

在仪式感这个赛道,其他区域也不甘人后。被大家公认为“打工圣地”的深圳也已经“沦陷”:一盘“鸣沙山月牙泉”,服务员会亲自教食客如何用金黄的麦饼搭配牛肉和蓝色的白松露酱食用;埋单一看,568元一例,最顶饱的可能是作为配菜的炒黄豆。

半年售700份以上,到底都是谁在吃?(图/网页截图)

无论是沉浸式cos“才子佳人”,还是花费高昂价格追求菜品特色,遍布全国沉浸体验式餐饮确实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当今年轻人追求新奇、急需解压的心理。

但说到底,体验式餐饮本质是餐饮业,食物应该是重头戏。至少目前在完整体验整个用餐流程之前,食客基本是就着不甚清晰的菜单“开盲盒”。

有的商家的确将文化、历史与菜品完美融合,不但饭菜可口,演出也是赏心悦目。又或是体验全程用声、光、影等科技手段,为菜品呈现锦上添花。次一等的餐厅拥有不错的场景设置,菜品口味见仁见智,但至少能让部分以出片为目的的人尽兴而归。

人们愿意为优质的餐厅氛围付费。(图/视觉中国)

不幸的是,有一部分餐厅,只跟风“卷”形式,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仪式感虚有其表。吃饭也只被看作一种为新奇体验付费的行为,食物的色香味本身,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环节。

比如,据《新安全》报道,上海一家人均消费3888元的餐厅,以“生态融合料理”为噱头,将大象粪便、蚂蚁等非常规原料搬上餐桌,后来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涉事原料被封存,餐厅停止经营。

追求短暂抽离,寻求一些难得的仪式感本没有错。但当“情绪价值”的意义被无限放大,成为掩盖产品(食物)本身平庸甚至低质的高溢价借口时,体验式餐饮便失去了初心。

理想的沉浸体验式餐饮,应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验的深度和厚度不只应体现在布景、妆造上,更应体现在对食物本身的尊重和对文化精神的恰当传达上。

否则,当新鲜感退去,再华丽的盛宴都只是一场空。毕竟“穿越”终有尽头,而生活的滋味,终究要落在实处。